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7 18:00: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水 B.熊熊燃烧的火把 C.皎洁的月光
2.(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
3.(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明早上醒来,发现屋子里很暗。当他拉开窗帘时,太阳光从玻璃窗射了进来,这说明(  )
A.光能穿过所有物体
B.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C.光只能穿过玻璃
4.(2022五上·巨野期中)______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
A.紫、黄、青 B.红、绿、黄 C.红、绿、蓝
5.(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6.(2022五上·巨野期中)“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C.人为因素的影响
7.(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 。(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8.(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9.(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地形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的是(  )
A.堰塞湖
B.长白山天池
C.雅丹地貌
10.(2022五上·巨野期中)关于下图所示的地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A.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B.乾坤湾的形成是因为内侧和外侧水流速度不同造成的
C.水对土壤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1.(2022五上·巨野期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
12.(2022五上·巨野期中)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13.(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
14.(2022五上·巨野期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
15.(2022五上·巨野期中)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情况,说明光有时是沿曲线传播的。(  )
16.(2022五上·巨野期中)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菏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
17.(2022五上·巨野期中)火山现象只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是不会有火山现象的。(  )
18.(2022五上·巨野期中)风能吹起土壤和沙子,但不能改变岩石的形状。(  )
19.(2022五上·巨野期中)鹅卵石的形成与河流的作用有关。(

20.(2022五上·巨野期中)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行为会减少植物覆盖,导致水土流失。(  )
三、连线题
21.(2022五上·巨野期中)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敦煌的雅丹地貌 弯曲的岩层
四、科学探究题
22.(2022五上·巨野期中)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的形成原理。
A.日食 B.月食 C.月相
(2)图中所标的位置中,不能看到日食的是(   )点,能看到日偏食的是(   )点,能看到日全食的是(   )点。
(3)形成日食现象时,处在中间的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23.(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科同学利用碗、水、硬币等物体给小雅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
第一步:先让小雅坐好不再移动,然后小科把硬币放入碗内并移动碗的位置,使小雅恰好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向碗中逐渐加入清水直至加满,小雅看到硬币逐渐升高,最终看到了整个硬币。
(1)请在图乙中画出加满水后,小雅看到硬币时光的路线图。
(2)小科同学表演的这个魔术利用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24.(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科将橡皮泥做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别进行下图中的操作。
用手在两端向中间挤压,橡皮泥隆起 用手在两端向外拉伸,橡皮泥断裂
(1)小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A.地球的结构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
(2)小科做的实验是一个(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测量实验
(3)实验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
A.土壤 B.地幔 C.岩层
25.(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面是小琪所在的小组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的实验。
(1)从图中可以看以看出,小琪所在的小组在探究(  )对侵蚀的影响。
A.植物 B.土地的坡度 C.雨量大小
(2)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A.小石子
B.细小的泥沙
C.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
(3)比较甲、乙容器中的“径流”,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两个容器中浑浊程度一样
B.甲容器中比较干净,乙容器中比较浑浊
C.甲容器中比较浑浊,乙容器中比较干净
(4)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在斜坡上种植植物,那么(  )可以减弱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A.横向种植 B.纵向种植 C.横向或纵向种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 波光粼粼的湖水 、 皎洁的月光都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熊熊燃烧的火把是自身燃烧产生的光属于光源。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先见闪电后听雷声属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应用。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当他拉开窗帘时,太阳光从玻璃窗射了进来 ,说明光不能穿透窗帘,光可以穿透玻璃。
4.【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故称“三原色光”,等量的三原色光相加为白光,白光中含有等量的红光、蓝光和绿光。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形影不离 、 立竿见影属于影子与光的直线传播关系,湖光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
7.【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考查地球内部的结构,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8.【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
9.【答案】C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地形地貌的因素,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
10.【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对土地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对黄河上游的土壤有侵蚀作用,造成水土流失,在入海口地势变缓,逐渐沉积形成了沙洲。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皮影戏是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所以皮影戏利用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光。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物体时会透过透明物体继续传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陆地上和海洋中都会发生。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侵蚀作用,风能改变岩石的形状,比如屹立在干旱地区的巨大岩石,在风蚀的缓慢作用下变成一座拱门的形状。“风蚀拱门”就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就形成了鹅卵石。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
21.【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影响因素,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于水的搬运、沉积作用造成的,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侵蚀作用,弯曲的岩石是由于地壳中岩层的挤压作用形成的。
22.【答案】(1)A
(2)A;B;C
(3)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考查日食的形成。
(1)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2)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此种天文现象就叫日偏食。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3)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才会出现日食的现象,所以处在中间的天体是月亮。
23.【答案】(1)
(2)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折射作用。
(1)光从空气传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是发生变化的,这是光的折射作用。
(2)这个魔术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作用,所以看到了碗底的硬币。
24.【答案】(1)B
(2)B
(3)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模拟地震的形成。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是地震的形成过程,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2)模拟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题中是一个模拟实验。
(3) 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
25.【答案】(1)A
(2)B
(3)C
(4)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小草,属于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2)考查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先被水冲走的是细小的泥沙,最后被冲走的是砂石。
(3)植物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甲容器中的水比较浑浊。
