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三章巩固强化复习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健康地生活
点击链接跳转
1 安全用药 (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对比
项目 处方药 非处方药
标志 Rx OTC
概念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疾病
类型 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 小伤小病
举例 阿莫西林、头孢氨苄 板蓝根、感冒冲剂
(2)特别说明
处方药的毒性和副作用相比非处方药更强,因此,决不可私自服用,也不可私自加大剂量,应该按照医嘱服用。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绝不能乱用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确保用药安全。
典例1 【中考 广东】“海淘”药品越来越受关注,安全用药不容忽视。下列相关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药品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B.“海淘”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C.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就医
D.病情加重时可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点拨】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安全用药要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加大药物用量。
【答案】D
2 急救
(1)紧急呼救
当遇到有人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而有生命危险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要说明自己的姓名、地址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的症状等,有时还要提供行车路线。
(2)心肺复苏
①当遇到由于意外事故而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②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3)出血和止血
血管
种类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图示
动脉
血管 鲜红色 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用手指或止血带在伤口近心端压迫止血
静脉
血管 暗红色 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用手指或止血带在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
血管
种类 血液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图示
血毛细管 红色 从伤口渗出 自行凝固止血或消毒后贴创可贴
典例2 【中考 青岛】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点拨】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流到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防止血液流到心脏,再由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动脉大出血,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
【答案】D
3 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不良的生活方式 对人体危害 正确的做法
吸烟 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不吸烟
酗酒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等 不喝酒
吸毒 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拒绝毒品
典例3 【中考 龙岩】下列关于吸烟、酗酒和吸毒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致癌
B.酗酒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不会损害肝脏
C.吸毒极易成瘾,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D.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
【点拨】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会造成胃、肠、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答案】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D
C
B
A
B
11
(1)非处方
(2)2022年2月14日
(3)生产日期;有效期;用法用量
(4)B
1.【中考 昆明】当遇到有人因触电而心跳、呼吸骤停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关闭电源,确保安全
B.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C.置之不理,勿忙离开
D.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C
2.【中考 青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一旦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应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止血
D.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答案】B
3.【中考 常州】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家庭药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药箱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
B.药箱只能放外用药和内服药
C.用抗生素不会有耐药性
D.用药前要注意查看保质期
【点拨】家庭药箱中,配备的药物和器具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等原则,而不必面面俱到,A错误。家庭药箱主要存放常用的医用器具、外用药和内服药,B错误。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性,C错误。用药前要注意查看保质期,过期的药品不可使用,D正确。
【答案】D
4.【中考 苏州】下列有关急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动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
B.当有人昏迷时,应用力摇晃唤醒昏迷者
C.发现煤气泄漏时,需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处
D.常用的止血法有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A
5.【中考 巴中】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①远离地沟油,少吃地摊上的食品
②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
④坚持体育锻炼,多到江河中游泳
⑤多吸烟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C
6.【创新题】【中考 云南】第33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答案】D
7.【中考 杭州】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遗传病
D.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罂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答案】C
8.【中考 陕西】为研究酗酒对生物的危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B.此实验的变量是水蚤的数量,清水组是对照组
C.随着酒精溶液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
D.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B
9.【中考 云南】下列对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冒时到药店购买最贵的抗生素
B.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拨打“120”急救电话,要说清楚地址、姓名和症状
D.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A
10.【中考 海南】从健康生活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烧烤类的食物味道鲜美,可以经常食用
B.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C.抢救动脉出血的伤员时,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D.处方药可以自行诊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B
11.【中考 新疆】如图是某同学外出旅游时,所携带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说明书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________药。
(2)你认为此药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之前使用。
非处方
2022年2月14日
(3)你在购买此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的内容有药品名称、功能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是外出旅游,下列哪项不是家庭小药箱必备的常用药?________
A.碘伏 B.螺旋藻
C.创可贴 D.感冒冲剂
生产日期
有效期
用法用量
B(共44张PPT)
第一章巩固强化复习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和免疫
点击链接跳转
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举例
控制传染源 为传染病病人治病;隔离病人;杀死、焚烧、深埋患病的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打扫卫生;为环境喷洒消毒液;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海关检疫;消灭媒介生物(蚊、蝇等)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不让易感者接触传染病病人;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让易感者去传染病流行地区
