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蜜蜂》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9 15: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蜜蜂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组成 睡连 尽管 祝寿 B.钳子 修建 比较 包适
C.记忆 昆虫 迷人 腹部 D.分瓣 强大 芬方 表示
2.我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欣然怒放(  )
A.如此;这样;那样。
B.对;不错。
C.然而。
D.词尾,表示状态,可解释为“……的样子”。
3.对《蜜蜂》一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B.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C.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D.文中的试验只是作者感到好玩,随便做做而已。
4.(《蜂》)“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中“听说”一词(  )
A.为下文做铺垫,说明法布尔是个爱做实验的人。
B.交代了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体现了他不盲目轻信、严谨的科学态度。
5.按照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把正确的顺序写下来。(《蜜蜂》)
   为了证实飞回草料棚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把它们放了出来。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6.读一读,比一比。
①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1)我认为    句写得好,因为    。
①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②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这两句话的    相同,但    不同。我认为    句更好,因为    。
7.读下面的一段话,想一想,哪些句子具体写小蜜蜂“勤劳”?哪些句子具体写小蜜蜂“无私”?把这些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曲线画出来。
可是,蜜蜂酿蜜,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它们又勤劳,又无私。这就是它们最可贵的品德。
8.阅读和理解。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蜜蜂
   的记忆力
   的时间
   的脸蛋
(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句话中的“几乎”和“大概”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4)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你了解它们的习性吗?请选择一种简要介绍。    
9.
鱼妈妈和她的孩子
在一条小溪里,住着鱼妈妈和她的孩子。
小鱼儿总想离开妈妈自己四处去转一转,可每当他一动身,妈妈总是跟在他的身后。
有一天,小鱼儿趁妈妈不注意,一头扎进了水底下的草中。可是,当他抬头朝水面看去时,看见妈妈正朝他游过来。小鱼儿急忙又钻进石头缝中,可是妈妈还是找到了他。
小鱼儿生气了,他大声冲着妈妈喊:“妈妈真讨厌,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鱼妈妈笑了,她没有批评小鱼儿。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弯弯的粉红色的东西从水上面垂下来,上面还系着一根透明细线。
小鱼儿高兴极了,以为是一块又香又甜的点心。他刚要上前去吃,只听妈妈大叫一声:“危险!”
小鱼儿吓了一跳,仔细打量起那“点心”。原来那粉红色的东西是一截蚯蚓,它被一根弯弯的针串着。
刚才如果不是妈妈及时阻止,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渔翁的战利品了。此时,小鱼儿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的身后了。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小溪
一    点心
一    细线
(2)鱼妈妈和小鱼儿住在    。
(3)小鱼儿为什么生气?用“______”在文中画出他说的话。
(4)此时,小鱼儿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的身后了。这个“此时”是什么时候?   
A.小鱼儿钻进石头缝中,被妈妈找到的时候。
B.小鱼儿正要去吃那块“点心”的时候。
C.小鱼儿看清“点心”原来是挂在针上引自己上当的蚯蚓的时候。
10.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写一写你的观察与发现吧。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4 蜜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组成 睡连 尽管 祝寿 B.钳子 修建 比较 包适
C.记忆 昆虫 迷人 腹部 D.分瓣 强大 芬方 表示
【解答】A.有误,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故“睡连”的“连”错误。
B.有误,包括:包含;总括。故“包适”的“适”错误。
C.正确。
D.有误,分辨:辨别。故“分瓣”的“瓣”错误。芬芳:香;香气。故“芬方”的“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2.我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欣然怒放(  )
A.如此;这样;那样。
B.对;不错。
C.然而。
D.词尾,表示状态,可解释为“……的样子”。
【解答】D欣然怒放:非常愉快地盛开。“然”的意思是“……的样子”。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3.对《蜜蜂》一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B.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C.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D.文中的试验只是作者感到好玩,随便做做而已。
【解答】《蜜蜂》一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他的一个实验,证实了蜜蜂是否具有确定方向的能力,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A、B、C正确。
D.有误,文中的试验是作者为了证实蜜蜂是否具有确定方向的能力,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故选:D。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蜂》)“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中“听说”一词(  )
A.为下文做铺垫,说明法布尔是个爱做实验的人。
B.交代了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体现了他不盲目轻信、严谨的科学态度。
【解答】《蜂》一文中“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中“听说”一词,交代了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体现了他不盲目轻信、严谨的科学态度。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按照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把正确的顺序写下来。(《蜜蜂》)
 3 为了证实飞回草料棚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把它们放了出来。
 1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2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
 6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4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5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解答】按照实验的过程,先是“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是“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紧接着是“为了证实飞回草料棚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把它们放了出来。”再是“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然后是“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最后是“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故答案为:
3 1 2 6 4 5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6.读一读,比一比。
①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1)我认为  ② 句写得好,因为  “几乎”写出了蜜蜂快要接触到地面,“大概”写出了作者的推想 。
