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知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泽、彭”等
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锻炼”等词语。
2. 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 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II
过程与方法
1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 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 凡人情怀,感受他作为一代领袖的超乎常人的伟 人胸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I
3.激发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两个部的内容;从毛主席动 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难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 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 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yj
in
1 .简介“抗美援朝战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 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 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 想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 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 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 “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 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 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 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
子一一毛岸英。
2.简介“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
宿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 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 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 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 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 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 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 上。倘若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 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 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 是保家卫国。
II
3.简介毛主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一1976
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 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 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 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 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 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
毛泽东和毛岸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毛岸英牺 牲后,毛主席对究竟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自 己的祖国安葬,还是安葬在朝鲜做决定的艰 难过程。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本文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 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 耗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 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 人的胸怀。
再读感知,理清每部分内容
再读课文,给课文的两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接到电报
艰难抉择
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
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在句子旁边写下 自己的感受。
接到电报
中南海,毛泽东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 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布下场景,交代地点。
让人隐约感到有大事发生。 引人注意,吸引人读下去。
正面表现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 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
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侧面表现
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
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 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
边。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 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 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毛主席回忆起毛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
及其原因。
从中了解到毛岸英的成长经历。
② 你从中了解到毛岸英什么?感受到什么?
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 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 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 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③ 请把"这次怎么会……”省略的内容补起来?
a.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 b.这次怎么会回不 来了呢? c.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
④从这里的省略号你又感受到什么
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 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主席的无比悲痛。
有感情朗读,从对毛主席的心里活动描写中 感受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震惊和悲痛心情。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从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体 会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悲痛心情。主 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无限的思念中。
神态描写
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 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文第一部分“接到电 报''的学习,让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失去爱 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和阅读有关 资料,对毛主席及其亲人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 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 “接到电 报”部分。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作者对毛主 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述,体会毛主席的内 心世界,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 感和伟人胸怀。
艰难抉择
1.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
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秘书凑
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
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
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
葬在朝鲜。"
毛主席是怎样做选择的
毛主席既矛盾又悲痛的心情。
F
2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 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 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 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1)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毛主 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 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 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能 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至此,一个普普通 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2) 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来表现毛主席 的心情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3) 练习朗读,感受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心情。
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III
II
3.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 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 生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 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 “不是有干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感受到毛主席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可贵 的国际主义精神。
(2) 毛主席做出了什么决定?
毛主席做出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毛 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3) 从毛主席的决定中你感受到什么?
4.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 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 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 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感受到什么
■
心理活动。
(1)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主席的什么?从中
(2)毛主席在"踌躇"什么
毛主席经历着巨大的悲痛。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 不能相见了?
(3)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
神态描写。黯然:经历悲痛后的神情。
3
(4)从毛主席"转向窗外〃 "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毛主席此 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旦 签字,就意味着毛主席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 爱子了,毛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 是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 现出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
