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以下场景中可以用“多云”描述的是( )。
A. B. C.
2.如图,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水位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3.某一天正好刮东北风,小明手拿自制的风车,为了使风车转动得更快,小明最好将风车朝(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4.用湿布擦完黑板,水不见了。是由于水( )了。
A.蒸发 B.凝结
5.我们测量气温要选( )的地方。
A.阳光直射处 B.阴凉通风处 C.随处都可以
6.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是( )。
A.可以滚动 B.可以流动 C.有一定体积
7.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的食盐。
A.20克 B.36克 C.100克
8.袋子中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袋子就会( )。
A.上升 B.下降 C.熔化
9.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 )学科的奠基人。
A.数学 B.物理 C.气象学和地理学
10.常温下,水是一种(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
1.纤细的( )状云是卷。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 )空才能组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 )组成的。
2.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用( )和( )进行对比。
3.火柴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可以支持( )。
4.把面粉、食盐、沙子和红糖放入水中,能溶于水的是( )、( ),不能溶于水的是( )、( )。这四种物质放入水中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的是( )、( )。
5.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 )(填“有”或“没有”)质量。
6.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7.12月的海南天气一般还很( )
8.水蒸发的形式有( )、( )、(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
2.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和湿度仪的木箱。( )
3.固态的水需要先化为液体的水,才能变成气态的水。( )
4.东南风是往西北方向吹去的风。( )
5.气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水温和体温。( )
6.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
7.天气预报说空气质量为“优”通常指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低。( )
8.风力一般分为13个等级,级数越高风就越大。 ( )
9.空气是会流动的,是无色无味的。( )
10.空气和石头有着相同的特点,都能占据空间,都会流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将空气的特性与生活中的作用连接起来
压缩空气 乌鸦喝水的故事
空气占据空间 孔明灯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篮球
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1.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1)实验中选择水量为50毫升的是第( )、( )、( )组;选择水量为100毫升的是( )、( )、( )组。
(2)上面第( )组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的情况下,25毫升的水中能溶解( )克食盐,25克毫升的水中能够溶解( )克小苏打。
2.如图所示,优优回家后用水、透明玻璃杯和乒乓球研究空气的性质。
1.优优将透明玻璃杯盖住浮在水面的乒乓球,竖直地倒扣到容器底部,请将她观察到的现象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来,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2.在观察到(1)的现象之后,优优又将玻璃杯稍微倾斜了一点,此时,她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将她观察到的现象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来,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3.下列现象中涉及的空气性质与优优所做的实验涉及的性质相同的是( )。
A.热气球升空 B.教室里充满空气 C.风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6.C
7.B
8.A
9.C
10.B
二.填空题
1.羽;高;冰晶
2.水;空气
3.燃烧
4.食盐;红糖;面粉;沙子;面粉;沙子
5.有
6.大气层
7.炎热
8.吹干头发;晒干衣服;晒盐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综合题
1.1;4;5;2;3;6;4;水量不准,加入食盐的量不准等;9;2 或3
2.1.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空气又可以被压缩,所以水只能流进来一点点
2.空气从杯子中排出来,水进入玻璃杯,水面上升,乒乓球随着水面上升
3.B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