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灯笼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一首陕北信天游,以作者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到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表现了作者回延安的激动心情。
B.《安塞腰鼓》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了恐龙灭绝,所选用的材料不同,但说明的主要问题相同。
2.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
A.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
B.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
C.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
D.“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扩大,夸张;④看,望;⑤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②陈设,铺排。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幽悄(qiào) 静穆(mù) 犬吠(fèi) 斡旋(wò)
B.皎洁(jiǎo) 施粥(zhōu) 思慕(mù) 骠骑(piāo)
C.争讼(sòng) 领域(yù)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点缀(zhuì) 磷火(lín) 谈吐(tù) 褪色(tuì)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灯笼》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
B.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回荡着作者的爱国之情。
C.这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但重在怀念亲情,感怀时运。
D.这篇文章叙写了一些与“灯笼”相关的往事,从不同的角度选材,让我们感受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吴伯箫的《灯笼》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A 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kuàng) 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祖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 B (映亮/映照)着(tuì) 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cāng) 桑……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6.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我国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 、 ;冬至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7.根据课文《灯笼》内容填空。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 的私语;想起祖父 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8.根据课文《灯笼》内容填空。
文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的重要意义,请从以下两方面简单总结一下。
(1)文化上:
(2)情感上: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选文第二段内容分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灯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一首陕北信天游,以作者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到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表现了作者回延安的激动心情。
B.《安塞腰鼓》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了恐龙灭绝,所选用的材料不同,但说明的主要问题相同。
【解答】A.正确;
B.有误,应该是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
C.有误,《灯笼》描写的是作者对灯笼的回忆;
D.有误,《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都谈到了恐龙灭绝,选用的材料不相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被压扁的沙子》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证明恐龙的死因。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及文章主旨有所了解和掌握。
2.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
A.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
B.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
C.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
D.“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扩大,夸张;④看,望;⑤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②陈设,铺排。
【解答】A.有误,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故A项的理解是错误的。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幽悄(qiào) 静穆(mù) 犬吠(fèi) 斡旋(wò)
B.皎洁(jiǎo) 施粥(zhōu) 思慕(mù) 骠骑(piāo)
C.争讼(sòng) 领域(yù)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点缀(zhuì) 磷火(lín) 谈吐(tù) 褪色(tuì)
【解答】A.有误,“幽悄”的“悄”应读作“qiǎo”。
B.有误,“骠骑”的“骠”应读作“piào”。
C.正确。
D.有误,“谈吐”的“吐”应读作“tǔ”。
故选:C。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灯笼》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
B.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回荡着作者的爱国之情。
C.这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但重在怀念亲情,感怀时运。
D.这篇文章叙写了一些与“灯笼”相关的往事,从不同的角度选材,让我们感受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解答】A.有误,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B.有误,搭配不当,将“回荡”改为“洋溢”;
C.正确;
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添加“的特点”。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吴伯箫的《灯笼》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A 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kuàng) 况 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祖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 B (映亮/映照)着(tuì) 褪 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cāng) 沧 桑……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是: ;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 映照
【解答】(1)况;褪;沧
(2);
(3)映照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汉字中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6.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我国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元宵节游龙灯 , 寓意人丁兴旺 、 迎祥纳福 ;冬至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解答】答案:
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
【点评】仿写四原则:
(1)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
(2)结构一致: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间关系的一致。
(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
(4)格调一致: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
7.根据课文《灯笼》内容填空。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犬吠 ,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 咕咕噜噜 的私语;想起祖父 雪白 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 谈吐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 闹嚷嚷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解答】原文中此段内容为: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答案:
犬吠 咕咕噜噜 雪白 谈吐 闹嚷嚷
【点评】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做题方能得心应手。
8.根据课文《灯笼》内容填空。
文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的重要意义,请从以下两方面简单总结一下。
(1)文化上: 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2)情感上: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灯笼,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解答】阅读全文,根据文中的“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等内容,可以总结出灯笼在文化上的意义。在情感上,可根据前文所回忆的两件往事来归纳概括。
答案:
(1)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2)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灯笼,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点评】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做题方能得心应手。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选文第二段内容分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解答】(1)本题考查开头作用分析。作者写小时候喜欢火,喜欢光,联系后面关于灯笼的故事可知,此内容在结构上主要是引出下文,为后文叙写“灯笼”作铺垫。
(2)本题考查段落内容概括。第二段“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就会想起……想起……坡野里……”“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些句子能看出作者因为灯笼寄托着祖父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而喜欢灯笼。
答案:
(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就会想起……想起……坡野里……”“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