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 同步预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唐诗三首 同步预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09: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唐诗三首寒假预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石壕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直接抒情。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县吏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凄苦、可怜。
C.本诗中,作者在思想上是矛盾的,他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深感悲通。
D.“独与老翁别”含蓄的写出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唇焦口躁呼不得 B.布衾多年冷似铁
C.心忧炭贱愿天寒 D.老翁逾墙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耐) B.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
C.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 D.独与老翁别(唯独、只有)
二、综合性学习
5.请阅读下面图表,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下面的表格是对某校八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书写情况 总数 数量 字迹辨认不清 字迹潦草 错别字较多 字迹工整 字体规范美观
40 6 14 11 6 3
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写一条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三、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式微
《诗经》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在句式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均属于近体诗。
B.《式微》通过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抒情。
C.《石壕吏》中作者歌颂了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D.两首诗都有较强的记叙和描写以及作者的内心独白。
(2)请分析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异同点。
7.阅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按要求答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 _______诗。全诗按照情节分为三部分:烧炭——运炭——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是通过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达出来的?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问题:多数同学存在字迹潦草,辨识不清和错别字较多的问题。措施:在考试中把书写单独拿出来作为考试得分项。
6.(1)C
(2)不同:《式微》表达了作者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的同情。《石壕吏》表达了对战争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深切同情;相同:都表达了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压迫百姓的残暴行径的憎恨。
7.(1) 叙事; 抢炭。
(2)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文中对老翁和宫使的刻画用了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展现老翁的艰辛,进一步突出了诗歌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