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二、三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抢救的是( )
A.溺水
B.煤气中毒
C.触电
D.肋骨骨折
2.某人到药店购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拒售。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外用药
D.内服药
3.王爷爷患有心脏病,他的家庭小药箱中应必备的药物是( )
A.硝酸甘油 B.布洛芬
C.罗红霉素 D.双黄连口服液
4.下列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手足口病
C.佝偻病
D.甲型H1N1流感
5.为做到安全用药,除下列哪项外,都是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当仔细了解的内容( )
A.功能与主治
B.注意事项
C.用法与用量
D.是否进口
6.当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别的事,是为了( )
A.宣泄烦恼
B.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C.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D.学会面对现实
7.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喜欢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
B.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通过握手、同桌进餐传染
C.人的健康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有关
D.让自己心情愉快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8.“吸毒一口,落入虎口”。青少年对待毒品应持有的态度是( )
A.坚决拒绝,绝不沾染
B.少量吸毒,无关紧要
C.朋友要吸毒,不加劝阻
D.仅吸一口,绝不再吸
9.如果你发现室内有人煤气中毒,你首先应如何做( )
A.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把病人抱到床上去
C.把病人抱到通风处
D.清除口鼻中的异物
10.如图为某班贴吧中,同学们对“小仙女”的跟帖,你不认同哪位同学的说法( )
A.小旋风
B.大魔王
C.蒲公英
D.小猪猪
11.某药物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可判断该药物( )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消化不良。化学成分:地锦草、金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禁 忌:孕妇禁用。
A.可治疗感冒
B.是一种西药
C.每次服4片
D.孕妇可服用
12.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干吞药物
B.为了早日康复,加大药剂用量
C.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D.发现感冒了,立即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13.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后,再实施人工呼吸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应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
14.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5.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浸出液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第15题)
A.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
B.清水中不含烟草浸出液,该组没有必要设置
C.同一组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
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
16.2021年春节,多地呼吁就地过年,以免造成人员大规模流动。就地过年“处处是家乡”,但也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鱼大肉、海吃海喝 B.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C.按时作息、避免熬夜 D.不酗酒、不嚼槟榔
17.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知识和技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遇到危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说明地址及受伤情况
B.OTC表示处方药,必须凭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
C.遇到外伤出血,若血液呈暗红色并缓缓流出,则需要在远心端包扎
D.与艾滋病患者一般接触(如握手),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18.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19.根据如图药盒上的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9题)
A.这是一种非处方药
B.此药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
C.此药已变质失效
D.每日用药量不宜超过8粒
20.下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全部正确的选项是( )
①天天熬夜学习应对考试
②经常用吸烟喝酒来缓解疲劳
③每天坚持晨跑锻炼身体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⑤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⑥长时间用手机上网查资料、玩游戏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有1.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人数达数亿。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材料二 当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急救,可以尽可能争取拯救生命的机会(如图所示)。
(第21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属于________,艾滋病病毒和细菌、真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还没有研制出可临床使用的有效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____________。
(2)在救援过程中,如要判断患者有无心跳,可通过图[ ]所示方法来判断;如发现患者无心跳,可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按压部位是图B中的[ ]处;如发现患者无呼吸,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抢救。
22.(14分)在大地震发生第一时间,大量的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赶往现场紧急救援,争取让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1)医护人员在救护伤者过程中发现有鲜红的血液从伤者大腿处迅速涌出,极有可能是______血管出血,因此医护人员立即在伤口的________端用止血带止血。
(2)如果此伤者的血型是AB型,在急救输血的过程中最好输入________型血,输血时应该从________血管输血。
(3)给伤者打针、服药前,—定要认真阅读药品的________,不能盲目用药。
(4)我国提倡____________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次无偿献血的血量不超过________,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3.(14分)为探究酒精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实验小组利用斑马鱼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5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记录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处理方式 清水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 未出现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未出现 535 402 305 196
(1)该实验中共有________组实验组。三组和四组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组与二组相比,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4.(16分)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的数量与肺癌发病率关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获得上图中的数据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
(2)由图可以看出两点:
①每日抽烟数愈多,肺癌发病率愈________;
②每日抽同样数量的烟,则抽过滤嘴香烟比非过滤嘴香烟肺癌发病率________。
(3)不仅吸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方式病”。
(4)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请你列举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D 点拨:发生肋骨骨折后,不能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免处理不当,造成骨骼错位,或戳伤内脏等,应用担架等送至医院就诊。
2.A 3.A 4.A
5.D 点拨: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当仔细了解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功能与主治、规格、用法与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等内容。
6.B 点拨: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7.C
8.A 点拨: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青少年对待毒品应持有的态度是坚决拒绝,绝不沾染。
9.C 点拨: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病人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0.A 11.C 12.C
13.C 点拨: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外伤出血时呈喷射状流出,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
14.B
15.D 点拨: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清水中尽管不含烟草浸出液,但是起到对照作用,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若用同一组水蚤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6.A 17.B
18.D 点拨: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会杀死其他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
19.B 20.B
二、21.(1)病原体;免疫;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易感人群
(2)A;胸外心脏按压;②;人工呼吸
22.(1)动脉;近心 (2)AB;静脉
(3)说明书 (4)无偿献血;400 mL
23.(1)4;酒精浓度