(4)在现实中横向种植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更强,可以更有利于减弱土地被侵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水 B.熊熊燃烧的火把 C.皎洁的月光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 波光粼粼的湖水 、 皎洁的月光都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熊熊燃烧的火把是自身燃烧产生的光属于光源。
2.(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先见闪电后听雷声属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应用。
3.(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明早上醒来,发现屋子里很暗。当他拉开窗帘时,太阳光从玻璃窗射了进来,这说明(  )
A.光能穿过所有物体
B.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C.光只能穿过玻璃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当他拉开窗帘时,太阳光从玻璃窗射了进来 ,说明光不能穿透窗帘,光可以穿透玻璃。
4.(2022五上·巨野期中)______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
A.紫、黄、青 B.红、绿、黄 C.红、绿、蓝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故称“三原色光”,等量的三原色光相加为白光,白光中含有等量的红光、蓝光和绿光。
5.(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形影不离 、 立竿见影属于影子与光的直线传播关系,湖光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6.(2022五上·巨野期中)“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C.人为因素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
7.(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 。(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考查地球内部的结构,在地球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8.(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
9.(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列地形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的是(  )
A.堰塞湖
B.长白山天池
C.雅丹地貌
【答案】C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地形地貌的因素,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
10.(2022五上·巨野期中)关于下图所示的地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A.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B.乾坤湾的形成是因为内侧和外侧水流速度不同造成的
C.水对土壤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对土地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对黄河上游的土壤有侵蚀作用,造成水土流失,在入海口地势变缓,逐渐沉积形成了沙洲。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1.(2022五上·巨野期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12.(2022五上·巨野期中)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皮影戏是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所以皮影戏利用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13.(2022五上·巨野期中)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光。
14.(2022五上·巨野期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物体时会透过透明物体继续传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15.(2022五上·巨野期中)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的情况,说明光有时是沿曲线传播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
16.(2022五上·巨野期中)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菏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
17.(2022五上·巨野期中)火山现象只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是不会有火山现象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陆地上和海洋中都会发生。
18.(2022五上·巨野期中)风能吹起土壤和沙子,但不能改变岩石的形状。(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侵蚀作用,风能改变岩石的形状,比如屹立在干旱地区的巨大岩石,在风蚀的缓慢作用下变成一座拱门的形状。“风蚀拱门”就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19.(2022五上·巨野期中)鹅卵石的形成与河流的作用有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就形成了鹅卵石。
20.(2022五上·巨野期中)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行为会减少植物覆盖,导致水土流失。(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
三、连线题
21.(2022五上·巨野期中)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池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敦煌的雅丹地貌 弯曲的岩层
【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影响因素,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于水的搬运、沉积作用造成的,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侵蚀作用,弯曲的岩石是由于地壳中岩层的挤压作用形成的。
四、科学探究题
22.(2022五上·巨野期中)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的形成原理。
A.日食 B.月食 C.月相
(2)图中所标的位置中,不能看到日食的是(   )点,能看到日偏食的是(   )点,能看到日全食的是(   )点。
(3)形成日食现象时,处在中间的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答案】(1)A
(2)A;B;C
(3)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考查日食的形成。
(1)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2)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此种天文现象就叫日偏食。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3)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才会出现日食的现象,所以处在中间的天体是月亮。
23.(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科同学利用碗、水、硬币等物体给小雅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
第一步:先让小雅坐好不再移动,然后小科把硬币放入碗内并移动碗的位置,使小雅恰好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向碗中逐渐加入清水直至加满,小雅看到硬币逐渐升高,最终看到了整个硬币。
(1)请在图乙中画出加满水后,小雅看到硬币时光的路线图。
(2)小科同学表演的这个魔术利用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答案】(1)
(2)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折射作用。
(1)光从空气传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是发生变化的,这是光的折射作用。
(2)这个魔术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作用,所以看到了碗底的硬币。
24.(2022五上·巨野期中)小科将橡皮泥做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别进行下图中的操作。
用手在两端向中间挤压,橡皮泥隆起 用手在两端向外拉伸,橡皮泥断裂
(1)小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A.地球的结构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
(2)小科做的实验是一个(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测量实验
(3)实验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
A.土壤 B.地幔 C.岩层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模拟地震的形成。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是地震的形成过程,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2)模拟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题中是一个模拟实验。
(3) 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
25.(2022五上·巨野期中)下面是小琪所在的小组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的实验。
(1)从图中可以看以看出,小琪所在的小组在探究(  )对侵蚀的影响。
A.植物 B.土地的坡度 C.雨量大小
(2)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A.小石子
B.细小的泥沙
C.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
(3)比较甲、乙容器中的“径流”,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两个容器中浑浊程度一样
B.甲容器中比较干净,乙容器中比较浑浊
C.甲容器中比较浑浊,乙容器中比较干净
(4)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在斜坡上种植植物,那么(  )可以减弱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A.横向种植 B.纵向种植 C.横向或纵向种植
【答案】(1)A
(2)B
(3)C
(4)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小草,属于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2)考查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先被水冲走的是细小的泥沙,最后被冲走的是砂石。
(3)植物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甲容器中的水比较浑浊。
(4)在现实中横向种植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更强,可以更有利于减弱土地被侵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