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1-2022学年冀人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明辨是非。(每小题1分,共7分)
1.(2022五上·永年期末)可以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杀虫剂中含有易燃物要远离火源,不可以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题干错误。
2.(2022五上·永年期末)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罩着的蜡烛会越燃越旺。(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罩着的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题干错误。
3.(2021五上·河北期中)变色的苹果切面一段时间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切开的苹果切面一段时间后会变为褐色,是因为苹果中的物质与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因此苹果不会在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4.(2022五上·永年期末)当我们遇到特大疫情时,也需要打“预防针”。(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了解病毒的特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在家门窗紧闭不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5.(2022五上·永年期末)早上不吃早餐既不影响健康又可以迅速减肥(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早餐能使激素分泌很快进入高潮,并为脑细胞提供能源。早餐吃的少或是虽然吃得不少,但食物选择不当,会使人精神不振,降低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小学生一定要坚持吃早餐,并且要吃好,题目观点错误。
6.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地震发生时,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逃脱,可以躲到桌子下或墙角。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震来临时我们应及时逃生的方法。
7.(2022五上·乌达期末)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造成的。
二、择优录取。(每小题2分,共22分)
8.(2022五上·永年期末)保温杯制作完成后,剩下的塑料碎片应放到( )。
A.其他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 C.有害垃圾箱
【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保温杯制作完成后,剩下的塑料碎片不属于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应该放到其他垃圾箱。
9.(2022五上·永年期末)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
A.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
B.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C.不能确定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的传递方向是由高温一端传向低温一端。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10.(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
A.铅 B.泡沫 C.塑料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导热性能的好坏,人们将物质分成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所以此题选A。
11.(2022五上·永年期末)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 )。
A.对眼睛的影响不大 B.眼睛容易近视 C.可以保护眼睛
【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 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要保护眼睛。在光线暗或者阳光直射的地方看书,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12.(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面的示意图表示的是海洋变成高山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海洋变为高山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导致地壳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不断被挤压、抬升,从而形成高山。分析示意图,③两块大陆开始接近,①海变窄了,②两块大陆推挤成山,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②。
13.(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面的现象不是地震前兆的是( )。
A.井水泛花冒气泡 B.老鼠搬家往外逃 C.婴儿大哭睡不安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突然改变,井水泛花冒气泡,动物的异常行为,老鼠搬家往外逃等,婴儿大哭睡不安和地震没有关系。
14.(2022五上·永年期末)为了应对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戴耳套 B.远离声音大的地方 C.戴口罩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戴口罩是为了应对空气污染。采取的措施,戴耳套和远离噪声大的场所,是为了应对噪声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
15.(2022五上·永年期末)当我们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并且等到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马路”是一种刺激,“走人行横道”是种反应
B.“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
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应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A.“过马路”一种刺激,是一种需求,“走人行横道”是一种条件反射,故A说法正确;
B.根据生物反射概念可以判断,“交通灯变为绿灯” 是一种外界刺激,”通行” 是人的一种条件反应,故B正确;
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条件反射,需要训练,强化记忆才能具有的反应,故C错误。
所以此题选C。
16.(2022五上·永年期末)“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对我造成持续的刺激,让我感到干涩、刺痒。”这是( )器官的“诉说”。
A.耳朵
B.眼睛
C.鼻子面
【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当长期低头玩手机时,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手机屏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
17.(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列物品的防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链条涂油 B.给金属栏杆刷漆 C.给菜刀刷漆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或者其他金属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导致的,给自行车链条涂油、给金属护栏刷漆、水龙头外表电镀,都有利于防锈,C错误,给菜刀喷漆,不恰当,没法正常使用。
18.(2022五上·永年期末)如图,用集气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罩起来,蜡烛会( )。
A.正常燃烧 B.过一会儿熄灭 C.没变化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用集气瓶罩起来,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这说明氧气能助燃。可见B符合题意。
三、快乐探究。(共21分)
19.(2022五上·永年期末)
(1)实验方法:用番茄酱模拟 ,用土豆泥模拟 。
实验步骤:①在铁盒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②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 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③将铁盒放到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出“岩浆”。
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处,越往下去,温度越 ,压力越 。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2)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根据图请回答。
①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
②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
③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
【答案】(1)岩浆;地壳;薄薄的;高;大;薄弱的地壳
(2)能;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用番茄酱模拟岩浆,用土豆泥模拟地壳。
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这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火山喷发的景象;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图①中的三张卡纸小孔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能够穿过三张卡纸的小孔照在纸屏上,因此图①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②中三张卡纸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图②的纸屏上就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这个实验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1-2022学年冀人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明辨是非。(每小题1分,共7分)
