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他,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越,深受孙权信赖。可是吕蒙年青的时候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怎么会后来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呢?他的成长离不开孙权的劝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孙权是如何劝的,吕蒙又是怎么做的?
孙权劝学
S N QU N QU N XU
资料链接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资料链接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资料链接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文学常识
司马光,字 君实,谥号“文正”,追封为温国公。陕州夏县人北宋(朝代)政治 家;史学家。编著有:《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计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5字记忆法:名(名、字、号)、地(国别、家乡)、时(朝代、世纪、时代)、评(评价、称谓)、著(代表作)。
1.编年体:以年月为经,事实为纬。
代表:《春秋》《左传》
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
代表:《国语》《战国策》
3.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
代表:《史记》
史书类别(按体例分)
听录音朗读,把握节奏,扫除生字词障碍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听录音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一读写一写
蒙
当
邪(通假字“耶”)
涉
即
ménɡ
qīnɡ
tú
dānɡ
yé
shè
jí
岂
qǐ
孰
shú
更
ɡēnɡ
卿
涂
文词对应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推托。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使用。
当道,当权。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事务。
古时王侯的自称。
通 “耶”,语气词。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文词对应解释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粗略地阅读。
于是。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只,只是。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译 文
文词对应解释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到,等到
才干和谋略。
吴下:泛指吴地;阿蒙:吕蒙的小名。
经过
不再是。
如今,现在。
文词对应解释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知晓事情。
译 文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 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劝
就
赞
学
吕蒙
鲁肃
1.抢答:
孙权
文章写了哪三个情节?围绕什么中心来写?
内容分析
1.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A.“卿今当途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反问句,有不悦和责备意味,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反问句,言辞恳切,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和好处)
内容分析
2. 劝学的效果如何?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的神情、语言表现吕蒙的才略有很大的长进)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通过鲁肃升堂拜母和与之交友的行为可以看出吕蒙得到鲁肃赏识)
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概括
①孙权:对下属亲近、关心、充满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的人。
②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才干、谋略都大有长进的人。
③鲁肃:喜爱人才尊敬人才的人。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学有所思
方仲永
吕蒙
一介武夫
年长乃学
终成大器
五岁能诗
少年不学
泯然众人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多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