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2 10: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第二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
方式的变化课文解读:思考:
土地私有制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在它出现之前都存在过哪些土地制度?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废井田、开阡陌)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为什么?)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什么是井田?动动脑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概括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性质: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商鞅管仲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2.瓦解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私有3.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的过程㈠ 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 私田私有
㈡ 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
㈢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