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素材和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素材和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7 20:19:3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1.会写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三首古诗中各自体现的传统习俗文化及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4.能根据诗中的典故,联系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古诗表达得情感。 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 (难点)
学习目标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景写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资料背景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鸦:鸦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在,到。
学习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初读诗歌
乌鸦
栖息


学习字词
主要作品:《田家行》《射虎行》,《王司马集》等。
走近作者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思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诗句分析
诗句分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考: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感悟诗情
“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鸦鹊已经栖息在树上,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这三个字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感悟诗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深挚的思乡之情
感悟诗情
明明是自己在思人怀远,却偏偏问“秋思落谁家”,言外之意是“在众多的望月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就是我了”,诗人将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感悟诗情
《十五夜望月》通过中秋望月的特定场景,描绘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主旨
诗歌板书
所感
所见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
十五夜望月
地白 栖鸦
冷露 湿桂花
月明 尽望
秋思 落谁家
推荐阅读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 夜
思考:这首诗蕴含着哪些情感?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选做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
一、默写古诗《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课堂练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这三个字烘托出了______________的气氛。“冷露”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月夜寂静
秋天的露水
冷气袭人,桂花怡人
课堂练习
二、精彩赏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们还学过哪些写传统习俗的古诗呢?和同学交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