5.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 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 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
(2)谁来谈谈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 还。”这两个诗句的理解?引用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引用古人诗句,体现了毛主
席的伟人心志和博大胸襟。
革命烈士既然将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祖
死后又何必一定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
3
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
(3)最后,毛主席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从“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 水打湿的枕巾。”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马革裹尸还"的批示,我们能够想象到那天晩 上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时的矛盾 复杂的心理。我们不由得不说毛主席是一位平 凡的父亲,更是伟大的领袖!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常人 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那么,课文在体现人物 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rw
1. 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 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 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内容总结:本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 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 席得知这个恶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 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2.写法总结:本文写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通
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 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毛 主席的性格特点。
布置作业。
以下任选其一
(1)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毛主席先后
失去了包括毛岸英在内的六位亲人。请你搜集有关 资料,并展示给同学们。
(2)学完了课文,我们对于毛主席这一伟人又产生
了新的认识。办一张关于毛主席的手抄,手抄报围
绕“普通的伟人”组织材料。
(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通过自己的语 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做某一件事
时的踌躇心理。
思维导图
常人情感伟人胸怀
己亥杂诗其一,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毛岸英资料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
2
11月25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 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 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 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
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
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
个弟弟来到上海。
3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 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 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 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 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 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 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 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II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 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
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 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 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 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 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
II
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无可 争议地表明,“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 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4 .毛泽东的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六位亲人
1.1929年,妹妹毛泽建牺牲,时年24岁 毛泽建,1905年10月生,湖南湘潭韶山人,从小 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1921年春,随毛 泽东到长沙,进崇实女子职业学校和长沙自修大 学补习学校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 年秋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 夏,受党指派与丈夫、共产党员陈芬在衡阳开展 农民运动。1927年11月担任中共衡山县委组织和 如运委员。
1928年初,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担
任耒阳县游击队队长。
1928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毛泽建和陈芬先后
被敌人逮捕,敌人杀害了陈芬。不久,毛泽建被 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军救出。面对敌人的猛烈反 扑,为了不拖累同志们,身怀有孕和负伤的毛泽 建坚决要求留在当地隐蔽,产后,不幸再次被 捕。敌人抓到毛泽建后,以她“系毛主席之妹, 马日前后,均负共党要职”,把她从耒阳押到衡 阳,后又押到衡山,使用封官许愿和酷刑拷打,
妄想从这位共产党员、女游击队长身上捞到我党 的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但毛泽建始终坚贞 不屈。她在狱中写下了 “誓死为党”,“毛泽东 是大有希望的,革命一定会胜利”等血书表达自 己对党的赤胆忠诚。
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高呼“打倒蒋介
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 义于湖南衡山县马庙坪,时年24岁。
2.1930
年,夫人兼战
友杨开慧被国
民党反动派杀
害,时年29
岁。
杨开慧1901年生,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
沙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
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30年11月14日
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杨开慧是出身于长沙一家书香门第的闺秀,不
仅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也是一位贤 妻良母,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
一。杨开慧在毛泽东早期情感生活中占有重要 位置,是毛泽东风华正茂时浪漫爱情另一半的
营造者,而她29岁短暂的生命历程,又与我党
波澜起伏的革命斗争历史紧紧相联,她的一生
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践的磨练,毛泽覃很快成长为红军的一名优秀指挥 员。由于卓有战功,曾获一枚二级红星奖章。
3.1935年,胞弟毛泽覃牺牲,时年29岁
毛泽覃,1905年生,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受长兄 毛泽东的影响,1921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 年团,后到常宁县水口山等地从事工人运动。1923 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任遂川县游击大 队党代表。后奉命带队参加接应朱德、陈毅部队与 井冈山部队会师。同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1 团3营党代表,参加了龙源口等战斗。经受战争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坚持游击
战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 长、闽赣军区司令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毛 泽覃率部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风餐露宿 于山谷密林,不断寻找战机,打击敌人。1935年4
月26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
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
英勇牺牲,
时年29岁。
Di
4.1943年,胞弟毛泽民牺牲,时年47岁 毛泽民,1896年4月3日生,湖南湘潭韶山 人。1921年秋,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半 工半读,同时为党筹集管理经费。同年底加入中 国共产党。
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毛泽民化名周彬,与 邓发、陈潭秋等同志在新疆从事统战工作。1942 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 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毛泽民坚贞不屈,视死 如归,
义正词严地回答:“决不脱离党,共产党员有他的 气节。” “我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立场! ” 1943年9 月27日,毛泽民与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敌人秘密杀 害,时年47岁。
5.1946年,侄子毛楚雄牺牲,时年19岁
毛楚雄是毛泽覃的儿子,毛主席的侄子,1927年出 生,毛泽覃牺牲时毛楚雄才8岁。1945年9月,毛楚
雄随359旅北上。他虽年轻,但肯学肯干,积极参
加筹粮和收税等工作。不论挑谷、押船或派粮、筹
款,他样样参加,不怕苦不怕累。
m
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 全面内战,其首要目标是妄图围歼地处鄂东、豫 南的中原解放军。当时,毛楚雄随部队突围。
8月中旬,毛楚雄与几位扮成商人的同志到达文家 庙山村,当夜就借宿在农户人家。不料被当地伪 保长发现。第二天一早,当他们向老乡告辞后刚 出村不远,伪保长就带着一伙手持凶器的保丁追 赶上来,对他们盘问、搜查。伪保长猜测他们中 肯定有共产党,因此硬是逼着他们承认自己身 份。
反动派看毛楚雄最小,想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 毛楚雄沉着回答:“我是个学生,什么都不知 道。”伪保长见问不出个结果,恼羞成怒,穷凶 极恶地对刽子手们下达命令:“杀!给我杀。” 毛楚雄和其他同志圣部修逾毒手。
毛楚雄牺牲那年仅19岁。他是毛泽东家族为 革命牺牲的6位烈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6.1950年,儿子毛岸英牺牲,时年28岁。
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 志愿军,被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 兵”同年11月25日在志愿军总部驻地一一朝鲜 大榆洞牺牲。他是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 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毛岸英,1922年10月
三
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 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 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
事。
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 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 纸,推过人力车。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 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 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 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 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
爱国诗句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