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新题库】(最新语文版)2014届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同步汇聚: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基础+提升,含2013中考典题及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榜新题库】(最新语文版)2014届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同步汇聚: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基础+提升,含2013中考典题及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0 11: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踊(  )跃援助灾区,全力开展zhèn(  )灾工作,充分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荆棘   忸怩   叱骂   山巅
B.凌侮 鼾息 废墟 踪迹
C.污浊 斯守 遮蔽 心弦
D.焉支 悲欢 典押 蹲踞
3.下列诗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
B.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
C.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D.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4.(2013·德州中考)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3分)
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德州市交警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4月27日,记者在湖滨大道路口看到,执勤民警正在劝导闯红灯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
5.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充诗句。(2分)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打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爱把生活的门打开了。
6.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2013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3个土地日,在它来临之际,梦想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晓耕地现状。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3分)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 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2)履节约行动。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4分)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 开启 践行 勤俭人 收藏 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0题。(12分)
大堰河,含泪地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
7.请概括这节诗的内容。(3分)
答:

8.诗中“四十几年”“四块钱”“几尺”等词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大堰河,含泪地去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10.“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3分)
答:

(二)(2013·安徽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4分)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着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跤,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决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值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袤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白: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
11.根据文中④~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完成填空。(2分)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它在童年的蛙声中,它在稻田的荷香里,
它在     中,它在  里,
它在     中,它在  里。
12.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跤,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1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答:
14.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3分)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答:

1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3分)
答:

(三)(2013·成都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燕  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6.通观全文,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说这些错误是“美丽的”?(4分)
答:


17.本文标题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3分)
答:


18.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朦胧的欢喜:
朦胧的悲伤: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9.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3分)
答:


三、写作(40分)
20.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亲爱的同学们,只要善于发现,你就能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美:有大自然旖旎的风光美,有社会发展的和谐美,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心灵美……美,体现在报效祖国和贡献社会的大事上;美,也体现在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中。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解析
1.答案:yǒnɡ 赈
2.【解析】选C。“斯”应为“厮”。
3.【解析】选D。A项应为“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B项应为“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C项应为“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4.【解析】本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及修改。先阅读分析语段,根据常见的语病和语感找出病句再修改。“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一句否定不当,应去掉“不再”;最后一句“劝导”和“非机动车辆”搭配不当,应在“非机动车辆”后添加“驾驶人员”。
答案:①删去“不再”。②在“非机动车辆”后添加“驾驶人员”。
5.答案(示例):果实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真诚把友谊的门打开了
6.答案(示例):(1)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3年来在逐年减少(或:2003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得慢)(意思接近即可)
(2)践行光盘行动开启节约风(或:开启光盘行动践行节约风)
7.【解析】根据“含泪”“凌侮”“凄苦”等关键词进行概括。
答案:大堰河生前的苦难和死后的凄凉。
8.【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从对比的手法和大堰河一生的苦难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这几个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大堰河生前的苦难和死后的凄凉。
9.【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从作者对大堰河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痛恨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大堰河悲惨身世的同情和对“不公道”社会的痛恨。
10.【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从升华主题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扩展了诗歌主题,表明了大堰河只是受苦受难妇女的代表。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理解概括。第④段写到了荷田的莲藕和沟渠的月光,第⑤段写到了菜地里的葱行,第⑥段写到了炸裂的豆荚和吟唱的蛐蛐。
答案(示例):荷田的莲藕 沟渠的月光 菜地的葱行 蛐蛐的琴房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搜集筛选。第②段的末尾一句是对“见面礼”的阐述;第⑥段“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引出了听后的感悟。
答案:(1)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摔跤,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
(2)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13.【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且限定是从修辞角度。因此要先区分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表达的内容或人物的情感。
答案: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亲切生动,富有诗意。
14.【解析】此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赏析。不仅要分析其表面意义,还要揭示出深层含义。
答案:强调父亲对乡村的热爱与眷恋,也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敬意。
15.【解析】此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作者回忆了以前乡村的美好,但却被高楼大厦代替,所以乡村已经远离了我们。
答案:①乡村的诗意日渐消亡。②表达作者对乡村诗意日渐消亡的惋惜之情。
16.【解析】此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和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能力。题目问的是“美丽的错误”,抓关键词“错误”,事情都有一个正解,在文章中父亲把歌词记错,“我”把燕子认错,因此产生了“美丽的错误”。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长城”和“燕子”寄托了父亲和“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答案:本文写了以下“美丽的错误”: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排解我们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
17.【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内容上选取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了由“美丽的错误”引出浓浓乡愁;结构上,《送别》往事是为了引出第二件“我”和“燕子”的故事。
答案:内容上: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与“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两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寄托了深邃的乡愁;结构上:作者由有关《送别》的往事自然地引出了和“燕子”有关的第二件事。
18.【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词语和语句的能力。第一问考查字词的赏析,第二问考查句子的赏析。第(1)问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相应的语句,作者抱着孩子在南国阡陌,看到了安静的黑色小鸟,想到了故乡的燕子和故乡的人,欢喜的是想到了和故乡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悲伤的是对故土的思念无法排解。第(2)问首先要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为反问,明确反问的作用是增强语气,突出强调。
答案:(1)(朦胧的欢喜:)儿时外婆给自己唱歌,唱到了燕子,此时注视着南国的“燕子”,回想起和故乡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日子,时间虽然久远,但值得回味。
(朦胧的悲伤:)注视着南国的“燕子”,燕子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情,心中觉得孤寂和伤感,无法排解。
(2)连用了三个反问句,作者将“乌秋”认作了故乡的“燕子”,增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作者突然在南国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19.答案(示例):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去面对真相,但“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这些“错误”是人们无法得到自己所憧憬的事物时,那种强烈的渴望所造成的,用它可以慰藉心灵的遗憾。因此,作者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是借燕子来弥补没法回到故乡的遗憾。
20.【写作提示】(1)审题方面,题目中的关键词“也”暗示了行文中所写内容的倾向性,即一般认识上认为“不美丽”的事物或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认识,可以发现其“美丽”的价值。写作的重心是它“美丽”的价值或意义所在。(2)选材方面,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些“也许不美丽”的事物或现象,我们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喜、让人感悟的“美丽”价值:小草虽然柔弱而平凡,但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备受感动;落叶虽然枯黄凋零,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操也令人赞叹;残月虽然缺少圆满,但仍能穿破层云,朗照人心;平凡虽然并不崇高,但也能折射七彩人生;朴素虽然缺少风情,但常常饱含着真情;简单虽然不够严谨,但常常显露出庄重;挫折虽然令人懊恼,却能磨炼意志;失败虽然让人痛苦,却能激人奋进;苦难虽然折磨身心,却能教人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