(2)减小实验误差(或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即可)
(3)45;短 (4)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合理即可)
24.(1)调查 (2)①高 ②低 (3)现代文明病 (4)心理;社会适应;不抽烟,不酗酒,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合理即可)第八单元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打水时,小芳的手被烫伤,一天后感染了细菌,细菌主要是突破了下列哪道防线(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所有三道防线
2.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者
3.下列各项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A.御敌于国门之外 B.定点清除
C.扫地出门 D.城市巷战
4.某健康人与“H7N9禽流感”患者接触后,虽未患病,但经检查,他已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此时的他可称为( )
A.“H7N9禽流感”患者
B.传染源
C.病原体
D.不具免疫力的人
5.对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患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 )
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
②厌恶、躲避、嗤之以鼻
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忌碰破皮肤
④对他们进行隔离,视他们为洪水猛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
B.为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为肝炎患者注抗生素等药品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
A.B型血的红细胞在A型血中凝集
B.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血液中衰老、死亡的红细胞
C.人体的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
D.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化为尿素
8.血吸虫寄生在钉螺里,人和猪等若进入有钉螺的水体中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若人和猪感染了血吸虫病,下列各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人——易感人群
B.猪——传染源
C.血吸虫——病原体
D.钉螺——传播途径
9.下列与人的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是所有的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C.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的是( )
A.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B.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
C.患禽流感的家禽
D.已完全康复的禽流感患者
1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C.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医院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12.结合图片,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12题)
A.图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B.图中体现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所以图中表现的是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
13.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B.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14.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每年导致死亡人数约80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传染源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D.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预防为主
15. 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立全民免疫屏障。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部分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出现了多种不适,这是由于接种前已被病毒感染
B.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人们不需要继续遵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
D.周边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未接种者也不会再被感染
16.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宁波籍科学家顾方舟与同事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使我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因此,顾方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17.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国的抗疫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冠病毒从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传染源和抗体
B.病原体和抗原
C.抗原和疫苗
D.抗原和病原体
18.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排异反应
19.某校的多位同学患上流感后,该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对教室消毒。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
20.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好在有全国医护人员艰苦奋战,我国已经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初步胜利,“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勤洗手,戴口罩”,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给新冠病毒患者,注射该病痊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我们接种新冠病的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病毒的抵抗力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22分)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_。它是一类不具有________结构的微生物,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___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积极应对,多措并举:①鼓励居家,减少聚集性活动,出门戴口罩;②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③迅速建造方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④驰援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进入岗位;⑤倡导居家锻炼,合理营养等。上述预防措施中________(填写序号)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③属于____________,⑤属于____________。
22.(10分)图甲是皮肤保护作用,图乙是纤毛清扫作用,图丙是溶菌酶的作用,图丁是吞噬细胞的作用。据图回答:
(第22题)
(1)图甲、图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图丙、图丁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称为________免疫。
(4)第三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3.(18分)与感冒一样,当我们的身体遭到某些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时,就可能引起感染,并可能在人群中传播。如图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请分析回答:
(第23题)
(1)传染病具有________性和传染性的特点,是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图中的①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预防传染病流行,建议给图中的③射“预防针”,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________,机体由此获得__________性免疫。
(3)新型冠状病毒只能________在活细胞内进行繁殖。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接种新冠疫苗能效预防新冠肺炎。通过接种新冠疫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其他流行性疾病。
24.(10分)生活中的常规消毒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INCLUDEPICTURE"初+34.tif" (第24题)
(1)使用消毒液杀灭教室内的病原体,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2)生物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会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4)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但其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呢?生物兴趣小组又对该品牌消毒液成分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1/200为最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A 点拨: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A 点拨:天花病毒可以引起人类患天花病,对于人体来说是病原体。
3.B
4.B 点拨:某健康人与“H7N9禽流感”患者接触后,虽未患病,但经检查,他已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他已经成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散播者,是“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
5.A 点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患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思想压力和自卑心理,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6.C
7.D 点拨: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化为尿素属于肝脏的解毒功能,不属于免疫。
8.A
