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2 弹力(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2 弹力(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8 19: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 知道什么是弹力;
◆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 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学习目标
做一做
用力分别压直尺、拉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弯折铜丝;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类似于橡皮筋,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弹性:弹性形变:一、弹力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塑性:塑性形变:一、弹力类似橡皮泥,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想一想:
当你在拉长橡皮筋或压缩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一、弹力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一、弹力
一、弹力
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
想一想
一、弹力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
二、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二、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拉环
用前三看:
一看量程:观察测量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二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三看最小分度值,决定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
1)使用前: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一会检查: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二会放:测量时,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施力
三会看: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会读:无需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 哪条刻度线的值
2)使用时:
注意:倒挂测量,会使测量值偏大。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动手拉一下秤钩感受不同大小的力试一试1N 5N 二、弹簧测力计3N ____N
___N
___N
0.4
1
1.4
二、弹簧测力计
读一读
(1)一根头发被拉断时拉力有多大?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练一练二、弹簧测力计(2)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其他弹簧测力计
二、弹簧测力计
托盘秤
弹簧秤
握力计
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
C
0.2N
0~5N
3.4
随堂练习
3、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D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
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
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
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A
一、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2.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产生的力
2.原理:
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
3.构造:
1.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4.使用:
使用前三看,使用时四会
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