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8 14: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我不能失信》教案
任课教师
课题 《我不能失信》
教材简析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喜欢读故事,阅读过许多名人故事,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很感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所以我想抓住这个契机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让孩子充分的读,反复读,从而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弄清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幻灯片、背投、彩色纸鸽子
教学课时 1课时(第1课时)
教 学过程教 学过程教 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这组课文我们学习了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平凡之处:列宁和高尔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述名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伟大的女士,她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宋庆龄)(二)、检查预习,明确任务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师:课前我们搜集了宋庆龄的资料,我们课后的资料袋里也有对宋庆龄的介绍。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宋庆龄是什么样的?(关爱儿童成长……)师:接下来检查你们生字词掌握的情况。你们都会读吗?(幻灯出示本课生字词,开火车领读。)师:巩固了生字,也认识了主人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把书翻到第八课,小手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8*我不能失信)师:课题中的星号表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运用前几课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自主学习。2.从阅读提示中提取学习要求。师:课题上方有阅读提示,里面为我们明确提出了学习要求,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提示,其余同学思考,阅读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几个要求?(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主要内容 启示)(三)、自由朗读,整体把握1.朗读并思考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填空)按照老师出示的提纲,前后桌互相讲讲这个故事。2.方法指导师:之前我们学过,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要抓住哪三点?(板书:时间、人物、事件)在叙述事件时又要讲清楚事情的(板书:起因、经过、结果)3.指名填提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小女儿宋庆龄也想去。她突然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虽然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四)、解答问题师:了解了课文的大致结构,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读文章的细节。用默读的方法再次读课文(明确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课件出示)(1)宋庆龄想去伯伯家么?为什么?(2)爸爸是怎么劝她的?她是怎么回答的?(3)妈妈是怎么劝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在书上找找答案。师:第一个问题谁找到了?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吗?(想)为什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课件出示重点词句:二女儿宋庆龄显得……伯伯家去了。特别高兴,盼着)师:还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重点词句:伯伯家养的鸽子……准备送她一只呢!)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了宋庆龄特别想去伯伯家的原因,(拿出彩色纸鸽子)看,这就是伯伯家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你们想要吗?(想)宋庆龄也想要。谁能把鸽子的可爱读出来,我就把鸽子送给他。指名朗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师:现在你们都理解了她特别想去的原因,拿起书,接着往下看,她为什么又不去了?(想起了和小珍的约定)师:你们都知道她不去的原因了,可“爸爸”还不知道,“爸爸”看见她不走,奇怪地问,(课件出示,生齐读:“庆龄,你怎么不走了?”)感受“爸爸”的疑惑和对庆龄的关心。师:庆龄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生齐读宋庆龄的回答)这个时候摆在庆龄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二是留在家遵守和小珍的约定。在面临选择时,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矛盾、纠结、犹豫不定)庆龄也犹豫了,所以停下来考虑。师:“爸爸”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生齐读爸爸的劝说)噢,爸爸说改天教也行,说完拉起小庆龄就要走。可是小庆龄觉得行不行啊?(课件出示,生齐读小庆龄的回答)“不行”后是感叹号,要读出坚定的语气。指名朗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师:庆龄嘴上说不行,行动上又是怎么做的?你从“抽”字读出了什么?(庆龄不仅仅是嘴上说说,是从行动上表明了她坚定的态度)师:妈妈又是怎么劝说的?(生齐读妈妈的劝说)“那……”表明妈妈想了一想,考虑了一下。她很理解小庆龄,想给她一个好一点的建议。指名读出商量的语气。师:庆龄又是怎么回答的?(生齐读)你从她的回答中读出了什么?(无意中的忘记可以原谅,但明知故犯就是失信的表现,不可以原谅)从这短短几句话中,你能体会到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诚实守信的人)齐读宋庆龄的回答。感受她可贵的品质。从这句话中,庆龄的妈妈也看出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最终让她留了下来。庆龄点点头,甜甜的笑了。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说一说,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指名谈体会。(板书:诚实守信)(五)、联系实际师: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诚信的考验吗?(课件出示诚信大考验测试题)看来大家都已经从宋庆龄的身上学到了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六)、课堂练习师:其实,从古到今,世界各地,有许多名人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再来看看牛顿的故事。(解决《快乐读写》同步阅读)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牛顿从小喜欢动脑筋,发明制造了太阳钟)师: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总结本组课文设计意图进行导入,与之前学习的内容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他们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积极性。明确学习本课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朗读。充分培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潜心会文。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获得自主感知。 指导复习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话体会“爸爸”对宋庆龄的关爱。感受宋庆龄想要去伯伯家的渴望,为之后宋庆龄信守诺言之可贵做下铺垫。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宋庆龄的坚决。将文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诚信的含义。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继续收集宋庆龄的故事。在积累本上积累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时间主要内容{ 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启示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我参加雅青讲课的一堂汇报课,这堂课让我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这篇课文我一共讲了三遍,第一、二遍是试讲。我的师父梁小莉老师听完我的第一堂课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她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了课堂上都需要具备哪些环节,针对这篇略读课文提出了要重点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建议。她还认为我没有课感,上课时没有激情。经过师父的一番讲解,我的脑海中已经有这堂课的大致轮廓了。当晚,我将课件改了改,又重新打了一份教案,理了理各个环节,将课堂衔接用语都打了出来。第二天,我又邀请我的师傅来到三年级一班听我试讲时,我的课件居然坏了打不开,我只好拿着课本裸讲了一节课,很多环节都没有得到呈现。幸好三一班的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基础,这节课才不至于那么糟糕。即使是这样,课后梁老师还是夸我说很有进步,然后又把整个课程环节帮我梳理了一遍,重点语句该怎样讲解,怎么引导,如何设置问题,课堂上会出现什么状况,该怎样应对,都给我讲的一清二楚,连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帮我算好。还教我处理课堂常规的方法,帮我打印出课堂要作奖励用的小鸽子。遇到如此细心周到的师父,我深感幸运。于是我也打起精神,誓要把这第一堂展示课上好。上公开课的日子终于到了,课前,我来到班里,让同学们准备好,然后信心满满地喊了“上课”,同学们也很有精神。我先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分享了宋庆龄的资料,然后强调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复习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后,让他们开始自由朗读,读完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都很积极,基本能够按照方法来叙述。然后我讲解了重点句子,在讲描写“伯伯家的鸽子”的句子时,我拿出梁老师帮我做的小鸽子奖励他们,每个站起来读的同学都能够读出对鸽子的喜爱。讲解完重点句,我联系实际让他们谈谈读完之后感受,让他们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很多同学还信誓旦旦地说今后说话一定会算话。之后我又给他们出了两道诚信大考验,结合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实际情况,让他们选出正确的做法。最后,我出示了《快乐读写》上相应的阅读题,让他们读完以后谈感受,做文章后的第六题。整堂课呈现得非常完整,我也一改以前语气平淡的毛病,眉飞色舞地上完了这一课。经过这堂展示课我发现我需要提高和学习的还有很多:首先,课堂练习当堂让学生做完以后应该讲一讲格式,解决练习反馈。而且课堂上一定要提高效率,但同时也不能着急,以免漏掉环节。以后我还要多听师父的课,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