9.C 点拨: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10.B 点拨: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上面携带有病原体,是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
11.B
12.C 点拨:题图所示的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13.B 点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因此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皮肤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14.B 点拨:传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动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
15.B 16.C 17.B 18.B 19.B 20.C
二、21.(1)病原体;细胞;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2)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3)皮肤和黏膜
(4)抗原;特异性免疫 (5)①④;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22.(1)一 (2)二;溶解和吞噬病原体
(3)非特异性 (4)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点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图中甲、乙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图中丙、丁属于第二道防线,具有溶解和吞噬病原体的作用。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它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的,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如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23.(1)流行;病原体;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抗体;特异
(3)寄生;抗原;不能
24.(1)切断传播途径 (2)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3)消毒液浓度;提高 (4)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消毒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南瓜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的茎上,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植物的这种繁育方法属于(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2.青蛙从蝌蚪到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尾消失
B.体表出现鳞片
C.长出四肢
D.鳃消失
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如图所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3题)
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
B.蚕丝产生于②时期
C.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③时期
D.家蚕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4.“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中提到的“鸟”所处的时期是( )
A.交配期
B.产卵期
C.孵化期
D.育雏期
5.下列与遗传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
B.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C.男性精子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
D.若夫妇双方都是双眼皮,他们不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子女
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或胃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
B.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
C.特定的抗体抵抗特定的抗原
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7.某班学生调查了部分家庭中各成员眼皮的形状,将结果汇总如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C.单眼皮的性状是隔代遗传的
D.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8.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8题)
A.①是DNA
B.②是性状
C.③是细胞核
D.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
9.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B.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卷发和直发
B.郁金香的不同花色
C.家兔的立耳和垂耳
D.桃子的果皮被毛,而李子的果皮光滑
11.下列结构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吞噬细胞 C.黏膜 D.脾脏
12.我国通过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或终止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关于计划免疫描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的药物对人体来说是抗原
B.接种的药物参与建立第三道防线
C.预防接种的措施是保护易感者
D.接种的药物能直接杀死病原体
13.无论中医或西医,用药不当或急救方法错误都会对生命造成二次伤害。下列关于用药急救、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处方药就是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的药物,简称“OTC”
B.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C.“现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D.健康就是指身体结构完好无损,且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14.某种昆虫体色的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杂交后代存活比例最高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亲代基因组成 aa×aa Aa×aa Aa×Aa AA×Aa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不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的是( )
A.雷鸟的保护色
B.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残翅或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C.“超级细菌”
D.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
16.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新加电子.tif"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17.下列两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请仔细观察,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病菌
B.乙图所示杀菌物质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C.甲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乙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18.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19.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D.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
20.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应该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健康的是( )
A.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
B.遇到烦心事,就抽烟、喝酒解闷
C.学习与他人相处、合作和交流
D.发现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食用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如图甲是蝴蝶的发育过程,图乙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某校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将桃树和蝴蝶的个体发育过程绘制成的图解。请认真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第21题)
(1)小敏同学说,图甲的蝴蝶在分类上应该属于环节动物,因为[c]的身体是由很多体节组成的。你认为小敏的说法对吗?________。
(2)小勇同学说,仔细观察图甲可知,个体[c]与个体[a]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因此,蝴蝶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发育。
(3)小华同学说,在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在图乙中________(填序号)所示结构共同构成雌蕊。
(4)小兵同学说,从图丙可知,无论是蝴蝶,还是桃树,其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A]____________。
(5)小柯同学说,在图丙中,[B]是由图乙中的[ ]发育来的。
22.(16分)山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技术人员让多只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交配繁殖,进行毛色遗传实验,并将子代毛色数据绘制成柱形图。请分析回答。
(1)由图中的信息推知羊的黑毛是________性状,在子代中出现黑毛,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为________。
(2)将子代中的一只白色母羊与多只黑色公羊进行交配繁殖,如果子二代全部是白羊,则这只白色母羊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a表示)
(3)假设黑色公羊的体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那么它产生的精子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公羊产生的精子会在母羊体内的________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山羊的性别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黑色公羊可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它与白色母羊生出一只雄性小羊的概率为________。
