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透过铁路看中国,辉偟背后,既有不甘落后的追求,亦有与世界和平共发展的目标,解密于此,因为中国有“梦”在奋斗的征程,更在通过奋斗将“梦”延续不止。
B.藤嫚植物,长着长长的根茎,叶子也是很多,一长一爬就能长很多,可以顺着墙壁生长。摆在窗台上,或者是用花架架在客厅,都能带给人们愉快的心情。
C.劳动对于他们,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们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D.9月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8届跳水亚洲杯混和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段宇,掌敏洁以31794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特别较大的兴趣。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通过我们学习《致大海》一诗,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壮美。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件事有一定消极影响。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C.同学们十分敬佩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4.下列关于戏剧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的要素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要素之一。
B.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戏剧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强调戏剧冲突,因此会淡化人物在戏剧中的个性表现力。
D.戏剧的语言就是指戏剧演员的台词。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
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介绍,全国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疗病症,还能通过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在后续的康复上大有裨益。
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
(摘编自唐伟《让中医药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材料二: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而西医对看似相同的病症采取同一方法进行处置。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自信,往往陷入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科学的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扯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企图攻城掠寨。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国学》)
材料三: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因为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导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化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它表现在:一是以具体替代抽象和以偏概全。用某类具体科学的标准作为科学观的标准,就恰如以女性标准作为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一样,其结果必然错误。二是忽略和排斥学科性质可以兼备的客观特殊性。与中医类似的某些学科明显兼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故评判时理应以双重标准同时衡量。三是对实证量化的迷信。实证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采取掂,看、拍、弹,即如中医“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结果也准确。可见自然科学的实践,也有非实证而能宏观整体感知把握之法。
实证的好处是看得见和可操作性强,但这不能覆盖科学的内涵。因为科学是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与总结,它只强调事物的正确性,而与表现形式、手段及时代等皆无关。不能把因为现在还不能实证的客观事实就概斥为不科学。因为证实的技术每每落后于先进的认识,两者的不同步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如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因此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经络也是如此。今天的科学只是人类对昨天认知的总结,而不是明天科学的终极。可见是否实证与量化皆不能排斥其他可能存在着正确方法。
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也有人否定中医的重复性,殊不知中医的原理怎能在西医的盘子重复呢?可喜的是,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确实效果后,就把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那科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素呢?
我认为有四点:自洽性、他洽性、有效性和重复性。这样的科学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所有学科的一把好尺子呢?在我有限的思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
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
(摘编自医学教育网)
[注]麦卡锡主义,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极右的典型代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影响了受访者的选择,导致只有少数人认可或首选中医。
B.材料二认为,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C.中医基于对特定病情的整体把握作针对性处理,西医以规范划一的科学方式处理。
D.材料三认为,目前的科学标准还不能准确解读中医理论,并非中医不具备科学性。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和打压,干扰了人们对中医价值的认识。
B.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即使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疗效显著,也难以证明中医具有科学性。
C.西方科学家把中医升格主流医学,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D.在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问题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均认可中医。
(3)下列句子论证观点所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近百年来久争未决。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B.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掂、看、拍、弹,其结果也准确。
C.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夺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性。
D.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面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
(4)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中医的现状如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①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②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崇尚理智,就会强调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就是鼓励人们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就是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
