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裨益 部署 谬论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B.脉搏 扫瞄 篡改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遨翔 蕴藉 肃清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神采 亲睐 编辑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jiá) 拙劣(zhuō) 怜恤(xuè) 锲而不舍(qì)
B.迸发(bèng) 摒弃(bìng) 狩猎(shòu) 道义相勖(xù)
C.脑髓(suí) 商榷(què) 骐骥(qí) 振聋发聩(kuì)
D.果脯(pǔ) 蓓蕾(léi) 悲怆(chuàng) 如火如荼(tú)
3.下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内的说明,不契合一项是 ( )
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除夕)
B.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清明)
C.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中秋)
D.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端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可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妾为。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式唐认为:“阳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知”有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行为,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在企业经管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企业家的最高形象如同“企业图腾”般存在,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自我修养达到第二个层次,也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企业成员,“无为而民自化”。企业家的个人境界与企业的卓越发展同步并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同道相益,这样的企业一定是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摘编自《经营与管理》2019年第二期《“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心即理”和“致良知”,是主观的东西,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和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B.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
C.我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我的“良知”而我的“良知”须化为我的所作所为,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
D.如果把“知行合一”作为自我要求,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知行合一”的自我要求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境界再到企业的经营境界层层深入论述。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王阳明的不少语录,增强了说服力,使论点更加明确。
C.文章在分析具体概念时用了比较的手法,使概念的界定更加准确,使读者容易理解。
D.文章用冈田武彦的看法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只要心有恶念,就是有恶行。
B.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良知之说来之不易,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C.只要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
D.“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的“归于寂”是客观存在,主观的隔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
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的“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他们为了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怪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就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和空头教授。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上海一个教授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假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报纸上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了。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有的人有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做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怎么办?只有造假了。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就出来了。
马国川: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第一个的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怎么能做伯乐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答复非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了。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还有,要出“大师”还有许多条件。比如,鲁迅是连领袖都推崇的大师,可是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神学思维都是迷信;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玄学思维是信仰;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讲究实证。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科学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这是错误的。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什么叫实证呢?实证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叫真理呢?在不断地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那才是真理。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要恢复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就要提倡民主。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今天我们要重新建设中国,从五四开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节选自《财经》2010年10月)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有光认为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这种现象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B.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周有光藉此证明唐骏是有管理能力、会办事的人。
C.周有光认为蔡元培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它与世界上的好大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术自由,学校自治”。
D.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周有光认为民主制度已经延续了三千年,我们国家的新建设也需要民主。
(2)周有光认为中国要培养出真正的大师需要哪些条件?
(3)在访谈中,周有光主要批判了当今中国哪两方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了周有光身上的哪些重要品质?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4小题)
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艺术评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②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③否则艺术评论便很难入情入理。④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领悟能力,⑤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有人提出过“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 桶”里放“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①,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 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 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 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 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②。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 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 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 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能把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语言通顺。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19年10月19日,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亮相于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该车由中国航天重工、江铜集团城门山铜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航天系统公司联合研制。据航天重工董事长虢劲松介绍,与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相比,矿区采矿道路条件较差,无固定清晰路标,还可能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障碍物,因此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裨益 部署 谬论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B.脉搏 扫瞄 篡改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遨翔 蕴藉 肃清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神采 亲睐 编辑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答】A.全部正确。