(4)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培育出5只含有人体某种基因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可用于治疗血友病。该实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当前,狂犬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必须大力加强预防工作。目前预防狂犬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做好动物管理,饲养者应进行登记,做好犬只的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立即捕杀;②小区及人员密集的场所禁止犬只的出入;③凡是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后,为保证安全,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1)根据病毒寄生细胞的不同,狂犬病病毒属于________(填“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或“噬菌体”)。
(2)从传染病学分析,狂犬病病毒属于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和内部的____________组成的。
(3)凡是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体内会产生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4)资料中“发现病犬立即捕杀”,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
24.(14分)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校八年级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一)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二)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三)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__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B料。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四)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同学作出假设,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______,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答案
一、1.B
2.B 点拨:刚孵化出的蝌蚪,有尾无四肢,用羽状外鳃进行呼吸,随后外鳃消失,长出内鳃,四肢的生长是先长后肢,再长前肢;当由蝌蚪发育成幼蛙时,尾巴消失,长全四肢,内鳃消失,形成肺,用肺呼吸。
3.D 点拨: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D
5.C 点拨: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也受环境影响。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若双眼皮夫妇的基因为杂合的,一对双眼皮夫妇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子女。
6.C 点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7.B 点拨:由表中第1组数据可知: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子女中出现了单眼皮个体,说明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8.C
9.B 点拨: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哺乳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D
11.D 点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脾脏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
12.D 点拨:接种的药物是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人体注射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
13.D 点拨:身体结构完好无损,且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是传统的健康观,不是健康的真正定义,D错误。
14.A 点拨:控制深色昆虫的基因是AA或Aa,控制浅色昆虫的基因是aa,根据表中的甲、乙、丙、丁四组不同基因型的亲代可知:甲组后代基因型均为aa,表现为浅色性状;乙组后代基因型为Aa或aa,表现为深色和浅色性状各占50%;丙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后代深色:浅色=3?1;丁组后代基因型为AA或Aa,后代全表现为深色。因此,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丁组所繁殖的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会最多,而甲组后代不易被捕食,存活比例最高。
15.D 16.C 17.B 18.D 19.D 20.B
二、21.(1)不对 (2)完全变态
(3)雄蕊;1、2、3;花药;花粉
(4)受精卵 (5)6
点拨: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图甲的蝴蝶在分类上应该属于节肢动物。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在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在图乙中1花柱、2子房、3柱头共同构成雌蕊。从图丙可知,无论是蝴蝶,还是桃树,其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胚是发育成新植株的结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由6胚珠发育而成。
22.(1)隐性;变异 (2)AA
(3)n/2;受精卵;两;50%
(4)基因控制性状
23.(1)动物病毒 (2)病原体;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
(3)抗体;特异性 (4)控制传染源
24.【实验过程】(三)等量 (四)①有 ②无
(1)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2)作对照;是否是转基因植物油
(3)偶然性第二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一组属于无性生殖( )
①水螅的出芽生殖 ②豌豆用种子繁殖 ③月季的扦插繁殖
④鱼的受精卵繁殖 ⑤细菌的分裂生殖 ⑥鸡的受精卵繁殖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关于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
C.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
D.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没关系
3.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遗传的特性
C.变异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
4.如图表示某种蝶类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卵
B.乙是成虫
C.丙是若虫
D.丁是幼虫
5.下面是欣欣同学对四幅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第5题)
A.甲生物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D.丁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孵卵育雏行为
6.自然界中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海绵、吊兰、变形虫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夹竹桃、桂花只能利用茎来扦插
C.胚不储存营养,子叶为菜豆萌发提供营养;家鸽在卵黄和卵白里为胚胎储备营养
D.生殖方式依赖季节的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
7.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上有很多的片段,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B.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中只含有DNA分子
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每条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8.小明家的果园中有些桃树品种老化,产量比较低,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较快地获得新品种( )
A.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B.利用原来的枝条进行压条
C.选择新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
D.利用原来桃树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
9.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方法一般不包括( )
A.对现存生物进行横向比较
B.根据确凿的证据进行科学推测
C.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
D.设计科学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
10.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维恩图中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第10题)
A.变态发育、卵生、空中飞行
B.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
C.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
11.如图是马蛔虫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那么下列选项中属于该马蛔虫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 )
INCLUDEPICTURE"A-64.tif"
12.人们常利用变异原理来选育新品种。下列品种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
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C.利用太空中的射线培育的太空椒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萝卜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和绿色是相对性状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是相对性状
C.一同学有色盲,老师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在他的后代中出现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14.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氧气等
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C.“郑氏始孔子鸟”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D.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核酸,它为生命起源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15.家族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孩子患病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
A.25%、 Ee
B.50%、 Ee
C.25%、 ee
D.50%、 ee
