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压强
教材、教辅介绍
教材名称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 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教辅名称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 别
教师教学用书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基础:(1)知道压力及其方向 (2)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社会参与:(1)能利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来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2)让学生知道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 。
3.自主发展:学完本节知识后,自主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和同步练习册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本章内容的重点,是为学习液体压强做好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实验操作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提前预习的习惯。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原有知识基础: 在第七章的第二节弹力中讲到了压力,因为压力是属于常见的弹力
2.能力基础: 学生经常使用小组合作、交流评估、有新课改学习理念。
3.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压力和力的作用效果,还有会画力的示意图,因而在本节知识中老师稍加引导就能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
4.学习动机分析: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学习风格分析: 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压强知识,对压强的物理意义学生有必要掌握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压强的定 义以及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利用实验让学生自行总结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利用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利用公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用视频给学生进行观看,从而理解实验和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 多媒体、PPT课件、小桌、海绵、砝码、铅笔、气球
2.辅助教学资料: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视频
四、“六个一”策略设计
“六个一”之一:有一个吸引学生的新课引入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供一支铅笔和一个气球,让学生来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出本节内容的课题。 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进行实验的操作,用两手指压铅笔,然后说出压的效果,同样再压吹涨的气球,看看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六个一”之二:有一个微课或小视频的使用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在课件中插入下载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视频,点击播放给学生看。 学生认真观看后,分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知道此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
“六个一”之三:有一次真正的小组讨论或交流发言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把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把自己小组所设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写出来。 培养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严谨性。
“六个一”之四:有一份学生思维导图手绘笔记或完成一份导学案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上课之前叫学生准备好一张空白的纸,当把本节知识学习完后,让学生自画一份思维导图。 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引导,根据自己的美术特长,画一课小树、一只小鸭、小狗、小猫等都行,然后教师巡视,选出画的好的来进行表扬,并发放小奖品。 培养学生学会总结知识的方法和对知识点的记忆。
“六个一”之五:有一个精美的板书设计或教师的思维导图板书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在教学的过程中,边教学边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 学生作笔记时跟着老师画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笔记。 培养学生用新的方式进行笔记,便于记忆。
附板书设计:
“六个一”之六:有一个课程即将结束时你学到了什么的学生交流总结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在教学结束后,用一张PPT展示你学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来进行作答。 教师引导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忆把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出来。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教师利用学生游戏和体验,然后观看PPT播放的图片,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图片中情景中呈现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本节内容的学习
压力的概念 通过实物投影仪给出图片,提出问题:压路机对路面,运动员对跳板、图钉对墙壁有没有力的作用?提出问题:这些力作用点和方向各如何,怎样用共性语言来描述它们?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 亲自动手体验、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在课本上做好适当的笔记。 通过观察、探究与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海绵、压力小桌、钩码分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找一小组的代表展示实验过程及归纳实验结论,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1、积极思考、讨论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体验、积极猜想、主动参与实验、认真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
压强概念的建立 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1,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 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 1、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得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简单方法—— 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来表示。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并在书上做好适当的笔记。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提出问题:“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讨论人们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 利用压强公式得出答案。 在发言过程中体会怎样将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图
(
组织教学
) (
通过学生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
学生观看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演示实验
) (
学生设计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
) (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 (
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
)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反思体会评价
) (
课外作业
) (
结束
)
七、即时训练
检查 目标 检测题的内容
例1: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例2: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八、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题、3题、4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试验、选择仪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分析“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 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是学生的难点,改变面积时,容易忽略压力相同。 2、计算时,受力面积往往出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多举实例加强对受力面积或接触面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