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下8.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下8.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7 21: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8.1 牛顿第一定律
辩论会
正方:
玩滑板车时,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你认为谁对?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3.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5.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VS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
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
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
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演示实验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表面状况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实验记录表:
小车速度减小的情况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
结论:



更小
更慢
二、牛顿第一定律
进一步推测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概括出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二、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是,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三、惯性
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inertia)。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三、惯性
想想议议1
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你能说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三、惯性
想想议议2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后仰。想想看,身体向前倾、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
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
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会前倾。同样的道理,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
三、惯性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
例如,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会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三、惯性
惯性有时也给人们带来危害,需要防范。
例如,交通工具必须配备刹车系统,以免造成危险。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课堂练习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B.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
C.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
D.它揭示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A
课堂练习
3.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篮球出手后坠入篮筐
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C.嫦娥一号绕月飞行
D.火箭加速升空
B
课堂练习
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晾晒衣物时,用手拍打衣服或棉被上除尘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
D.乘公交车上学,汽车刹车时,人往前倒
B
课堂练习
5.下列关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小车在平面上逐渐减速的原因是受到惯性变小
B.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小
D.实验中小车总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