16.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表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7.对人性别遗传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成年男性产生的精子一定含有Y染色体
C.成年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3条性染色体
D.双胞胎的性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
18.如图为胡萝卜的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初+33.tif"
(第18题)
A.过程①需要在细胞中DNA的指导下完成
B.过程②中只进行细胞分化不进行细胞分裂
C.过程③发生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下一代胡萝卜
D.乙中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甲不一定相同
19.近年来,一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呈增强的现象。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抗生素质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
B.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逐渐产生了抗药性
C.细菌为适应这种药物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细菌原就有一些适应抗生素的个体继续生存并繁衍
20.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某古生物研究团队在贵州盘州发现2.44亿年前的一种大型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化石,该化石被命名为“盘州暴鱼”,这是继2020年10月在云南罗平发现“云南暴鱼”后的又一暴鱼属化石,这也是目前最古老的疣齿鱼科化石。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盘州暴鱼”在当时的食物链中占据较高位置
B.“盘州暴鱼”和“云南暴鱼”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C.“盘州暴鱼”是地球上现存鱼类的最原始祖先
D.该化石为鱼类到两栖类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如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及相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
(1)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将图A~D中动物分成两组,则具体的分组情况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哪些动物的生殖过程必须在外界水环境中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的发育方式也多种多样,试比较B和C的发育过程,其发育方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为鸟卵结构模式图,将来发育成雏鸟的是[ ]________。通过观察,鸟卵一般都是一端大、一端小,你认为这样的形状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坊间流传“开封赏菊花,菏泽观牡丹”,菏泽牡丹种类繁多,观赏性强,这是人们长期培育的结果。请回答下列关于牡丹培育的相关问题:
(1)牡丹多以重瓣、形大、色艳为美,满足人们对“花开富贵”的美好期许。若要获得性状组合较好的新品种,科研人员一般采用将不同优良品种相互______的方式,获得具有亲本性状而又不同于亲本的变异个体,从而选育出性状组合更优良的新品种,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2)经过多代选育后,科研人员得到了各项性状指标皆优良的新品种,但其自然繁殖后代会出现不良性状个体,为迅速扩大该优良新品种的种植量并保障其遗传性状的稳定,科研人员可以采用__________生殖的方式,若要同时有效脱毒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来实现。
(3)牡丹花期在清明前后,某年由于出现“倒春寒”,导致牡丹植株生长缓慢,花形较小。这种变异是由________引起的,一般________(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23.(16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类型数据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有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________,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4)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______。
24.(20分)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基本做法为用30颗白围棋子、10颗黑围棋子按一定原理装入两纸盒中,每次从两纸盒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如下表,请据图表分析作答:
记录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合计 比例
白白 2 6 3 5 4 9 6 5 7 5
黑白 8 4 7 5 6 1 4 5 3 5
(第24题)
(1)图甲是人体体细胞内一对性染色体组成,表示的性别为________,X染色体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色围棋子表示,X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能通过_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实验中“白白”组合模拟的是含______的受精卵,“黑白”组合模拟的是含______的受精卵。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______(填“保留”或“舍弃”)。
(3)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某遗传病的家庭图谱如图乙,导致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检测发现6号携带了这种致病基因,请分析该致病基因来自于Ⅰ代的________号。
答案
一、1.C 2.B 3.B 4.C
5.A 点拨:甲生物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6.D
7.B 点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中不仅含有DNA分子,还含有蛋白质。
8.C
9.D 点拨: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是比较法,其次就是进行科学的推测。但是一般不能设计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因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再现。
10.B 11.D 12.D 13.B
14.C 点拨: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核酸,它为生命起源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提供了有力证据。
15.B
16.C 点拨: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7.D 点拨: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一定不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错误;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B、C错误;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因此性别相同;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精子和两个卵细胞分别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双胞胎的性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D正确。
18.A 19.D
20.A 点拨:大型肉食性动物一般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因此可以推测“盘州暴鱼”在当时的食物链中占据较高位置,A正确。“盘州暴鱼”和“云南暴鱼”同属于疣齿鱼科暴鱼属,但属于不同的种,因此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该资料不能说明“盘州暴鱼”是地球上现存鱼类的最原始祖先,C错误。该化石为鱼类的进化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不能为鱼类到两栖类的进化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D错误。
二、21.(1)A、B、C为一组,D为一组;青蛙(或B)
(2)都为变态发育
(3)1;胚盘;不至于滚落太远,有利于亲鸟的寻找和孵化
点拨:按照生殖方式,图中动物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A、B、C所代表的动物都为卵生,为一组;D大熊猫的生殖特点是胎生,为另一组。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在水中,在水中形成受精卵。变态发育是指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青蛙和蝴蝶的共同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图E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是[1]胚盘,因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鸟卵一般都是一端大、一端小,这样的形状不至于使鸟卵滚落太远,有利于亲鸟的寻找和孵化。
22.(1)杂交(或授粉);有性 (2)无性;植物组织培养
(3)环境;不会
23.(1)变异 (2)不容易;遗传;减少;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不同;C (4)D
24.(1)男性;白;DNA;生殖过程 (2)XX;XY;保留
(3)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4)2第七单元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原鸡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又有许多差异。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B.代谢废物的能力
C.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应激性
2.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我国科学家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一种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其核心技术是( )
A.嫁接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3.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B.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明显
D.③存在于细胞核中
INCLUDEPICTURE"a-56.tif"(第3题)
INCLUDEPICTURE"014.tif"(第4题)
4.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果高茎基因(D)在如图中A位置,那么矮茎基因(d)所在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D.母亲的血型是A型,所生的孩子的血型是B型
6.下列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长毛与白毛 B.豌豆的黄粒与皱粒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D.菊花的红色和桃花的红色
7.下列关于基因与DNA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就是一个基因
