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 岳麓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 岳麓版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2 10: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司马迁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商业是指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城市有什么变化?
3、什么是重农抑商?简述其发展演变历程并评价这一政策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原因、表现)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城市繁荣:集镇、夜市兴盛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呈现新特点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商业市镇的兴起;
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4.白银广泛使用;
5.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一、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
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
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
E、 “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
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G、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刀 币 牛刀小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二、城市的发展1、政治中心的“市”有时间的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市令或市长管理主要是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草市)分散于街巷不再受官府监控经济职能加强唐代长安北宋东京二、城市的发展1、政治中心的“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1)原因: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2)主要港口城市:泉州、明州(宁波)、杭州、扬州、登州3)繁荣表现:“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二、城市的发展1、政治中心的“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3、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兴起地点: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特点: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经济城市中国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冶铁业航运业制瓷业棉纺业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策?古代政府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重农抑商三、重农抑商(一)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二)原因: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矛盾。③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⑤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三)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1 .出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2.发展: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代3.松动:明清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4.强化:中唐以来(2)明代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1)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政策:政策:政策:政策:(四).评价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社会前期:稳定了小农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练习: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 战国前:
战国—秦汉:
中唐以来:
明清:——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商业繁荣。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重视与鼓励重农抑商鼓励外贸、官商分利重农抑商、限制外贸政策影响四、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精神不断丰富。
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课堂练习 1、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
① 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 经济作物普遍出现③ 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④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DB课堂练习3、与唐朝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C课堂练习4、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交易场所—市②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③宋代时期的坊市界限被取消④明清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黄河流域为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B课堂练习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衰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政府职能的完善
6、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坊市分开 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③ 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D
(2009年高考广东卷)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B(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仰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出现最早的货币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允许金银流通,纸币广泛流通广泛使用白银补充知识:货币的发展★秦朝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也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范蠡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白圭准确掌握时常行情,在别人觉得多而抛售时,他就大量地吃进,等别人缺少货物需要吃进时,他就大量抛出。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春秋战国著名都会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张宋代纸币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
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
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
三五贯,即难以携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