③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实证方法。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而数学则为人们提供了这些知识更为精确的形式。1638年,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出版,伽利略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特征。
④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任何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都要经受反复检验,通过批判旧的理论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受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但是,批判不是完全否定。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完成。有时新和旧也是相对的,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如经典物理学就可以视为现代物理学的近似。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批判、反思和质疑,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于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学的独断性非常有益。
⑤批判和反驳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波普尔强调: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哥白尼、伽利略对托勒密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建立起了新的天体力学;拉瓦锡在对传统燃素说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创立了氧化还原学说;达尔文对上帝创世说进行批判,创立了进化论;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建立起了相对论学说,等等。科学所追求的正是不断试错而向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
(刘大椿《论科学精神》刊登于《求是》2019年9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精神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其诞生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密切相关。
B.对理智的崇尚,既要大胆假设,也要认真求证,以更完整、更深刻地把握事物。
C.实证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也可提供这些知识更精确的形式。
D.批判态度保障了科学真理客观性,能使任何人都无法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总分的结构,阐述了科学精神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B.第④段从科学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论证了批判态度对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C.文章从理性信念、实验方法、批判态度、试错模式四个方面对科学精神展开了论述。
D.以哥白尼、拉瓦锡等为例是为了证实科学上的进步与发展都是通过试错模式获得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体现了科学精神中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
B.理性信念使人们认识自然规律,而实证方法使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
C.现代物理学正是在对经典物理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D.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意味着错误不可避免,正是错误在推动科学的发展。
三.默写(共1小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3)《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9.下面一段对话的逻辑思维比较严密,请写出王大夫的逻辑。
王大夫不想替弟弟还赌债,自残了。医生缝完116针后报了警。
警察:“谁干的?”王大夫说:“我自己干的。”警察说:“你要说实话。”王大夫说:“我说的是实话。”警察说:“你有义务给我们提供真相。”王大夫说:“我说的就是真相。”警察说:“我再说一遍,虽然你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为我们提供真相。”
王大夫抿了两下嘴,眉梢吊上去了。王大夫说:“虽然你不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警察说:“那你告诉我,动机是什么?”王大夫说:“我的血想哭。”
警察语塞了,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个胡搅蛮缠的残疾人。警察说:“我最后一次问你,真相是什么?你要知道,说出真相是为了你好。”“是我自己干的。”王大夫说,“我对你发个毒誓吧,如果我说了瞎话,一出门我的两只眼睛就什么都能看见。”
(节选自毕飞宇《推拿》)
警察的逻辑:每个人都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王大夫你虽然是残疾人,可一样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
王大夫的逻辑: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7月12日,“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五.作文(共1小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一次,朋友送来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柏拉图欣然接受了礼物。
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家里做客。看到那把漂亮的椅子并问明来历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到椅子上,疯狂地乱踩乱踏起来,并嚷道:“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和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柏拉图却不慌不忙走到内房拿来一块抹布,温和地把椅子擦拭干净,并请那位踩椅子的朋友坐下,说:“谢谢你帮我踩掉了心中的虚荣,现在我也帮你擦去了心中的嫉妒,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了吧?”
对待一把精致的椅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柏拉图接受礼物、朋友踩踏椅子和柏拉图劝解朋友的呢?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透过铁路看中国,辉偟背后,既有不甘落后的追求,亦有与世界和平共发展的目标,解密于此,因为中国有“梦”在奋斗的征程,更在通过奋斗将“梦”延续不止。
B.藤嫚植物,长着长长的根茎,叶子也是很多,一长一爬就能长很多,可以顺着墙壁生长。摆在窗台上,或者是用花架架在客厅,都能带给人们愉快的心情。
C.劳动对于他们,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们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D.9月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8届跳水亚洲杯混和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段宇,掌敏洁以31794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解答】A.“辉偟”中“偟”应写作“煌”;
B.“藤嫚”中“嫚”应写作“蔓”;
C.正确;
D.“混和”中“和”应写作“合”。
故选:C。
【点评】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特别较大的兴趣。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通过我们学习《致大海》一诗,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壮美。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解答】A.主客颠倒和重复赘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特别较大的兴趣”主客颠倒且“特别较大”语意重复,应是“我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有较大的兴趣”。
B.没有语病。
C.成分残缺,“通过”和“使”掩盖了句子的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搭配不当,“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中动宾搭配不当,去掉“和倾听”。
故选:B。
【点评】句式杂糅的类型:
①两个句式的杂糅
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句子中“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②两个句子的粘连