B.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
C.一个基因与多个DNA有关
D.一个基因中包含多个DNA
8.下列关于性状与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一对相对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遗传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9.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INCLUDEPICTURE"a-57.tif"(第9题)
INCLUDEPICTURE"j7-1-8.tif"(第10题)
10.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甲、乙和丙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A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C.c的染色体类型可以表示为22条+Y
D.丙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
11.在一个健康的女性体内,取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各一个,这四个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数目共有( )
A.8条 B.5条
C.7条 D.4条
12.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子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B.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13.如图为某人的一个体细胞及其染色体排序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j7-1-9.tif"(第13题)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此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XX
D.图中的1~22为常染色体,a为性染色体
14.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变异现象
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C.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是1/3
15.中国天稻“航二代”首次成功育苗,其父母均为航天育种成果,搭载的是独一无二的绕月深空诱变研究。下列关于中国天稻“航二代”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搭载过程中可发生变异
B.变异后的性状比其父母优良
C.这种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D.双亲基因通过配子传给后代
1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女性别比例较上次人口普查略有降低,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概率均为50%
B.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C.父亲产生的精子中不含Y染色体的概率是50%
D.我国男女性别比例违背了人的性别遗传规律
17.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B.正常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XY
C.X染色体与Y染色体形态上有差异
D.正常女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
18.近亲结婚造成的结果是所生的孩子( )
A.一定会得遗传病
B.不会得遗传病
C.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小
D.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19.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INCLUDEPICTURE"方块.tif"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a-59.tif"
(第19题)
A.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
B.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C.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
D.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四分之一
20.国家最高科技获奖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D.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8分)如图是“克隆羊”和“超级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超级鼠所采用的科学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而克隆羊的诞生是使用____________技术。这是最受人瞩目的两种现代生物技术。
(2)超级鼠实验研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羊的性状与______________羊相似,因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自于该羊,由此可知,遗传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
(4)超级鼠实验中要把受精卵植入代孕小鼠的输卵管,这是________生殖;而克隆羊实验中的胚胎要植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属于________生殖。
(5)通过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j7-1-10.tif"(第21题)
22.(12分)如图是羊的毛色遗传图解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羊毛色的白色与黑色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白毛属于________性状。
(2)由第二代羊4、5和第三代羊6、7可以知道,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INCLUDEPICTURE"j7-1-11.tif"
(第22题)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白毛羊7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在羊4、5和6、7之间传递的“桥梁”。
(5)若羊1、2再生一胎,该小羊为黑毛羊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观察人类的性别决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j7-1-12.tif"
(第23题)
(1)甲和乙表示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乙的性别是________。
(2)由示意图可知,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会____________,因此人类生男生女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
24.(20分)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装有甲、乙品种花生的袋子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甲品种花生 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mm)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1)每个品种各取30粒花生果实而不是取1粒花生果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本次测量中甲品种花生的长轴长度平均值为________毫米。
(3)从长轴均值上看,________品种花生的果实较大,但是也出现了相对较小的果实个体,这是由于________因素引起的变异,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4)甲、乙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____________控制性状,且这种变异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实验过程中发现,花生的种皮有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依然为红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白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既有红色也有白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 2.B 3.A
4.A 点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并且用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基因的显隐性。故选A。
5.B 6.C
7.B 点拨: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C 9.D 10.C 11.B
12.C 点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后培育的子代都是圆粒,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不表现,但是控制皱粒的基因在子代中未消失。
13.C
14.D 点拨: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表明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父母都能卷舌,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遗传图解如下:
INCLUDEPICTURE"DA142.tif" INCLUDEPICTURE "E:\\22春\\点训八生下R\\DA1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2春\\点训八生下R\\DA142.tif" \* MERGEFORMATINET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是1/4。
15.B 16.D 17.D 18.D 19.B
20.B 点拨: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实现的。
二、21.(1)转基因技术;克隆 (2)鼠个体的大小
(3)白脸母;细胞核(遗传物质);细胞核
(4)有性;无性 (5)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22.(1)相对;显性 (2)变异 (3)AA或Aa
(4)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5)50%
点拨: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羊毛色的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白毛属于显性性状。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叫做变异,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羊4、5毛色都是白色,后代6、7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4和5的基因组成都是Aa,后代白毛羊7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后代黑毛羊6的基因组成是aa。生殖细胞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在羊4、5和6、7之间传递的“桥梁”。若羊1(Aa)、2(aa)再生一胎,该小羊为黑毛羊的概率为50%。
23.(1)Y;XX;女 (2)均等;1?1
24.(1)遵循重复原则,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2)15