1.(2022五上·永年期末)可以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
2.(2022五上·永年期末)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罩着的蜡烛会越燃越旺。( )
3.(2021五上·河北期中)变色的苹果切面一段时间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
4.(2022五上·永年期末)当我们遇到特大疫情时,也需要打“预防针”。( )
5.(2022五上·永年期末)早上不吃早餐既不影响健康又可以迅速减肥( )
6.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
7.(2022五上·乌达期末)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 ( )
二、择优录取。(每小题2分,共22分)
8.(2022五上·永年期末)保温杯制作完成后,剩下的塑料碎片应放到( )。
A.其他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 C.有害垃圾箱
9.(2022五上·永年期末)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
A.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
B.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C.不能确定
10.(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
A.铅 B.泡沫 C.塑料
11.(2022五上·永年期末)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 )。
A.对眼睛的影响不大 B.眼睛容易近视 C.可以保护眼睛
12.(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面的示意图表示的是海洋变成高山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13.(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面的现象不是地震前兆的是( )。
A.井水泛花冒气泡 B.老鼠搬家往外逃 C.婴儿大哭睡不安
14.(2022五上·永年期末)为了应对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戴耳套 B.远离声音大的地方 C.戴口罩
15.(2022五上·永年期末)当我们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并且等到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马路”是一种刺激,“走人行横道”是种反应
B.“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
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应
16.(2022五上·永年期末)“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对我造成持续的刺激,让我感到干涩、刺痒。”这是( )器官的“诉说”。
A.耳朵
B.眼睛
C.鼻子面
17.(2022五上·永年期末)下列物品的防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给自行车链条涂油 B.给金属栏杆刷漆 C.给菜刀刷漆
18.(2022五上·永年期末)如图,用集气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罩起来,蜡烛会( )。
A.正常燃烧 B.过一会儿熄灭 C.没变化
三、快乐探究。(共21分)
19.(2022五上·永年期末)
(1)实验方法:用番茄酱模拟 ,用土豆泥模拟 。
实验步骤:①在铁盒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②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 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③将铁盒放到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洞口处薄薄的土豆泥裂开形成“火山口”,“火山口”喷出“岩浆”。
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处,越往下去,温度越 ,压力越 。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2)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根据图请回答。
①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
②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
③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杀虫剂中含有易燃物要远离火源,不可以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题干错误。
2.【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罩着的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题干错误。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切开的苹果切面一段时间后会变为褐色,是因为苹果中的物质与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因此苹果不会在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了解病毒的特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在家门窗紧闭不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早餐能使激素分泌很快进入高潮,并为脑细胞提供能源。早餐吃的少或是虽然吃得不少,但食物选择不当,会使人精神不振,降低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小学生一定要坚持吃早餐,并且要吃好,题目观点错误。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解答】地震发生时,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逃脱,可以躲到桌子下或墙角。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震来临时我们应及时逃生的方法。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造成的。
8.【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保温杯制作完成后,剩下的塑料碎片不属于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应该放到其他垃圾箱。
9.【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的传递方向是由高温一端传向低温一端。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
10.【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导热性能的好坏,人们将物质分成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所以此题选A。
11.【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 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要保护眼睛。在光线暗或者阳光直射的地方看书,容易造成眼睛近视。
12.【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海洋变为高山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导致地壳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不断被挤压、抬升,从而形成高山。分析示意图,③两块大陆开始接近,①海变窄了,②两块大陆推挤成山,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②。
13.【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突然改变,井水泛花冒气泡,动物的异常行为,老鼠搬家往外逃等,婴儿大哭睡不安和地震没有关系。
14.【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戴口罩是为了应对空气污染。采取的措施,戴耳套和远离噪声大的场所,是为了应对噪声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
15.【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A.“过马路”一种刺激,是一种需求,“走人行横道”是一种条件反射,故A说法正确;
B.根据生物反射概念可以判断,“交通灯变为绿灯” 是一种外界刺激,”通行” 是人的一种条件反应,故B正确;
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条件反射,需要训练,强化记忆才能具有的反应,故C错误。
所以此题选C。
16.【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当长期低头玩手机时,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手机屏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
17.【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铁或者其他金属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导致的,给自行车链条涂油、给金属护栏刷漆、水龙头外表电镀,都有利于防锈,C错误,给菜刀喷漆,不恰当,没法正常使用。
18.【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用集气瓶罩起来,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这说明氧气能助燃。可见B符合题意。
19.【答案】(1)岩浆;地壳;薄薄的;高;大;薄弱的地壳
(2)能;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识点】光的传播;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用番茄酱模拟岩浆,用土豆泥模拟地壳。
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这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火山喷发的景象;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图①中的三张卡纸小孔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能够穿过三张卡纸的小孔照在纸屏上,因此图①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②中三张卡纸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图②的纸屏上就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这个实验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