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体系: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9课
第10课
第12课
18世纪
19世纪中后期
20世纪初
拉丁美洲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亚洲、非洲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PART 01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殖民地示意图(18世纪晚期)
圣多明各:
西班牙第一个
永久性殖民地
主要殖民国家及范围 殖民方式
西班牙:
中、南美洲 、部分北美洲;
葡萄牙:
巴西
西、葡在殖民地上实行专制统治。西班牙国王曾宣称,拉丁美洲殖民地是他的私有财产 ……国王把殖民地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由他委派总督直接统治……葡萄牙在巴西设立一个总督区,由国王任命的总督实行统治。殖民地各城市一般都设有市参议会,其成员由总督指派,或由当地大地主中选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
由于距离太远,往返动辄经年,王室对总督是鞭长莫及,干涉很不容易。所谓监督,牵制和巡视一类的措施,往往流于形式。王室派出的这类人员,为自身利害计,常与总督相互勾结,或者受总督的收买和控制,形成官官相护的局面。因而总督不啻天高皇帝远的海外天子,可以为所欲为。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罪恶的三角贸易
欧洲:占领美洲殖民地,掠夺金矿、银矿,屠杀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
掠夺非洲黑人奴隶,充实美洲种植园劳动力。
欧洲将工业制成品倾销至非洲和美洲
记住图片,用语言表述
细菌和传染病是征服者最有效的帮凶。欧洲人带来了如《圣经》上所描述的疾病:天花、破伤风、各种肺部和肠道疾病......印第安人像苍蝇一样成群死去,他们的肌体对新的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即便是幸存者也变得非常虚弱无用。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王玫等译:《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8页。
《西班牙人的到来》壁画,作者: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1929-1935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国民宫中央回廊藏。
思考:
右上的画面中含有几种活动?
巴巴多斯岛的甘蔗种植园
西班牙竟然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
作业场面(绘画作品)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问题: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巨大损失
加剧贫困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70页学思之窗:
巨额财富
——价格革命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PART 02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2)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
地区 殖民国家 殖民概况
南亚 英
东南亚 荷、英 法、美
西亚 英、法、俄
东亚 欧美列强 日本
①经济掠夺: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控制: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①荷兰:侵略印度尼西亚,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②英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大部分
③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印度支那地区)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美西战争:1898)
①英、法、俄:瓜分奥斯曼帝国
②英、俄:控制瓜分伊朗
①列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
对亚洲殖民的特点:
1.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
2.400年中参与殖民亚洲的国家更多;
3.殖民化的时间更长;
4.殖民者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更激烈。
PART 03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局限在沿海地区,占领西非、中非和南非重要的港口和城镇,开展奴隶贸易。
对欧洲人来说,几个世纪以来,非洲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奴隶,而这些奴隶在沿海港口便可获得,无须深入内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放弃了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概况: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
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
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
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
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布鲁塞尔主持召开了国际地理会议,成立了国际非洲协会,揭开了强占非洲内陆的序幕。随后他派美籍英国人斯坦利继续在刚果河流域进行殖民扩张活动。在1879年以后的五年里,斯坦利与刚果河南岸的部落酋长们签署了450多个“条约”,建立了22个商站,诱使这些酋长们把至少9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移交给了“国际刚果协会”。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
(1)目的:解决列强之间抢夺殖民地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2)内容: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规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3)影响:大大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到19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
第三十四条: 今后占据目前在其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裉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
——《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表现:
(1)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3)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PART 04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5世纪初 18世纪 19世纪 19世纪末20世初
新航路 开辟
工业革命
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欧洲殖民统治下
亚非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西班牙
葡萄牙
早期殖民
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
影响
(1)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满足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需要。
(2)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4)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激起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巩固练习
1.西方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他们掠夺财富的方式不包括( )
A.推行农奴制 B.发展种植园经济
C.开采金银矿 D.大规模贩卖印第安人为奴
D
解析:西方殖民者主要贩卖非洲黑人为奴,而不是印第安人,故D项符合题意;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总督的主要职责是( )
A.负责殖民地的司法裁决 B.代表国王直接管理殖民地
C.负责殖民地的军事保障 D.负责殖民地的行政管理
B
巩固练习
3.“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矿,发展种植园经济,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故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
巩固练习
4.截至16世纪末,糖不再是限制供应的一种“药物”,而已成为一种“食物”。从1570年起的一个世纪以来,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经过一个世纪的增长和繁荣后,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据此可知,巴西( )
A.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 B.国家独立推动经济发展
