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8 14:40:09

文档简介

昌平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Mn 55 Cu 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下列有关“双奥之城——北京”在奥运会系列设计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立方”采用的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属于有机材料 B.“鸟巢”的主体框架为钢结构,钢属于金属材料 C.“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氢气为还原性气体 D.冰壶场馆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仪监测温度,光纤主要成分是硅
2.据报道,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可能存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导致温室效应,它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是:
B.和互为同位素
C.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D.分子呈直线形
3.利用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表相关知识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B.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酸性:
D.电负性:
4.以下关于的制备、干燥、收集、吸收(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氯气的同时,可能转化为
B.a中加入饱和食盐水,b中加入浓硫酸
C.用溶液吸收时,体现氧化性,体现还原性
D.每消耗8.7克,生成氯气
5.下列反应中出现的颜色变化不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是( )
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B.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粉,溶液蓝色消失
C.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空气中加热,白色变为淡黄色
6.吲吲哚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吲哚生物碱中间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C.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D.分子中含有酰胺基
7.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
B.溶液中滴加过量稀氨水: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8.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的性质。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入前,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B.通入后,①中溶液颜色褪去的原因:具有漂白性
C.通入前,②中溶液显蓝色的原因: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D.通入后,②中溶液颜色褪去的原因:
9.下列对物质性质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性质 解释
A 热稳定性: 中存在氢键
B 熔点:晶体硅<碳化硅 碳化硅中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C 酸性: 电负性:
D 熔点: 键较强
10.(可看作)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发生反应: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与反应生成新盐
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
11.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控制开关,可得到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时,阳极反应物为
B.连接时,可制备
C.连接时,阳极发生反应:
D.连接时,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电极3的质量增加
12.已知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相关数据
A.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B.溶液中存在的所有微粒有:
C.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能产生气体
D.向石灰水悬浊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可能变澄清
13.共价有机框架()是一类具有平面、多孔网状结构的材料,其在催化、能量储存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一种材料的合成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
己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C.合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D.乙二醛也可与合成材料
14.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操作
现象 无沉淀及气体产生 有沉淀及气体产生 现象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发生了反应
B.实验2中促进了的电离平衡
C.实验3中现象a可能是:有沉淀及气体产生
D.推测:可用溶液鉴别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15.(13分)(Ⅱ)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呈现出多样化的性质和用途。
(1)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析出晶体。
①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Ⅱ)配合物A和B可发生配位构型的转变,该转变可带来颜色的变化,因此可用作热致变色材料,在温度传感器、变色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①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②A中氨原子与其它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氢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
③已知:当(Ⅱ)配合物A和B配位构型由八面体转变为四方平面时,吸收光谱蓝移,配合物颜色紫色变为橙色。
想将配合物的颜色由紫色调整为橙色,需要进行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__。
(3)已知:①
物质 颜色
黄色
蓝色
②蓝色溶液与黄色溶液混合为绿色溶液
在溶液中加入浓溶液,颜色从蓝色变为绿色,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
(4)和是铜常见的两种氯化物,如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的晶胞。已知晶胞的边长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已知:)
16.(8分)利用氢氧化钡沉淀-碘量法对锰酸钾和高锰酸钾共存时的离子浓度进行分别测定,方法如下。
已知:①,易溶于水

③溶液中较高时,易被空气氧化
④该条件下,和的还原产物都是
Ⅰ.取和共存液于烧杯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灰绿色沉淀,过滤。
Ⅱ.取Ⅰ中的滤液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和浓硫酸,此时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盖上盖子后至黑暗处放置5分钟。
Ⅲ.用溶液滴定,待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
Ⅳ.另取一份相同共存液于碘量瓶中,重复Ⅱ、Ⅲ操作,记录消耗溶液。
(1)Ⅰ中灰绿色沉淀是__________,同时生成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Ⅲ中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
(4)Ⅱ中加入浓硫酸要适量,防止溶液中较高发生副反应: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该溶液中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17.(13分)他非诺喹是一种抗疟疾新药。其中间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已省略)
已知:


(1)A可以与溶液反应放出,A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
(2)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X是D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①能与足量银氨溶液生成
②X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1∶1∶3
(5)由J生成K可以看作三步反应,如图所示。
P中有两个六元环结构。Q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一种由G制备H的电化学方法:在和混合水溶液中加入G,通电。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7)具有水果香味,在化妆品行业有一定用途。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补全剩余片段。(其余所需材料任选):
已知:
合成路线:
18.(12分)我国出口球状氯化镁融雪剂时,对产品色度(白度)要求很高,因此研究脱色及显色离子的去除有现实意义。以水氯镁石为原料生产符合白度要求的融雪剂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水氯镁石的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有色有机物、可溶性等杂质离子及少量不溶物。
物质
I.去除泥沙及脱除有机物颜色
水氯镁石饱和溶液脱色后的饱和溶液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部分有机物可与反应脱氢,在该反应中,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
(4)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后,随温度升高,脱色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Ⅱ.去除显色离子
向脱色处理后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水反应30分钟,再将溶液升温至保持30分钟,恢复至室温,最后加入适量的溶液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得到氯化镁精制溶液。
(5)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
①将横线补充完整__________。
②将生成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
(6)将溶液升温至的目的是__________。
Ⅲ.制备产品
氯化镁精制溶液球状氯化镁融雪剂
(7)操作2是__________。
19.(12分)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现鲜草绿色,小组同学探究其成因。
(1)铜片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初步实验】
甲同学提出猜想:仅仅是因为气体溶解后,溶液颜色和气体颜色叠加形成鲜草绿色,进行实验1-1及1-2予以验证。
实验1-1:取反应后混合液于一支试管内,按一定的气体流速将和混合气体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实验1-2:取反应后混合液于另一支试管内,按与实验1-1中相同的气体流速将空气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2)乙同学根据以上2个实验现象证明甲同学猜想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
【深入研究】
分别向四支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后,同时插入铜丝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浓硝酸/ 蒸馏水/滴 /滴 尿素溶液/滴 现象
2-1 1 0 0 0 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2 1 3 0 0 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3 1 0 3 0 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2-4 1 0 0 3 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已知:①尿素的化学式为,其中C的化合价为价
②该条件下,浓硝酸与尿素溶液不反应
③金属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有生成,可大大加快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速率。其原理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补全上述原理的第二步反应:__________。
(4)因为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实验2-4中反应速率较慢。
上述实验可以说明反应过程中的对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丙同学设计实验3,能证明反应混合液的鲜草绿色也与也有关。
(5)实验3:向一支试管内加入5滴稀,加入溶液振荡后再滴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
(6)实验2-3和实验2-4分别证明了具有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这与其核心元素化合价密切相关。
(7)解释实验1-1和1-2的现象差异__________。昌平区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
说明: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原题所规定的
分数。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2
3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8分)》
15.(13分)
(1)①Cu2++2NH2·H,0=Cu(0H)2↓+2NH,
②[Cu(NH)4]S0,—[Cu(NH3)4]2++S0,2
(2)①3d
②共价键、配位键,共价键、氢键
③降温
(3)反应[Cu(H,0)a]2++4Cl=[Cu(C1),]2-+4H20中加入MgCL2溶液,
c(Cl)增大,平衡向右移动,[Cu(Cl),]2-的浓度增大,黄色与绿色叠加使溶
液显绿色
(4)CuCl。(398×100)/(V4×a3)
16.(8分)
(1)BaMnO.,KOH
(2)2Mn04°+10I-+16H+=5L2+2Mm2++8H,0
(3)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
(4)4I+02+4H+=2L2+2H,0
(5)(c,V2-c,,)/80
17.(13分)
(1)羧基(一C00H)
(2)取代反应
(3)
2 CH3-C-0C2Hs
i.CH2-C-CH2-C-OCHs
CH3-CH-0-CH-CH3
(4)
CHO CHO
H;CO
(5)
(6)
H:CO
-N02+6+6e+lC0
NH2+2H20
(7)
COOC2Hs
KMnO4/H-
COOH C2HsOH
COOCHs i.C2HsONa
0
COO1浓H2S0a/△
COOC2Hs ii.CH:COOH
18.(12分)
(1)溶解、过滤
(2)吸附有色物质
(3)氧化性
(4)H,02受热分解
(5)①PHbS、CuS
②Mn2++H,02+2NH,·H,0=Mn0(0H)2↓+2NH4+H,0
(6)使过量的H,02分解,以免氧化(NH)2S溶液
(7)在HC气氛中蒸干溶液
19.(12分)
(1)Cu+4HN0,=Cu(N03)2+2N02↑+2H,0/Cu+4H++2N0,=Cu2++
2N02↑+2H,0
(2)相同气体流速下,溶液变为蓝色所用时间不同
(3)Cu+2H+2HN02=C2++2N0↑+2H20
(4)1C0(NH2)2+2HN02—2N2↑+C02↑+3H,0
(5)溶液变为鲜草绿色
(6)还原、氧化
(7)1-2中,空气中的氧气将产生的HNO,氧化,因此鲜草绿色较快消失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