①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②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这两句话的  意思 相同,但  表达方式 不同。我认为  ② 句更好,因为  ②是反问句,有强调的作用,对表达看不到这个意思更强烈,更清晰 。
【解答】(1)我认为②句写得好,因为“几乎”写出了蜜蜂快要接触到地面,“大概”写出了作者的推想。
(2)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我认为②句更好,因为②是反问句,有强调的作用,对表达看不到这个意思更强烈,更清晰。
故答案为:
(1)②“几乎”写出了蜜蜂快要接触到地面,“大概”写出了作者的推想;
(2)意思 表达方式 ②②是反问句,有强调的作用,对表达看不到这个意思更强烈,更清晰。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读下面的一段话,想一想,哪些句子具体写小蜜蜂“勤劳”?哪些句子具体写小蜜蜂“无私”?把这些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曲线画出来。
可是,蜜蜂酿蜜,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它们又勤劳,又无私。这就是它们最可贵的品德。
【解答】本语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话写了蜜蜂酿蜜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第二句话“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写出了
蜜蜂酿蜜的勤劳,从“酿一克蜜”“飞几十公里”“采集好多好多花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蜜蜂酿蜜是多么的“勤劳”;第三句话“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写出了小蜜蜂的无私,从“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这些词语表明了小蜜蜂的“无私”;第四句和第五句话写出了小蜜蜂酿蜜勤劳、无私是蜜蜂的可贵品德。
故答案为:
写小蜜蜂“勤劳”的句子是: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
写小蜜蜂“无私”的句子是: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出示一些文中找答案的题目,旨在练习学生读书要认真、要有识别能力。
8.阅读和理解。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可爱 的蜜蜂
 超强 的记忆力
 消逝 的时间
 红扑扑 的脸蛋
(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句话中的“几乎”和“大概”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几乎”表差不多,“大概”表推测,去掉了表达就不准确。 
(3)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4)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你了解它们的习性吗?请选择一种简要介绍。  蚂蚁: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蚂蚁绝对是建筑的专家,蚂蚁的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解答】(1)考查了词语搭配。根据后边名词的特点,填写适合的形容词即可。如:可爱的蜜蜂、超强的记忆力、消逝的时间、红扑扑的脸蛋。
(2)考查了对词语作用的分析能力。“几乎”表差不多,“大概”表推测,去掉了太过绝对,表达就不准确,所以不能去掉。
(3)反问句为“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把“怎么”改成“不”,删掉“呢”,将问号改为句号。
(4)考查了生活常识。根据平时积累,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昆虫习性即可。
故答案为:
(1)可爱
超强
消逝
红扑扑;
(2)不能,“几乎”表差不多,“大概”表推测,去掉了表达就不准确。
(3)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4)蚂蚁: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蚂蚁绝对是建筑的专家,蚂蚁的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点评】要做好语段阅读,就必须认真阅读文本,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9.
鱼妈妈和她的孩子
在一条小溪里,住着鱼妈妈和她的孩子。
小鱼儿总想离开妈妈自己四处去转一转,可每当他一动身,妈妈总是跟在他的身后。
有一天,小鱼儿趁妈妈不注意,一头扎进了水底下的草中。可是,当他抬头朝水面看去时,看见妈妈正朝他游过来。小鱼儿急忙又钻进石头缝中,可是妈妈还是找到了他。
小鱼儿生气了,他大声冲着妈妈喊:“妈妈真讨厌,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鱼妈妈笑了,她没有批评小鱼儿。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弯弯的粉红色的东西从水上面垂下来,上面还系着一根透明细线。
小鱼儿高兴极了,以为是一块又香又甜的点心。他刚要上前去吃,只听妈妈大叫一声:“危险!”
小鱼儿吓了一跳,仔细打量起那“点心”。原来那粉红色的东西是一截蚯蚓,它被一根弯弯的针串着。
刚才如果不是妈妈及时阻止,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渔翁的战利品了。此时,小鱼儿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的身后了。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条 小溪
一  块 点心
一  根 细线
(2)鱼妈妈和小鱼儿住在  一条小溪里 。
(3)小鱼儿为什么生气?用“______”在文中画出他说的话。
(4)此时,小鱼儿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寸步不离地跟在自己的身后了。这个“此时”是什么时候? C 
A.小鱼儿钻进石头缝中,被妈妈找到的时候。
B.小鱼儿正要去吃那块“点心”的时候。
C.小鱼儿看清“点心”原来是挂在针上引自己上当的蚯蚓的时候。
【解答】(1)本题考查填写合适的量词。从句子“在一条小溪里”“以为是一块又香又甜的点心”“上面还系着一根透明细线”中提取相应的量词填写即可。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由句子“在一条小溪里,住着鱼妈妈和她的孩子”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根据要求筛选句子。题干问的是小鱼儿生气说的话,可定位到句子“妈妈真讨厌,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可知,C项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1)条 块 根;
(2)一条小溪里;
(3)妈妈真讨厌,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4)C。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的题目,带着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题目。
10.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写一写你的观察与发现吧。
【解答】范文:
有趣的发现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发现,但是,最神奇而有趣的是我发现了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在我六岁那年,一次,我到伙伴家玩。刚走进客厅,就被他家的大鱼缸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鱼缸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看了好半天,我发现鱼儿的眼睛都是睁着的,眨也没眨一下。我想:“难道鱼不能闭眼吗?睡觉也睁着眼吗?”我问小伙伴,她说也不知道。可是鱼的确是睁着眼睛的呀!我回去问爸爸:“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爸爸说:“对。”我又问:“那鱼儿为什么睡觉睁着眼呢?死后是睁着眼的吗?”爸爸说:“孩子,你自己动动脑筋就会找到答案。”
我带着疑问朝新华书店跑去,我投入书海寻找《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我全神贯注地查找有关鱼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查到了,原来鱼是没有眼睑的,没有办法闭上眼睛。我们看见鱼在静止的时候,就表示它在休息。但是,它的眼睛仍然是睁开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鱼睡觉时眼是睁开的,即使在死了之后,仍是睁着眼的。我合上书,喜出望外地走出书店,连忙跑回家去告诉爸爸,爸爸听了我的解释,也很满意,连连夸我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那天,我发现了鱼在任何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提出“我发现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这一中心,作者抓住了“我”和爸爸的对话和“我”去书店查资料,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结尾给人以启示,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