C.严重依赖于殖民地市场 D.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
解析:根据材料“巴西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在17世纪80年代,因荷兰市场竞争而导致的巴西食糖业危机在葡萄牙甚至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可知,巴西食糖生产和出口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危机甚至引发了其宗主国葡萄牙的一场经济危机,这说明巴西单一经济模式存在隐患,A项正确;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独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巴西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且巴西当时是葡萄牙殖民地,排除C项;巴西食糖业在葡萄牙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不能说明巴西对葡萄牙经济形成制约,排除D项。故选:A。
A
巩固练习
5.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欧式军队,引入了西式教育,还废除了一些如杀婴、殉葬等陋习。印度引以为傲的棉纺织业也被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不复存在,村社逐渐崩溃。由此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
A.促使印度成为文明独立的国家 B.有利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印度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帮助印度人民摆脱了贫困和压迫
C
巩固练习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欧式军队,引入了西式教育,还废除了一些如杀婴、殉葬等陋习。印度引以为傲的棉纺织业也被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不复存在,村社逐渐崩溃”并结合可知,英国工业品使得印度传统棉纺织业等被摧毁,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使印度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项正确;“独立的国家”表述错误,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A项;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利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英国的殖民统治剥削了印度人民的利益,使他们遭受苦难,排除D项。故选:C。
6.17—19世纪,列强对亚洲进行侵略的方式包括( )
①进行直接殖民统治
②扶植当地的势力间接统治
③武力侵略割占领土
④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巩固练习
7.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成立东印度公司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美国政府的移民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巩固练习
解析:由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压榨以及屠杀,使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因此殖民者从欧洲带着廉价手工制品等出发,到非洲携获或换取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在地图上呈现为三角形,所以称之为“三角贸易”,故选B。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知( )
A.非洲殖民地化的加深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 D.非洲近代化开始起步
A
巩固练习
解析:考查西方列强侵略非洲。材料出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罪恶的黑奴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侵略,包括对非洲地区的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在欧洲列强的大力扶持下,到20世纪初,非洲各地已形成以生产、出口单一经济作物为特征的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的雏形,为满足掠夺非洲经济作物产品和矿产品原料,以及征服非洲、维护殖民统治的需要,为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投资修路,从而使非洲牢牢地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这也表明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从全球范围而言的,材料仅仅提供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到1885年,欧洲各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实际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陆的30%不到。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最后十几年和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交通通讯工具取得了巨大突破 B.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欧美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
C
巩固练习
解析:根据“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最后十几年和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C项正确;A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D项;世界殖民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排除B项。故选C项。
巩固练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克思所说的“公社的原则”。
答:(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加紧侵略;获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推动;
材料一 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工业化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经济扩张,资本输出以及从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殖民地的总面积达到7490万平方公里,即占到世界领土的50.3%。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工业化进行”可分析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经济扩张,资本输出以”可分析得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加紧侵略;根据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获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推动。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首先,在亚洲的东部,中国、越南、朝鲜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扩展到中东、北非。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非洲,到20世纪80年代初,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拉丁美洲战后民族运动也在深入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王晓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变化及影响。
答:(2)变化:逐渐走向崩溃。
影响:结束了殖民者的殖民统治;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助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解析:(2)变化:根据材料“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可分析得出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影响:根据材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可分析得出结束了殖民者的殖民统治;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奠定基础;据材料“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可分析得出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根据材料“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么多独立国家的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助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