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7 18: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壹 浪淘沙(其一)
贰 江南春
叁 书湖阴先生壁
肆 课后思考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浪淘沙:唐代曲名。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
首,这是其中一首。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cc,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就是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作者在夔州被贬时所作。
初读古诗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ya

注释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
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
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
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
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
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文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南春
唐 杜牧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初读古诗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ying

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
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
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
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园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诗集中,作者所写有关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
初读古诗
江南春
唐 杜牧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长:一说“常” 。净:一说“静” 。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
田地。
水:指玄武湖 。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语出《汉书·西域
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
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
领护。”
山:指钟山、覆舟山 。
排闼(tà):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
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
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江南春
唐 杜牧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译文: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江南春
唐 杜牧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
2.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
礴气势。
3.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我想起了其他古 诗里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