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大气压强
教材来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三节 课时安排 1 课 时
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是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延伸,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更是力的分析、力的平衡的又一次实战训练。 通过本节课,为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大气压及大气压的测量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值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小组探究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转换法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知大气压的存在,应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 认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与讨论相结合、自主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教具和媒体 矿泉水瓶 、水 、空易拉罐、酒精灯、面团、鸡蛋、广口瓶、吸盘、胶头滴管、吸管、注射器等,多媒体课件。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和学生比赛吹气球,松开后老师的气球和学生的气球做对比。 老师给学生展示自制的吸洒自如的喷水壶 导入新课——大气压强 学生参与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利用实验手段设疑激趣,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旺盛的求知欲,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需。
实验探究 说明大气 压的存在 教师演示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器材:空瓶、煮熟的鸡蛋、热水 步骤: 1、往瓶中倒入热水,使瓶子受热后将热水倒掉 2、把鸡蛋迅速放在瓶口 现象: 鸡蛋被“吸”了进去。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大气压的作用 教师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分组实验器材: 1、注射器、吸管、烧杯、水 2、杯子、烧杯、水、纸片 3、量筒、蜡烛、水槽、水 4、饮料瓶、烧杯、热水 5、大小试管、水槽、水 6、两个吸盘,长试管、烧杯、水 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予以指导和规范,采用了开放式的实验,鼓励学生模仿老师设计实验的思路和解释的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分析、交流各自实验中是如何显现大气压存在的,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总结 结论 大气压强真实的存在,而且是指向各个方向。 提升 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吗? 吸饮料、吸药液、吸墨水、吸盘、拔火罐…… 学生观察现象并跟着老师的引导认识到:赶出瓶内的部分热水,把瓶子内的空气加热,瓶内的气体膨胀部分空气被排出,出现瓶内外的压强差,鸡蛋被瓶外的气压压入瓶中。 小组整合这种让大气压现原形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吞蛋的原因——是大气压的力量把鸡蛋压倒瓶里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亲自设计实验显示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大气压的作用,同时体验、借鉴其他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互相交流互相激发。 学生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大气压 1、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通过引导给学生渗透思想:要想让大气压现原形,就得想办法让空气被抽走,挤出、排出。 3、物理方法的渗透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增加直观性,通过力的分析,体会力的不平衡,为下边的学生探究实验做好铺垫,使学生实验能够有的放矢,便于其筹划实验方案。 1、老师给学生创造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施的机会,开阔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在深入的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既可以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对于力的平衡的理解更加深刻,为体会生活中的大气压的打好基础。 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的热情。
大气压强的测量 教师演示实验 ——易拉罐变扁了 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的威力 提出问题:大气压有多大?如何准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呢? 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整体思路:引导学生回忆覆杯实验,大气压托起杯子中的水,并及时提出问题:它到底能托起多高的水柱呢? 教师播放视频 ——大气压顶起水柱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视频演示,ppt分析力的关系,渗透转换法,把大气压的测量成功的转换成测量水柱产生的压强。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 引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先办法解决问题——怎么降低高度。 教师播放视频 ——“托里拆利”实验 提出问题:一开始水银柱为什么会下降?水银柱下降到一定高度为什么停止下降?玻璃管中水银柱上方是什么? 认识气压计 教师展示自制气压计 引导学生分析原理 播放带着自制气压计上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液面的变化,体会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观察感受大气压的威力。 在老师的引领下体会大气压能够顶起水柱,思维顺理成章的开始关注大气压强的大小 学生观看视频后,体会大气压强和液柱产生的压强的平衡关系:P大气压=ρ水gh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根据公式P大气压=ρ水gh分析交流,解决实验弊端——要想减小高度,只有换用密度大的液体来完成实验。 学生观看视频后并回答实验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 利用P=ρgh计算76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结论:P=1.013×105 Pa 通过计算,学生记住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 观看视频体会到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有实验的铺垫,给学生视觉及认识的震撼,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论的铺垫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提升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水柱太高的问题,这种思维递进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开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机会 1、通过观察分析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学会用转换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充分理解“以液测压”的思想。 3、学生对于力的平衡的认识更加开阔。 用事实说话,通过自己录制的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掌握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在 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高原地区的大气压以及人们是怎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引导学生体会人类的智慧和高原地区工作中人们的艰苦。 板书: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教师总结: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抽水机就是其中之一。 教师揭秘吸洒自如的喷水壶,展示水瓶的构造,引导学生思考水瓶能够自如控制水喷洒的原因。 学生自学课本并体会高原地区在低气压下人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进一步体会大气压的存在及作用 自学部分也是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升华,提升到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呼应开篇引课,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体会一种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堂小结 教师布置任务: 同学们讨论这节课的收获 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团结协作完成。 复习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 气 压 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三、大气压的应用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教学反思 教师的魔术表演、瓶吞鸡蛋、视频展示等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达到了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又培养了其能力。达到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节课把力的分析、力的平衡作为主线,这也是每节课学生对于力的进一步体验,以及更深刻的理解。 不足之处:本节课中学生用语言表达实验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往往是心里清楚说不出来,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还有待提高。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的充分参与从而使目标完满达成 将分析力的平衡与不平衡这条主线贯穿整节课,这也是整个力学部分的一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