例如:作为生物进化的直观而形象的证据,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的朗恩艾特罕出土了第一具始祖鸟化石成了尽人皆知的最为著名的化石。句子结构杂糅,“出土……化石”和“成了……化石”两句话“拼装”在了一起,使整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不再是“一套”,以致结构混乱,将“出土”后的“了”改为“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件事有一定消极影响。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C.同学们十分敬佩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解答】A.没有语病。
B.搭配不当,“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墨似的乌云布满天空,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应中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故应将“他”放在关联词“不仅……而且……”前面。
D.表意不明。“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一句中,“和你一起去的”究竟是“我”还是“老师”,语义含混,可以在“老师”后面加上“让我”二字。
故选:A。
【点评】动宾搭配不当的类型
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
例如: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塑造”与“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应改为:“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
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
例如: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
4.下列关于戏剧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的要素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要素之一。
B.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戏剧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强调戏剧冲突,因此会淡化人物在戏剧中的个性表现力。
D.戏剧的语言就是指戏剧演员的台词。
【解答】A.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是戏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B.正确。
C.戏剧的语言特色中要求要展现个性表现力,并且要有鲜明的人物对话,这些都是塑造人物形象。
D.戏剧的语言除了台词还包括舞台说明。
故选:B。
【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
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
【解答】洒脱:形容潇洒自然,不拘束,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此处指但整齐不拘谨,故:潇洒,排除AC。
狂放不羁: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此处指蔑视世俗礼法的思想,故:狂放不羁。
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谨慎: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此处指手稿拘束,故:拘谨,排除D。
故选:B。
【点评】辨析同义词方法指点
1、辨析词义的轻重程度
“哀求”是哀告请求,“恳求”是恳切请求:“哀求”语意较重,“恳求”语意稍轻。“懊悔”指做错后,省悟到不该这样做,于是感到懊恼:“后悔”指在事后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悔恨自己不该那样做。“懊悔”的语意比“后悔”重。
“悲痛”表示内心充满悲伤的情绪,侧重指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比“悲哀”的语意重些:“悲哀”侧重于内心的哀愁,语意稍轻。“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2、相异的语素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3、辨析词的感彩“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
4、辨析词语的使用对象(语体)
“病人”是生活用语、口语,“患者”是医疗专业用语、书面语。“措施”是针对某种具体情况而采取的办法,多用于较大的事情,书面语:“办法”则指一般的方法,口语和书面语都用,但多用于口语。“表扬”可由上级组织提出,也可由个人提出,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表彰”只能由组织领导部门提出,多用于书面语,有庄重色彩。“吓唬”是口语,“恐吓”是书面语“黎明”是一般用语,“拂晓”是特殊军事用语。
5、辨析词语的搭配关系
“爱好”可用于具体的事物,比如“集邮”,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比如“和平”;“喜爱”只能用于具体的事物。“摆脱”掉的可以是人和事,后面常与“状态”“羁绊”“灾难”等:“解脱”的只能是事,后面常和“苦难”“厄运”等表示抽象意义的词语搭配:“挣脱”掉的是物,后面常与“枷锁”“束缚”等表示禁锢、捆绑意义的词语搭配。“辨别”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鉴别”只用于物,不能用于人。“履行”与条约、合同、义务等词搭配:“执行”常与命令、任务、协定等词搭配。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介绍,全国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疗病症,还能通过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在后续的康复上大有裨益。
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
(摘编自唐伟《让中医药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材料二: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而西医对看似相同的病症采取同一方法进行处置。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自信,往往陷入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科学的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扯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企图攻城掠寨。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国学》)
材料三: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因为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导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化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它表现在:一是以具体替代抽象和以偏概全。用某类具体科学的标准作为科学观的标准,就恰如以女性标准作为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一样,其结果必然错误。二是忽略和排斥学科性质可以兼备的客观特殊性。与中医类似的某些学科明显兼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故评判时理应以双重标准同时衡量。三是对实证量化的迷信。实证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采取掂,看、拍、弹,即如中医“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结果也准确。可见自然科学的实践,也有非实证而能宏观整体感知把握之法。
实证的好处是看得见和可操作性强,但这不能覆盖科学的内涵。因为科学是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与总结,它只强调事物的正确性,而与表现形式、手段及时代等皆无关。不能把因为现在还不能实证的客观事实就概斥为不科学。因为证实的技术每每落后于先进的认识,两者的不同步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如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因此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经络也是如此。今天的科学只是人类对昨天认知的总结,而不是明天科学的终极。可见是否实证与量化皆不能排斥其他可能存在着正确方法。
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也有人否定中医的重复性,殊不知中医的原理怎能在西医的盘子重复呢?可喜的是,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确实效果后,就把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那科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素呢?