典例1 【中考 菏泽】“珍惜生命,远离酒驾”,据前些年统计,每年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驾有关。最近两年,我国的酒驾行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测试酒驾的酒精测试仪的吹嘴是一次性的,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点拨】酒精测试仪的吹嘴是一次性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病通过酒精测试仪的吹嘴而进行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2 人体的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 组成 作用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阻挡和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及衰老的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和抗原结合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特异性免疫
典例2 【中考 连云港】如图1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点拨】读图指导:甲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所以甲表示的是非特异性免疫;乙包括第三道防线,所以乙是特异性免疫;丙是第二道防线的组成成分,应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丁是第三道防线的组成成分,应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B
3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名称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时间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形成
因素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与遗传因素无关;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才具有
特点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组成 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包括的
防线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举例 唾液中的溶菌酶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典例3 【中考 湖州】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点拨】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而皮肤、鼻黏膜和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D
C
C
C
C
D
11
12
13
C
B
C
14
C
15
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6
17
18
19
B
D
C
见习题
1.【中考 铁岭】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中耳炎 ②发病期的肝炎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D
2.【中考 聊城改编】夏季吃瓜果降暑时要清洗干净,以免病从口入。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哈密瓜而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
B.患病的人是传染源
C.照顾患者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D.痢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感相似
D
3.【中考 铁岭】关于新冠病毒型肺炎的预防,下列做法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 )
A.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B.支援疫情重灾区的医生注射胸腺肽——保护易感人群
C.外出需要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D.建议群众不聚集,减少外出——切断传播途径
C
4.【模拟 洛阳】下列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 )
A.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B.计划免疫可预防所有传染病
C.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
D.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
D
5.【中考 达州】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落实患病学生的休学治疗,校园环境的消毒杀菌等防控措施。下列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征,危害极大
B.引起人们患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C.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D.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要求患病学生休学治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点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要求患病学生休学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D
6.【中考 十堰】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与细菌、真菌不同的是HIV没有细胞结构
C.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
D.虽然艾滋病人的血液中有HIV,但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C
7.【中考 临沂】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观点中支持消灭天花病毒的是( )
A.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B.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答案】C
8.【中考·鄂尔多斯改编】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B.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C.抗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答案】C
9.【中考 新疆】外出用餐时使用自带的餐具,可以有效避免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该项措施属于( )
A.消灭病毒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C
10.【中考 齐齐哈尔】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
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
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D
11.【中考 黑龙江】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教室内经常通风
B.班级定期消毒
C.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对患病同学进行隔离治疗
C
12.【创新题】【中考 青岛】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该病相应抗体,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③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
【点拨】甲表示健康人,属于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A正确;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属于易感人群,B错误;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人群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C正确;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③表示患病的痊愈过程,D正确。
【答案】B
13.【中考 乐山】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
C
14.【中考 黑龙江】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C
15.【中考 威海】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④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B
16.【中考 辽宁改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B.给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C.给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等三种疾病
D.给儿童注射脊灰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B
17.【中考 天门】下列有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B.消灭钉螺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是控制该病流行的主要方法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可预防侏儒症和夜盲症
D
18.【中考 张家界】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假疫苗案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下列有关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C.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C
19.【创新题】【中考 福建】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由资料①可知,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由________和遗传物质组成。
(2)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资料③中的各项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④中,通过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____________的核酸(遗传物质)来筛查感染者。这项技术应用了资料________(填序号)提及的成果。
蛋白质
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
②
(4)接种新冠疫苗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保护易感人群,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种的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机体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