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夏天 酒落 一张一张
B.有趣 快乐 竹技
C.圆境 邻居 一突一突
D.角落 掉进 荡来荡去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昙花(yún)芬芳(fēng) B.内外(nèi)联系(xì)
C.花圃(pǔ)组成(zǔ) D.文雅(yǎ)绽开(zhàn)
3.选择正确的答案。
“误”在字典中有以下义项“误人子弟”的“误”应选( )。
A.错误 B.耽误
C.使受损害 D.不是故意地。
4.读课文《花钟》,我会整理句子。
(1)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2)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卡房了。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4)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5)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6)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7)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8)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9)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5.读一读,请你猜一猜这首诗的题目。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6.“冬冬一个人在家时总是疑神疑鬼的。”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 )。
A.画蛇添足 B.杯弓蛇影 C.井底之蛙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标点1处,错别字1个,病句3处)。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8.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
蜷缩﹣﹣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 ,生活中人们用成语“ ”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选一种你熟悉的、喜欢的花,写写它开放的样子。
9.课外阅读。
植物的“悄悄话”
我们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表达的时候,会用到一个词“木讷(nè)”,就是说这个人像树木一样沉默不语。其实,植物一点儿都不木讷,它们会说“悄悄话”。
生长在非洲的金合欢树会用特殊的方式说“悄悄话”。当羚(líng)羊吃第一棵金合欢树时,金合欢叶还是安全食品。但是,叶片被羚羊咀嚼后会释放出乙烯(xī),而它就像被点燃的狼烟一样,会迅速将警报传递出去。接到警报的金合欢树会立刻在叶片中准备好化学武器﹣﹣单宁酸,如果羚羊胆敢继续吃,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危及生命。因此羚羊只能在一个地方少量进食,然后再去警报没有传到的地方寻找金合欢树。
植物不仅会跟同类交流,还会用“外语”呼唤动物救兵。你喜欢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气味吗?实际上,那是小草的“求救”信号。一旦被青虫等动物吃时,小草就会释放出这种气味,告诉喜欢吃青虫的胡蜂:快来享用美食吧!胡蜂顺着这种气味赶来,往往能大饱口福。
植物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1)文中列举了 、 这两种植物来说明植物会说“悄悄话”。
(2)第2自然段中金合欢树的“警报”指的是 。
A.羚羊
B.叶片中的单宁酸
C.狼烟
D.叶片被咀嚼后释放出的乙烯
(3)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 。
A.喜欢小草的青虫
B.喜欢青虫的胡蜂
C.小草释放出的气味
D.刚修剪过的草坪
(4)第3自然段中胡蜂能大饱口福的原因是 。
A.植物会跟同类交流
B.小草发出了“求救”信号
C.胡蜂喜欢吃青虫
D.青虫来吃小草
(5)联系生活,你平时发现了植物身上还有哪些秘密呢?试着:举两个例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0.习作。
题目:一次 的小实验
要求:(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次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题目的横线处可以填上“有趣”“奇妙”等表示实验特点的词语,可以填上“成功”“失败”等表示实验结果的词语,也可以填上“难忘”“愉快”“不可思议”等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夏天 酒落 一张一张
B.有趣 快乐 竹技
C.圆境 邻居 一突一突
D.角落 掉进 荡来荡去
【解答】A.有误,洒落:分散地落下。故“酒落”的“酒”错误。
B.有误,竹枝:竹子的小枝。故“竹技”的“技”错误。
C.有误,圆镜:圆形的镜子。故“圆境”的“境”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昙花(yún)芬芳(fēng) B.内外(nèi)联系(xì)
C.花圃(pǔ)组成(zǔ) D.文雅(yǎ)绽开(zhàn)
【解答】A.有误,“昙花”的“昙”应读“tán”,“芬芳”的“芬”应读“fēn”。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选择正确的答案。
“误”在字典中有以下义项“误人子弟”的“误”应选( )。
A.错误 B.耽误
C.使受损害 D.不是故意地。
【解答】“误人子弟”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误”使受损害。
故选:C。
【点评】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4.读课文《花钟》,我会整理句子。
(1)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2)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卡房了。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4)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5)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6)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7)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8)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9)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5)(8)(2)(4)(6)(7)(1)(9)
【解答】语段按时间顺序写了花儿开放的时间,抓住描写时间的关键词进行排序即可,所以第一句是“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第二句是“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第三句是“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第四句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卡房了”;第五句是“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第六句是“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第七句是“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第八句是“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最后一句是“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故答案为:
(3)(5)(8)(2)(4)(6)(7)(1)(9)
【点评】给句子排序是考查的重点,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读一读,请你猜一猜这首诗的题目。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答】这首诗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故答案为:
蜂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类文学常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6.“冬冬一个人在家时总是疑神疑鬼的。”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 )。
A.画蛇添足 B.杯弓蛇影 C.井底之蛙
【解答】“疑神疑鬼”比喻特别多疑,胡乱猜想。
A.“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B.“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C.“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故选:B。