B.“扫瞄”中“瞄”应为“描”。
C.“遨翔”中“遨”应为“翱”。
D.“亲睐”中“亲”应为“青”。
故选:A。
【点评】同音字的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jiá) 拙劣(zhuō) 怜恤(xuè) 锲而不舍(qì)
B.迸发(bèng) 摒弃(bìng) 狩猎(shòu) 道义相勖(xù)
C.脑髓(suí) 商榷(què) 骐骥(qí) 振聋发聩(kuì)
D.果脯(pǔ) 蓓蕾(léi) 悲怆(chuàng) 如火如荼(tú)
【解答】A.“怜恤”中的“恤”应读作“xù”,“锲而不舍”中的“锲”应读作“qiè”;
B.正确;
C.“脑髓”中的“髓”应读作“suǐ”;
D.“果脯”中的“脯”应读作“fǔ”,“蓓蕾”中的“蕾”应读作“lěi”。
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3.下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内的说明,不契合一项是 ( )
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除夕)
B.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清明)
C.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中秋)
D.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端午)
【解答】A.从“增岁”“增寿”可看出是传统的除夕节。
B.从“念祖恩”可以看出是“清明节”。
C.从“登高佳节”看应为重阳节。
D.“楚仕”“离骚”可以看出是“端午节”。
故选:C。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答】①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句中“文物很好地展示了历史”,文物不能用“能力强修饰”,使用错误。
②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句中指“社会生活画卷”离奇多变,使用正确;
③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句中指他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而不是“人”,使用错误;
④并行不悖:是指可以共存,而不相互违背。可同时进行,不相冲突。句中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对后人的影响是一样的,应该使用“相提并论”;
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使用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成语:(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可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妾为。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式唐认为:“阳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知”有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行为,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在企业经管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企业家的最高形象如同“企业图腾”般存在,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自我修养达到第二个层次,也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企业成员,“无为而民自化”。企业家的个人境界与企业的卓越发展同步并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同道相益,这样的企业一定是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摘编自《经营与管理》2019年第二期《“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心即理”和“致良知”,是主观的东西,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和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B.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
C.我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我的“良知”而我的“良知”须化为我的所作所为,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
D.如果把“知行合一”作为自我要求,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从“知行合一”的自我要求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境界再到企业的经营境界层层深入论述。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王阳明的不少语录,增强了说服力,使论点更加明确。
C.文章在分析具体概念时用了比较的手法,使概念的界定更加准确,使读者容易理解。
D.文章用冈田武彦的看法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只要心有恶念,就是有恶行。
B.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良知之说来之不易,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C.只要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
D.“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的“归于寂”是客观存在,主观的隔绝。
【解答】(1)A.“都表现”绝对化,原文第一段是“可能表现”。C.“我的所作所为都……的具体表现”原文第一段、第二段阐述的是概念“知行合一”而不是“致良知”。 D.“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理解错误,结合第一段可知,目的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避免只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
(2)D.冈田武彦的看法不是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冈田武彦的看法是为了展现出企业家要有精神的认同和价值的认可。
(3)C.“只要……就……”过于绝对。
答案:
(1)B
(2)D
(3)C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
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的“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他们为了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怪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就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和空头教授。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上海一个教授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假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报纸上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了。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有的人有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做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怎么办?只有造假了。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就出来了。
马国川: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第一个的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怎么能做伯乐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答复非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了。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还有,要出“大师”还有许多条件。比如,鲁迅是连领袖都推崇的大师,可是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神学思维都是迷信;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玄学思维是信仰;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讲究实证。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科学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这是错误的。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什么叫实证呢?实证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叫真理呢?在不断地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那才是真理。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要恢复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就要提倡民主。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今天我们要重新建设中国,从五四开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节选自《财经》2010年10月)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C
A.周有光认为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这种现象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B.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周有光藉此证明唐骏是有管理能力、会办事的人。
C.周有光认为蔡元培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它与世界上的好大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术自由,学校自治”。
D.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周有光认为民主制度已经延续了三千年,我们国家的新建设也需要民主。
(2)周有光认为中国要培养出真正的大师需要哪些条件?
(3)在访谈中,周有光主要批判了当今中国哪两方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了周有光身上的哪些重要品质?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从原文第二自然段可以得知,“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是上海一位教授说的;B、“唐骏是有管理能力、会办事的人”错误,周有光用来证明的是今天的风气坏得不得了了;D、“周有光认为民主制度已经延续了三千年”错误,周有光并没有说民主制度延续了三千年.原文为“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在周有光先生看来,培养出真正的大师是需要有识别人才的“伯乐”,同时也需要一种独立的学术环境,学术领域要去官僚化,遵守学术的基本准则,学术领域要遵循独特的学术环境,要与基本的意识形态分开,学术要民主化,当然也需要独立的学术人才.
