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五)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丘壑(hè) 镂空(lòu) 威慑(shè)
B.比拟(nǐ) 贻误(yí) 吮吸(shǔn)
C.嶙峋(lín) 中枢(qū) 稠密(chóu)
D.喙尖(huì) 颠簸(bǒ) 蛰伏(zhé)
2.指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
A.轩榭 桥墩 别具匠心 因地治宜
B.斟酌 缆索 闲庭信步 小巧玲珑
C.承载 轰动 制导系统 错手不及
D.袖珍 伪妆 鞭长莫及 招摇过市
3.(2013·株洲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烦琐的生产工艺,使得湘绣作品数量很有限。
B.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工作成绩。
C.教学工作之余,他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开发出来够人类使用一千年。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州园林》是一篇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
B.《桥梁远景图》是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文章引用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情趣,吸引读者。
C.《洲际导弹自述》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洲际导弹的种类、主要结构、性能以及发展过程。
D.《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记录澳大利亚珍稀动物针鼹的记叙文。
5.(2013·舟山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 漫画(无题)
材料三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答: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
答: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答: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8题。(10分)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承载;桥梁的重量,靠桥墩顶托;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下达土中或石层。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为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6.选文中,作者想象中的“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和特点?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答:
7.作者在说明桥梁的组成部分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做具体分析。(4分)
答:
8.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二)(2013·黄冈模拟)阅读下文,回答9~12题。(15分)
风过留名为哪般
许 祎
①2012年8月,台风“苏拉”“达维”的联袂演出刚刚谢幕,第11号台风“海葵”便又高调登场。短短的一周左右的时间,三个台风相继而来,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不禁让人们谈“风”色变。但同时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台风都有个好听或者“洋气”的名字。台风到底是怎样命名的?究竟是谁给台风取了这些好听的名字呢?
②我们现在所说的台风指的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按照强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③20世纪初,人们为了对台风进行区别、播报及研究,开始了对台风的命名。但是各个国家、地区对同一个热带气旋往往叫法不一。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乱,方便台风播报和研究,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在第30次会议时决定,制定出一套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命名表进行统一命名。
④根据规定,到达一定风力级别的热带气旋,按照出现的先后次序会先对其进行四位数的编号,前两个是这个热带气旋发生的年份末两位,后两个代表它在这一年出现的时间次序。被编码后的热带气旋如果继续加强为热带风暴及以上的级别,这时就会进行命名。例如2012年在西北太平洋附近海域产生的第9个和第10个热带气旋,分别为“1209”和“1210”。这两个气旋很快地加强并超过了热带风暴的风力等级,于是它们便获得了自己的名字——“苏拉”和“达维”。
⑤“苏拉”和“达维”这两个听起来十分“洋气”的名字便是出自统一后的命名表。这个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出10个名字。根据国家和地区首字母的先后顺序将这140个名字按照14个一组进行排列。从2000年起,开始循环、重复地使用这套命名表。生活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人们每年大约要经历27个台风,近十几年次数有所减少。因此,140个台风的名字几乎为每6年轮回一次。
⑥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或者比较“温柔”的,一方面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小些,另一方面则希望台风的到来也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大多是根据各国家、地区有名的花、鸟、动物或一些神话传说等来命名,规则是容易发音、长度不超过9个字母(三个汉字)。
⑦同时规定: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时,为了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这次台风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让它永久地占有这个名字。此时命名表中空缺出的这个名称则由原提供国再重新推荐。
⑧“龙王”是我国最初提供的十个名字之一,寓意是中国的雨神龙王。2000年从菲律宾附近生成的第2号热带气旋曾使用过“龙王”这个名字。但这个“龙王”在加强为热带风暴后,很快便减弱了。在2005年时,第19号热带气旋成为了新一届的“龙王”,这个“龙王”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后,一路肆虐,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第38届会议决定将“龙王”永久性地命名于这次台风,“龙王”从此便退出了台风名册。同时中国提交了新的台风名字“海葵”替代“龙王”。
⑨“海葵”这个名字是中国气象局通过大型社会征名活动“我给台风起名字”选举而得,其意义为一种海洋动物。2012年的第11号热带气旋便赶上了“海葵”这个名字。“海葵”紧随“苏拉”“达维”的脚步,在8月5日进入我国东海东部海面,并以超强的风力及降水使华东地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人们不禁感叹“海葵”不愧为“龙王”转世,纷纷议论起“海葵”在刚刚接了“龙王”的班之后,是否会就此被除名。
(选自北青网2012年8月,有删改)
9.简要分析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0.下面是CCTV天气预报中关于台风“珊珊”的相关预报。请你结合本文,简要回答珊珊向妈妈提的问题。(6分)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2013年)第2号热带风暴“珊珊”于2月22日上午在南海西南部海面上生成……预计,“珊珊”将以每小时10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1)珊珊:妈妈,我刚才听了天气预报,台风“珊珊”过两天可能要来了。可是,这个和我“重名”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呀?