【点评】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成语的出处是历史典故。小学阶段要注重成语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标点1处,错别字1个,病句3处)。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解答】①盛开:开放。故“胜”错误,应改为“盛”;
②标点符号运用不当。芍药后面的逗号改省略号;
③“波涛”用词不当,应改成“涟漪”;
④“虽然……但……”用词不当,应改成“不仅……而且……”;
⑤“诱人”用词不当,应改为“淡淡”;
⑥缺少成分,应在“一副”前加“真像”。
故答案为: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涟漪,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不仅开得那么热烈,而且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8.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 苏醒
蜷缩﹣﹣ 舒展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 很短 ,生活中人们用成语“ 昙花一现 ”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选一种你熟悉的、喜欢的花,写写它开放的样子。
下午五点,俏丽的紫茉莉慢慢地打开它那娇嫩的花瓣。
【解答】(1)考查了反义词的辨析。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识记。昏迷: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故反义词为“苏醒”。蜷缩:缩成一团。故反义词为“舒展”。
(2)考查了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就是大体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的句子,阅读短文内容可知,作者主要写了各种花在一天中的开放的时间。故中心句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很短,生活中人们用成语“昙花一现”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文中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和多样的句式,生动刻画了几种花开放时的形态,避免了语言上的单调、重复,使得文章生动、有趣,所描写的事物形象、逼真。所以仿写时也要运用修辞手法,也要注意避免句式的单调。
故答案为:
(1)苏醒 舒展;
(2)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3)很短 昙花一现;
(4)下午五点,俏丽的紫茉莉慢慢地打开它那娇嫩的花瓣。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9.课外阅读。
植物的“悄悄话”
我们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表达的时候,会用到一个词“木讷(nè)”,就是说这个人像树木一样沉默不语。其实,植物一点儿都不木讷,它们会说“悄悄话”。
生长在非洲的金合欢树会用特殊的方式说“悄悄话”。当羚(líng)羊吃第一棵金合欢树时,金合欢叶还是安全食品。但是,叶片被羚羊咀嚼后会释放出乙烯(xī),而它就像被点燃的狼烟一样,会迅速将警报传递出去。接到警报的金合欢树会立刻在叶片中准备好化学武器﹣﹣单宁酸,如果羚羊胆敢继续吃,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危及生命。因此羚羊只能在一个地方少量进食,然后再去警报没有传到的地方寻找金合欢树。
植物不仅会跟同类交流,还会用“外语”呼唤动物救兵。你喜欢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气味吗?实际上,那是小草的“求救”信号。一旦被青虫等动物吃时,小草就会释放出这种气味,告诉喜欢吃青虫的胡蜂:快来享用美食吧!胡蜂顺着这种气味赶来,往往能大饱口福。
植物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1)文中列举了 金合欢树 、 小草 这两种植物来说明植物会说“悄悄话”。
(2)第2自然段中金合欢树的“警报”指的是 D 。
A.羚羊
B.叶片中的单宁酸
C.狼烟
D.叶片被咀嚼后释放出的乙烯
(3)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 C 。
A.喜欢小草的青虫
B.喜欢青虫的胡蜂
C.小草释放出的气味
D.刚修剪过的草坪
(4)第3自然段中胡蜂能大饱口福的原因是 B 。
A.植物会跟同类交流
B.小草发出了“求救”信号
C.胡蜂喜欢吃青虫
D.青虫来吃小草
(5)联系生活,你平时发现了植物身上还有哪些秘密呢?试着:举两个例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舍羞草的叶子会张开、合拢,只要你一碰它,它就会把叶子合拢。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可知,文中列举了金合欢树、小草这两种植物来说明植物会说“悄悄话”。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叶片被羚羊咀嚼后会释放出乙烯(xī),而它就像被点燃的狼烟一样,会迅速将警报传递出去”可知,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叶片被咀嚼后释放出的乙烯。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你喜欢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气味吗?实际上,那是小草的‘求救’信号”可知,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小草释放出的气味。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描述,我们知道小草的求救信号是小草散发的气味,当小草被青虫等动物吃的时候就会散发这个气味,会吸引爱吃青虫的胡蜂。
(5)此题为思路拓展题。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学习上的积累写出你发现的秘密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1)金合欢树 小草;
(2)D;
(3)C;
(4)B;
(5)舍羞草的叶子会张开、合拢,只要你一碰它,它就会把叶子合拢。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0.习作。
题目:一次 的小实验
要求:(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次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题目的横线处可以填上“有趣”“奇妙”等表示实验特点的词语,可以填上“成功”“失败”等表示实验结果的词语,也可以填上“难忘”“愉快”“不可思议”等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解答】范文: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最近我在书柜里发现了一本《科学实验》,开始只是翻着看一看,后来觉得很好看,就看了起来。其中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两个国家打仗,有一个国家屡战屡败,后来在一个火车站内捕获了一个妇女,敲开她带的鸡蛋后发现里面写满了情报,至此之后,那个国家再也没有打过大败仗了。我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便开始做这个实验。
在爸爸的支持下,我备好了材料。我先找了一根毛笔,然后在醋里来回翻滚,好让毛笔沾满醋。接着我把我精心准备的一个特大号的鸡蛋紧紧地攥在手里,用那杆毛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我的名字。最后一个漂亮的弧形翻转跳跃,我们的鸡蛋运动员跳入了沸腾的冒泡泡的水中,而我则是满怀期待的望着锅,等着“奇迹的出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个鸡蛋应该显出字了吧,我去看看”想到这里,我立刻冲进厨房,把火关了,等水冷了之后迫不及待的用手把鸡蛋取了出来,准备剥壳。在剥壳的时候我很紧张,细密汗流水了出来。我把蛋壳快速剥了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啊,我辛辛苦苦制作的‘名字蛋’终于诞生了!”我高举着写着我名字的蛋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但成功之余我还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只有用醋才能在蛋白上显字而其他液体不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向爸爸请教。爸爸说:“因为蛋壳上有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发生反应后,醋酸就会进入内部,所以当鸡蛋煮熟后,醋酸便会附在蛋白上,便形成了原来在蛋壳上写过的字。”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点评】本文小作者记叙了一次自己做实验的经历,过程清楚,语句通顺,有条理。能用上学到的好词佳句,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