(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要理解传记中引用故事、奇闻等材料的作用,并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具体的分析.周有光主要是批判了当今社会一些大学教授不思进取,抄袭现象成风,学术作假屡禁不止,有些高校甚至任之不管,这一风气导致中国学术领域无法出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一些人把科学与意识形态混合起来,让学术无法健康发展.这体现出周有光先生坚持独立的学术思想,敢讲真话,具有渊博的学识,提倡学术科学民主发展.
答案:
(1)C
(2)①社会要有识才的“伯乐”.②人才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随风倒”③大学要实行“学术自由,学校自治”,去官僚化.④要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分开来,社会科学须发扬民主,讲究实证.(每点1分)
(3)第一问①批判了学术上的“假”:大学官僚化带来的学术抄袭与教授作假,名牌大学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社会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假文凭盛行.②批判了认知上的“混”: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混起来讲.(每点1分)
第二问①敢讲真话:如批评大学不正之风.②辩证看人:如批评唐骏文凭造假,又肯定其管理能力.③知识渊博:回答中文史哲知识都有涉猎.④实事求是,提倡民主:如提出科学思维讲究实证,社会科学需要民主.(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点评】检索范围准确:
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4小题)
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艺术评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②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③否则艺术评论便很难入情入理。④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领悟能力,⑤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
【解答】“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语序不当,前后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甚至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中“发现”和“体验”搭配不当,可改为“便无法真正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主语残缺,可改为“所以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句式杂糅,是由“否则极有可能误读、误判,进而误人误己”和“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进而误人误己”杂糅而成。保留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
(1)②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甚至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2)⑤便无法真正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3)⑥所以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4)⑦否则极有可能误读、误判,进而误人误己。(或者改为: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进而误人误己)
【点评】语序不当类型: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一般排列次序 ①表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指示代词、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或形容词性短语)。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分句位置不当。
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有人提出过“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 桶”里放“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①,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 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 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 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 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②。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 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 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 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C
A.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能把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语言通顺。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
【解答】(1)C项与文中“触手”的引号均为标示有特殊含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A项表示直接引用。B项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D项表示展览名称。
故选C。
(2)“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是以“水流”打比方。“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是“先天基因+应该是+喻词1”,“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是“后天环境+才是+动宾短语+喻词2”,“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是“每个人拥有的+喻词1+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是“可由于+喻词2+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是结论句(扣在“水流”上)。
所写句子与划线句的修辞一致,结构基本一致,以“以建房子打比方”即可。
(3)由“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和“其中,神经元细胞”可以推知①应填写的内容是“一类是神经元细胞”。根据“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可以推知②应填写的内容是“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故答案为:
(1)C。
(2)示例:先天基因应该是建筑材料,后天环境才是组装“智商材料”的设计师,每个人拥有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设计师不同,最后盖出的房子就会千差万别。
(3)①一类是神经元细胞 ②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点评】引号的作用:1.表示引用。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4.表示讽刺和嘲笑。5.突出强调。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19年10月19日,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亮相于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该车由中国航天重工、江铜集团城门山铜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航天系统公司联合研制。据航天重工董事长虢劲松介绍,与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相比,矿区采矿道路条件较差,无固定清晰路标,还可能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障碍物,因此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本题报道的对象为“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所以要有时间和地点,所以应该保留“2019年10月19日”和“世界VR产业大会”的信息。由材料“该车由中国航天重工、江铜集团城门山铜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航天系统公司联合研制”可概括出大会的内容为“该车由多个公司共同研制“。由材料“与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相比,矿区采矿道路条件较差,无固定清晰路标,还可能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障碍物,因此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可概括出信息“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然后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一段不超过70字的段落。
故答案为:
2019年10月19日世界VR产业大会上,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亮相,该车由多个公司共同研制,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重难点。
【点评】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答】段意:读书的目的。
第①句由上文“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下文“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的句子。
第②由上文“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下文“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可知,横线处应填入既与记忆性阅读死记硬背相对,又与下文形成转折的内容,类似于“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第③由上文“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下文“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知,横线处应填入表示通过一定途径来形成一定的问题,类似于“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故答案为: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点评】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