妈妈:
(2)珊珊:哦,原来是这样!那怎么用了个女孩名呢?
妈妈:
(3)珊珊:看来我也要“名副其实”,学得温柔点。那为什么要为台风统一命名呢?
妈妈:
珊珊:哦,妈妈,你真是太厉害了!有知识真好!
11.作者举“龙王”为例可谓一举多得,请简要列举这些理由。(3分)
答: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清楚地介绍了热带气旋的种类。
B.生活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人们每年要经历27个左右的台风,近十几年次数有所减少。
C.“龙王”已被永久命名于0519号台风,从此退出了台风名册。
D.“海葵”由社会征名活动而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退出了台风名册,所以把它作为“龙王”的替补。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5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镉大米”也因此潜入人们的生活,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②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量,镉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目前,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千克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千克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③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千克0.2毫克。相比与日本的0.4毫克,还要更严格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如果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千克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也超过了WHO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千克0.25毫克的大米——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也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来说,其他来源的镉就更不能忽视。
④这种慢性镉中毒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在日本的上述地区,统计的成人接近两万(占了当地人口的绝大部分),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的症状主要来源于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则是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更大剂量(WHO安全线的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不过,对于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数据来证明。
⑤中国人很难不吃米饭。对于非“高镉”地区的人们来说,问题可能不是那么严重。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工业污染的治理,迫切的需要则是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处理与公布。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日本的统计,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
⑥更需要关注的是,除了镉,大米之中还可能存在铅、砷、汞等其他的污染。考虑到大米在中国食谱中的分量,全面系统地评估与监控各种污染,就显得更加重要。
13.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答:
14.第③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4分)
答:
16.镉元素对人体危害很大,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预防镉污染。(5分)
答:
三、写作(40分)
17.请以“ 自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C项中“中枢”的“枢”不读qū,而应读shū。
2.【解析】选B。A项“治”应为“制”;C项“错”应为“措”;D项“妆”应为“装”。
3.【解析】选D。A项词序颠倒,可改为“由于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烦琐,使得湘绣作品数量很有限”;B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一定要做好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考核”;C项重复累赘,“很好的”和“美妙”去掉一个。
4.【解析】选D。《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
5.答案:(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网”的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近即可)
(3)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6.答案: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
7.答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将一座桥比作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板凳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
8.答案:不能去掉。用上表程度的词“几乎”和“差不多”,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若去掉与实际不符。
9.答案:通过介绍刚刚过去的三个台风,引出说明对象,同时运用生动说明介绍和设问句式来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
10.答案:(1)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让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出10个名字,制定了一个可以循环使用的统一的台风名册,“珊珊”的名字肯定也从这个名册中来。(意近即可)
(2)起个女孩名,是希望台风也能“温柔”些,也就是希望它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小些,或希望它能缓解旱情。(意近即可)
(3)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乱,方便台风播报和研究。(意近即可)
11.答案:①说明了命名表中名字的循环使用原则。②说明了命名表的清退原则(一个特别规定)。③引出“海葵”,说明了命名表的替补原则。④“龙王”一名由中国提供,读者更熟悉。(答出其中3点即可)
12.【解析】选D。应是“龙王”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退出了台风名册,所以“海葵”替代“龙王”。
13.【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根据文章内容,文章先列出文章的说明对象“镉大米”,然后说明镉大米的危害,最后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答案:逻辑顺序。
14.【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0、500、0.15、200、0.25”这些数字表明语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画线句列举了两类镉大米并做了比较,运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要联系具体语境回答。
答案:说明方法:列数字和做比较。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高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有害,而低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就安全,还要看每天摄入量的大小。
15.答案:不能去掉。“可能”表猜测、推断,是说其他食物和水也许含有镉,并不完全肯定。如果去掉,就表示一定含有镉,与客观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本文在第⑤段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措施,把这几点措施分条整理即可。
答案:①治理工业污染;②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③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④补充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17.【写作提示】这个题目宜写成说明文,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来写,抓住其鲜明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按事物的生产工艺流程,或其他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以唤起读者的认同感,富有启迪意义。要做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