我认为有四点:自洽性、他洽性、有效性和重复性。这样的科学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所有学科的一把好尺子呢?在我有限的思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
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
(摘编自医学教育网)
[注]麦卡锡主义,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极右的典型代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影响了受访者的选择,导致只有少数人认可或首选中医。
B.材料二认为,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C.中医基于对特定病情的整体把握作针对性处理,西医以规范划一的科学方式处理。
D.材料三认为,目前的科学标准还不能准确解读中医理论,并非中医不具备科学性。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材料二认为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和打压,干扰了人们对中医价值的认识。
B.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即使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疗效显著,也难以证明中医具有科学性。
C.西方科学家把中医升格主流医学,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D.在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问题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均认可中医。
(3)下列句子论证观点所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A.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近百年来久争未决。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B.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掂、看、拍、弹,其结果也准确。
C.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夺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性。
D.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面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
(4)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中医的现状如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解答】(1)A.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为“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并不是受“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的影响。
(2)C.“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于文无据,材料三原文为“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确实效果后,就把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3)A.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科学的标准比作“好的尺子”。
B.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把中医的诊断方法与老练的瓜农采用的“掂、看、拍、弹等方法”进行类比。
C.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将不能否定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和不能否定新的基本粒子“夸克”的客观存在相类比。
D.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将西医的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不同与“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进行类比。
故选:A。
(4)“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导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化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指出错误观点;
“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提出自己的观点。
(5)由材料一“在一项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可知其地位不如西医。
由材料三“其与实践相融亲和,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教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可知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由材料三“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可知其科学性悬而未决。
答案:
(1)A
(2)C
(3)A
(4)驳:批驳了用现有科学标准衡量中医的错误观点,对中医的质疑不当。
立:通过对科学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中医符合科学基本的理论特点。
结论:要在正确理解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去认识中医。
(5)①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②地位不如西医; ③科学性悬而未决。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①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②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崇尚理智,就会强调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就是鼓励人们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就是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
③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实证方法。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而数学则为人们提供了这些知识更为精确的形式。1638年,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出版,伽利略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特征。
④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任何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都要经受反复检验,通过批判旧的理论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受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但是,批判不是完全否定。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完成。有时新和旧也是相对的,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如经典物理学就可以视为现代物理学的近似。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批判、反思和质疑,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于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学的独断性非常有益。
⑤批判和反驳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波普尔强调: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哥白尼、伽利略对托勒密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建立起了新的天体力学;拉瓦锡在对传统燃素说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创立了氧化还原学说;达尔文对上帝创世说进行批判,创立了进化论;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建立起了相对论学说,等等。科学所追求的正是不断试错而向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
(刘大椿《论科学精神》刊登于《求是》2019年9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科学精神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其诞生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密切相关。
B.对理智的崇尚,既要大胆假设,也要认真求证,以更完整、更深刻地把握事物。
C.实证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也可提供这些知识更精确的形式。
D.批判态度保障了科学真理客观性,能使任何人都无法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以总分的结构,阐述了科学精神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B.第④段从科学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论证了批判态度对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C.文章从理性信念、实验方法、批判态度、试错模式四个方面对科学精神展开了论述。
D.以哥白尼、拉瓦锡等为例是为了证实科学上的进步与发展都是通过试错模式获得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体现了科学精神中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