(3)乙;环境;不能 (4)基因;能 (5)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第七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物种间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物种 黑猩猩 果蝇 向日葵 酵母菌
与人类的差异氨基酸数目 0 27 38 44
A.黑猩猩
B.果蝇
C.向日葵
D.酵母菌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全部正确的组合是( )
①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②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③从简单到复杂
④从低等到高等
⑤从陆生到水生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3.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主要有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
B.温度比现在的温度高
C.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D.由火山喷发形成
4.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 )
A.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
B.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
C.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
D.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
5.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
6.科学家在某地挖掘到一处未受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甲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乙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丙的化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丙→乙→甲
B.更高等、更复杂的物种是甲
C.出现较早的物种是甲
D.物种乙比物种丙结构复杂
7.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初+31.tif"(第7题)
A.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是自然选择导致的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
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
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9.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可以证明,下列选项中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A.两栖类和鸟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鸟类
D.哺乳类和鸟类
10.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条件的是( )
A.原始地球中有水蒸气、氨、甲烷等原始大气
B.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C.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D.原始地球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
11.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 )
①诞生原始生命
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③构成独立的体系
④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2.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时甲虫群体密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第12题)
A.A、C时期的甲虫对该农药有同样强的抗药性
B.从开始使用农药起,甲虫群体抗药性逐渐增强
C.B点可以证明甲虫群体中本来就有抗药性的个体
D.甲虫抗药性种群形成的原因是长期使用单一农药
13.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
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14.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地面缺乏青草,长颈鹿因常常吃高处的树叶,所以脖子变长
B.超级细菌的出现源于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
D.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15.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以下哪一生物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A.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现
B.蝙蝠能飞
C.蛔虫有角质层
D.青蛙有保护色
17.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第17题)
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存哺乳动物
1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
(第19题)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较a和b而言,a和e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一定比c高等
20.分布在芬兰地区的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占多数。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积雪较厚时,灰色是保护色
B.积雪变薄后,棕色个体更适应环境
C.积雪厚度变化,导致灰林鸮出现变异
D.积雪厚度变化,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53年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第21题)
请你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先从I处充入的气体有氢气、氨和甲烷等,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与现在空气相比,缺少了________。
(2)再把J中的水煮沸,使________驱动混合气体沿玻璃管进入E。实验后,F处汇集的液体含有原来不存在的______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F处液体里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4)电极放电相当于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为实验提供了能量。
(5)此模拟实验的成功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而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进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填下列字母)
A.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B.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C.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
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22.(18分)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3.(14分)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___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________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__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_____是定向的,使生物向________的方向进化。
(3)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4)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和________,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24.(12分)同学们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活动中,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请你根据此表回答问题(每代个体繁殖2个后代):
记录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颜色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红 17 7 21 12 36 17 51 22 66 25
黄 17 4 12 0 0 0 0 0 0 0
绿 17 4 12 6 18 3 9 1 3 0
白 17 3 9 3 9 2 6 1 3 0
蓝 16 4 12 1 3 0 0 0 0 0
粉 16 3 9 3 9 3 9 1 3 0
(1)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实验所用的布料应该是________色。
(2)同学们“捕捉”的大部分不是与背景颜色相似的“猎物”,这说明________。
A.同学们不喜欢背景颜色
B.同学们不愿意猎取背景颜色的“猎物”
C.同学们不能猎取到背景颜色的“猎物”
D.背景颜色与“猎物”一致,成了保护色
(3)通过上面的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说明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生物体原来都存在着各种颜色的变异,只有与________颜色相近的变异个体才容易存活,这样的个体一代代由于遗传因素积累着这样的变异,使其得以生存和繁衍。
答案
一、1.A 2.A
3.C 点拨: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明显不同,现在大气的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4.D 5.D 6.C 7.C 8.C 9.C 10.D 11.D
12.A 点拨:随着农药的使用,甲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时期的甲虫对该农药抗药性比A时期强。
13.D 14.C 15.D 16.A 17.A 18.A 19.A 20.C
二、21.(1)原始大气;氧气 (2)水蒸气;氨基酸
(3)原始大气 (4)闪电 (5)C;A
22.(1)水;陆地;由水生到陆生
(2)根、茎、叶;导管;由简单到复杂
(3)化石;由低等到高等
(4)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23.(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
(2)选择;生存斗争;积累;变异;自然选择;有利
(3)有利 (4)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4.(1)红 (2)越大;越小 (3)遗传;变异;环境第七单元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草莓的走茎是从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部分匍匐茎,用来产生新的草莓苗。草莓的走茎繁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草莓利用走茎进行的繁殖方式属于( )
