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状况
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记住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和八个国家的名字
知道八国联军犯下的暴行,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义和团员在北京街头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原是山东、直隶(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河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义和团的成员以贫苦农民为主,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举起“扶清灭洋”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和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搏斗,打击了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奋起以暴力手段反侵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的团旗义和团团民义和团的武器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世纪末中国民间)义和团运动兴起西方教会势力的暴行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其原因是:1.山东是甲午中日战争主战场,饱受战乱之苦。2.严重的自然灾害。1855年黄河改道入山东,连年洪水泛滥,灾情严重。3.西方帝国主义加强对山东的商品和资本输出等经济掠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贫困化。4.山东是外国传教士活动较早的地区,遭到外来的文化宗教侵略更严重。讨论:“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应怎样理解? 但这个口号并不科学,“扶清”,说明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容易导致运动被清统治者所利用和控制。而“灭洋”又包含了反对一切与“洋”有关的事物,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是落后性的一面。 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其斗争锋芒直指外国侵略者。说明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口号体现了义和团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起到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侵略斗争的作用。这是进步性的一面。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纠合为侵略联军,发动对华的侵华战争。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油画)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任联军统帅。西摩尔
1840~1929 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领一支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2000余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天津与八国联军交战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乘火车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拦截和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才到达廊坊车站,走了全程的一半。 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阻击,退回杨村筑垒防守。在这里又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摩尔只得率侵略军徒步沿运河向天津溃退。八国联军在杨村筑垒防守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在杨村阻击八国联军由于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顽强抵抗,使八国联军死伤300多人,进攻北京的计划受挫。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侵略军在天津,义和团和清军同2000多名俄国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歼敌500多人。聂士成率军抵抗八国联军 清军将领聂士成奋勇冲锋在前,多处受伤,腹破肠出,仍不下战场,最后壮烈牺牲。八国联军不断增兵,1900年7月中旬,天津陷落。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2万多人,从天津沿运河两岸进犯北京。8月中旬,攻入北京。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后,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图为阅兵后联军军官们合影。八国联军军官合影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1900年8月,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北京陷落。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凶恶本质。美国侵略军抢劫的银子法国侵略军抢来的耕牛 八国联军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特许官兵公开抢掠三天(到联军撤退之前,抢劫从未停止)。
从将军到士兵,从外交使节到传教士,全都参加了抢劫。他们挨门挨户抢夺财物,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从各官衙中抢走库款约白银6000万两,抢走或毁掉珍贵图书达46000余本。仅颐和园的东西,用骆驼驮运到天津,就运了三个月。中华民族又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紫禁城内的日美将校联军在乾清宫内联军头目在某宫殿前联军进入大清门联军在天安门前列队瓦德西
Alfred Graf Von Waldersee
1832~1904
德国陆军元帅
1900年9月来华担任联军总司令
11月抵北京
1901年6月回国 瓦德西供认:“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阿尔弗雷德·海因里希·卡尔·路德维希·冯·瓦德西《辛丑条约》被捕的义和团民 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八国联军在北京齐化门(今朝阳门)外屠杀义和团民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用先进的武器大炮敲开了清王朝锁国的大门。8月14日,北京沦陷,将1840年以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辛丑条约》签订仪式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前右二)和庆亲王奕劻 (kuāng 前右一)代表清政府与列强各国签约时的情景。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签字主要内容《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分39年付清,合计本息实际达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逃到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承认她继续执政,慈禧见条约没将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不仅全部接受,还无耻地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回到北京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义和团的性质
2.义和团的主要成员
3.“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4.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
5.1900年义和团运动形成高潮义和团运动
兴起和发展1.八国联军的组成及头目
2.八国联军向天津、北京进犯
3.义和团和清军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
4.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和在北京的暴行八国联军侵华1.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绞杀义和团
2.《辛丑条约》的签订
3.《辛丑条约》的内容
4.《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严重危害《辛丑条约》三、课堂小结1.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D.迫使清政府投降
2.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打开中国门户 D.迫使清政府投降
3.勒索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4.《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D.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CACD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