B.理性信念使人们认识自然规律,而实证方法使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
C.现代物理学正是在对经典物理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D.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意味着错误不可避免,正是错误在推动科学的发展。
【解答】(1)D.“能使任何人都无法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错误,第四段是“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
(2)C.“实验方法”错误,应为“实证方法”。
(3)B.“理性信念使人们认识自然规律”错误,原文第三段是“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 C.“否定”于文无据。D.“正是错误在推动科学的发展”错误,原文第五段是“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
答案:
(1)D
(2)C
(3)A
【点评】一般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三.默写(共1小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
(3)《琵琶行并序》中,“ 五陵年少争缠头 , 一曲红绡不知数 ”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参)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
(3)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重点字:绡)
【点评】《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9.下面一段对话的逻辑思维比较严密,请写出王大夫的逻辑。
王大夫不想替弟弟还赌债,自残了。医生缝完116针后报了警。
警察:“谁干的?”王大夫说:“我自己干的。”警察说:“你要说实话。”王大夫说:“我说的是实话。”警察说:“你有义务给我们提供真相。”王大夫说:“我说的就是真相。”警察说:“我再说一遍,虽然你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为我们提供真相。”
王大夫抿了两下嘴,眉梢吊上去了。王大夫说:“虽然你不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警察说:“那你告诉我,动机是什么?”王大夫说:“我的血想哭。”
警察语塞了,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个胡搅蛮缠的残疾人。警察说:“我最后一次问你,真相是什么?你要知道,说出真相是为了你好。”“是我自己干的。”王大夫说,“我对你发个毒誓吧,如果我说了瞎话,一出门我的两只眼睛就什么都能看见。”
(节选自毕飞宇《推拿》)
警察的逻辑:每个人都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王大夫你虽然是残疾人,可一样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
王大夫的逻辑: 每个人都应当相信(尊重)残疾人,即使是健全人,也不例外;警察你虽然是健全人(不是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
【解答】材料提供的语境是王大夫自残,医生报警,站在“警察”与“残疾人”的角度,找出对应的逻辑关系:“每个人都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与“每个人都应当相信残疾人”;“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与“即使是健全人也不例外”;“王大夫你虽然是残疾人”与“警察你虽然是健全人”;“可一样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与“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
答案:
每个人都应当相信(尊重)残疾人,即使是健全人,也不例外;警察你虽然是健全人(不是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对题中给出的事件结论(推断)进行逻辑分析,注意要符合客观实际,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解答此题,首先分析警察的逻辑思维,然后仿照警察的逻辑写出王大夫的逻辑即可。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7月12日,“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解答】这段文字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是“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举行”,时间是“7月12日”,地点是“京”;第二句话“旨在……”交代活动的目的——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第三句是说“《光明日报》在该事件中的贡献——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然后将筛选出的信息概括为一句话即可。
答案:
7月12日,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其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点评】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
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
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
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
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五.作文(共1小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一次,朋友送来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柏拉图欣然接受了礼物。
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家里做客。看到那把漂亮的椅子并问明来历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到椅子上,疯狂地乱踩乱踏起来,并嚷道:“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和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柏拉图却不慌不忙走到内房拿来一块抹布,温和地把椅子擦拭干净,并请那位踩椅子的朋友坐下,说:“谢谢你帮我踩掉了心中的虚荣,现在我也帮你擦去了心中的嫉妒,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了吧?”
对待一把精致的椅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柏拉图接受礼物、朋友踩踏椅子和柏拉图劝解朋友的呢?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答】
如何对待“柏拉图的椅子”
朋友送给巴拉图一把精致的椅子,而另一位朋友却突然跳到椅子上,疯狂地乱踩乱踏起来,并嚷道:“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和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他是在嫉妒柏拉图。
柏拉图的椅子,代表着他的荣誉,是别人对他的学问的肯定。对此,作为他的朋友,应当高兴才是。可是,这位朋友却不但未能与柏拉图分享喜乐,反而大扫其兴地对他进行批评。这把椅子是否代表着柏拉图的骄傲与虚荣?平心而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位朋友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时,便即刻采取行动,以消除“恶劣影响”。倘若这位朋友的目的真的是要“帮助”柏拉图,是要给他“泼泼凉水”,而使他“不被骄傲和虚荣冲昏了头脑”,我们就没有理由否定这个人和行为。可是,他的内心是否真的如此呢?从他的做事及说话的态度上来看,他的内心远没有这么高尚,因此柏拉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嫉妒”。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发生。
面对身边的人,我们很难去欣赏他的长处,分享他人的喜悦,我们总见不得别人拥有“柏拉图的椅子”。在不能心平气和地欣赏他人的长处时,就总要吹毛求疵地抓住他人的短处。面对他人的缺点或者错误,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迫切心情”,以为师者的姿态,对他人进行尖刻的指责,理由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前途”,甚至上升到“为了他的灵魂”。有了这么高尚的理由,就不考虑方法,不考虑场合,不考虑后果,无论言语多么刻薄,态度多么极端,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有时还要找一些圣经依据,如“凭爱心说诚实话”,如“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等等。可是,我们的内心真的时刻都这么高尚吗?会不会也搀杂着嫉妒或者其他一些自私的成分呢?
面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能听之任之,但却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动机。倘若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尚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好还是闭上嘴,先省察自己。
忌妒,是最可怕的,也是最不易被自我察觉的一种人性弱点。就像看待一件艺术品,或是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时一样,当我们左看待一些较杰出、有才华的人时,也要有“品味”,而不要有“酸味”。要懂得敞开心胸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就,而不要总是酸、嫉在心,或是充满怨愤与不平衡。
“要有品味,不要有酸味!”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欣赏别人的优点,用这样的胸襟来看待别人的成就,用这样的原则来让自己良性进取,将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和美好。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