INCLUDEPICTURE"初+28.tif"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嫁接 D.植物组织培养
2.如图为鸽卵结构示意图,其卵细胞核位于( )
(第2题)
A.a B.b C.c D.d
3.如图表示蜻蜓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3题)
A.①为受精卵,是蜻蜓发育的起点
B.据图可知蜻蜓为完全变态发育
C.③是蜻蜓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蜻蜓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4.鸟卵的结构有利于鸟类在陆地繁殖后代。在鸟卵结构中能减少水分丢失的是( )
A.胚盘 B.卵黄 C.卵壳 D.气室
5.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
A.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C.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6.下列各组中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的是( )
A.蝗虫、蟋蟀、苍蝇
B.蝼蛄、螳螂、蜻蜓
C.蜜蜂、家蚕、菜粉蝶
D.蝗虫、螳螂、蚊子
7.“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述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燕子的生殖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行为
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C.燕子产的卵就是受精卵,外面的硬壳,可以起保护作用
D.“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
8.下列几种动植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秋海棠叶 B.小麦种子 C.马铃薯 D.水螅
9.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的是( )
A.能够培育出新品种
B.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C.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地进行繁殖
10.彩叶豆梨在秋天叶色变红,有极佳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彩叶树种。彩叶豆梨可采用嫁接方式繁殖,一般选择杜梨作为砧木。如图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初+29.tif"(第10题)
A.图中①为杜梨,②为彩叶豆梨
B.图中所示为有性生殖过程
C.②为①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
D.①以后所结果实特性由②决定
11.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做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的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
12.如图表示青蛙与天鹅的生殖和发育特征,阴影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如( )
A.体内受精
B.有性生殖
C.变态发育
D.卵外有壳
13.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哪些是家蚕和青蛙都具备的特点(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③发育过程有蛹期 ④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
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育雏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15.将新鲜的鸡蛋轻轻敲碎,倒在培养皿内观察,对卵黄上小白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白点位于卵黄表面
B.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鉴定卵是否受精的依据
16.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B.鸟类受精卵中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C.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17.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蝉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②苍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
④要确保嫁接成功,必须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结合在一起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18题)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是无性生殖,②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19.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嫁接的方式可实现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
B.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孵化出雏鸟
C.毛毛虫长大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
D.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20.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黄表面的胎盘是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B.扦插和嫁接可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
C.蟋蟀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沃柑最先是由“坦普尔”橘橙与“丹西”红橘杂交育种而来的柑橘类水果,后引进我国,盛产于广西、广东一带。沃柑结合了“坦普尔”与“丹西”的双重优点,果实圆润,表皮光滑,果肉橙红色,果肉细嫩化渣,多汁味甜,不仅营养价值更高,口感也更好。如图是沃柑的培育过程,请回答:
INCLUDEPICTURE"初+30.tif"
(第21题)
(1)为了获得杂交的果实a,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去掉“丹西”的__________,授以“坦普尔”的____________。
(2)过程①属于________生殖方式,过程②属于________生殖方式。
(3)过程②与过程①相比,其生殖方式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可选用香橙、红橘、枳、枳橙作为砧木,沃柑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成功最关键的操作是保证________与砧木的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22.(12分)如图为家蚕发育的几个阶段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第22题)
(1)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蚕茧内家蚕发育的时期是[D]____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该在家蚕发育的[C]__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著名诗句。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描述是否正确?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发育的C时期,每经过五六天就蜕皮一次,其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蚕的“作茧自缚”是一种由家蚕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
23.(16分)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繁殖行为中的________行为。
(2)在如图所示的鸡卵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是[ ]_____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结构是[ ]__________。从内部条件来说,鸡卵孵化为小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外部条件来说,鸡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条件有______________、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第23题)
(3)下表是几种鸟卵孵化成雏鸟所需要的时间:
鸟名 家燕 麻雀 家鸽 鸡 鸭 天鹅 鸵鸟
孵化时间/天 12~15 14 17~19 20~22 28~32 34~38 45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8分)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第24题)
(1) 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差异很大,称这种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2)D、E显示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属于________生殖,F图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紧密结合。
答案
一、1.A 2.D 3.B 4.C 5.A 6.B
7.C 点拨:燕子产的卵有受精的,也有未受精的。
8.B 9.A
10.C 点拨:图中彩叶豆梨为①接穗,杜梨作为②砧木,A错误。嫁接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②砧木为①接穗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水和无机盐,C正确。①是接穗,②是砧木,①以后所结果实特性由①接穗决定,D错误。
11.C 点拨: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
12.B 13.D 14.B
15.B 点拨: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位于卵黄表面的中央位置,是判断卵是否受精的依据。
16.D 17.C
18.B 点拨:①嫁接、②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19.B 20.B
二、21.(1)雄蕊;花粉 (2)有性;无性
(3)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的优良特性 (4)接穗;形成层
22.(1)蛹;幼虫 (2)不正确;因为春蚕没有死,而是变成了蛹
(3)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4)遗传物质
点拨:题图中A为成虫,B为受精卵,C为幼虫,D为蛹。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五六天就蜕一次皮,一般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在茧内不吃不动,但并没有死,经过十多天后羽化成蛾。蚕的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当蚕逐渐长大时,就会出现蜕皮现象。家蚕的“作茧自缚”是蚕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23.(1)筑巢 (2)④;胚盘;③;卵黄;⑤;卵白;⑥;气室;鸡卵必须是受精的卵;适宜的温度(合理即可)
(3)一般来说,鸟卵体积越小,孵化期越短,鸟卵体积越大,孵化期越长
24.(1)受精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
(2)卵生;胎生 (3)无性;形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