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0 08: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记住产生的时间和主要工业企业
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企业家张謇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社会条件(背景)  内因: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一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但它毕竟是中国资本主义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中国也将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外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受此影响,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  到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总共创办了300多家企业。当时最著名的企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陆润庠[xiáng]创办苏州苏纶纱厂(1896)周廷弼创办江苏吴县苏经缫丝厂(1897)荣宗敬(1873~1938)荣德生(1875~1952)
江苏无锡荣巷人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2.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内因)3.民众和社会的“实业救国”、“抵制外货”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新式工业。1913年到1920年间,新增50多家。纺织业中心由长江下流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等地,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面粉业是当时第二大工业。大战期间,新建面粉工厂有百余家。中国从面粉输入国转变为输出国。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日本和美国的资本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排挤,兼并;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危亡,民族工业也遭到灭顶之灾;5.抗日战争后中国又陷入了内战,且美国产品在中国倾销泛滥,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南张北周张謇[jiǎn]
1853~1926
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人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周学熙
1865~1947.9.26
安徽建德(今东至)人
山东大学首任校长  周学熙: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企业家张謇 贵府少大老
爷张謇恭应
殿试一甲第一名
赐进士及第
钦点翰林院修撰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人, 1894年考中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1899年,在南通建成南通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生平年表
1853年 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
1894年 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909年 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
1912年 起草退位诏书,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
1913年 任北洋政府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
1914年 任全国水利局总裁。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张謇为什么要从事实业?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创办,是张謇“舍身喂虎“的第一步。它的诞生,使一方原本荒芜冷僻的乡野,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化工业城镇。经济史学家们所称的“南通模式”,也由此而奠定基础。张謇创办的事业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通师范学校
(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父教育而母实业”  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堂)以及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参与筹划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三江优级师范学堂),并参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市南京大学、台湾桃园国立中央大学)的筹建。张謇纪念馆(江苏南通)1.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和时间
2.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分布
3.著名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
4.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原因、时间)
5.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崩溃(原因)近代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1.张謇是近代著名实业家
2.张謇由科举状元毅然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张謇创办的主要企业
4.张謇在实业救国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5.“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提出
6.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第一座博物馆的创建企业家张謇三、课堂小结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   )。
 A.四五十年代        B.六七十年代
 C.七八十年代        D.八九十年代
2.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   )。
 A.张謇   B.陈启沅  C.周学熙  D.荣宗敬兄弟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发展艰难?BA  答: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帝国主义的压迫、封建专制管理体制和经济剥削始终阻碍着它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仅限于轻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整体水平落后。
  一战结束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和美国的资本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后中国又陷入了内战,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