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8 19: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举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相称(chèn)  施与(yǔ) 着力(zhuó) 横七竖八(hèng)
B.游说(shuì)  福分(fèn) 懒散(sǎn) 三差两错(chā)
C.排场(chǎng) 差人(chāi) 盛饭(chéng) 生杀予夺(y ù)
D.大抵(dǐ)   淌汗(tǎng) 揩油(kāi) 美味佳肴(y á o)
3.下 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的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C.文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增强讽刺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沆瀣一气,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D.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本公司大厅里设有服务台,今天老张很荣幸地被我单位聘为顾问,请各位届时与他会晤,并欢迎各位朋友垂询。
B.小王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里丢失一本《汉语词典》,如有拾获,务请从速上交。”
C.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遂感万分满足;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你们的聆听!
D.他向老板请假时发生了争执,老板说如果旷工就扣一个月的工资,还说如果辞职就得打报告,批准后方可离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好的情绪,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情绪 。 。 。 。 。 。因此,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它,而要通过如转移注意的焦点、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法调节或控制它。
①这样的人能让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②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③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④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消极情绪
⑤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⑥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情绪,反而会使它在内心深处沉寂下来。
A.③①④⑤⑥②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④⑥②⑤① D.⑤④③①⑥②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弄堂(nònɡ) 酝酿(niànɡ)   美味佳肴(yáo)
B.契据(qì) 胆怯(qiè) 水门汀(dīnɡ)
C.拎着(līnɡ) 游说(shuì) 生杀予夺(yǔ)
D.揩油(kāi) 骷髅(kū) 三差两错(chā)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1)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2)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3)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6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胖猪。①______,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尿水往坡上走,柔软的挑担波闪着高上来。路边一条孤独的狗,一头牛在他旁边犹豫着。蓦地一声长叫响起:“卖麻花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了路,只是一堆一堆的茅草。菅草苫盖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②______,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就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一河水就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就知道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的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的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都听得清一支歌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引用、夸张
B.比喻、拟人、对偶
C.排比、拟人、夸张
D.排比、引用、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有一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它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②   
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该火箭由于“腰围粗”﹣﹣火箭芯级直径大,被亲切的称为“胖五B”。它“身高”接近54米,“体重”近850吨,整流罩高度超过20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22吨。在轨工作一段时间后,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将返回地球。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12.把以下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答:   。
13.下面一则招聘启事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事
本公司因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项目经理、水电工程主管、预算员、会计师四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岗位的从业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年薪至少10万元以上,享受“五险一金”福利(特别优秀者待遇可另眼相看)。感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扫描为电子版发送至126@126.com,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欢迎致电垂询,电话:123456
×××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6日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 题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 ______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 _____的吗?我承认我不是______,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______.一方面;另一方面,(  ),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功利意识的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少有文化素养的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甚而获得国家精神造 就奖。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是真正的民族灾难。物质上的 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能否耐得住贫困,自甘 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乃 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到底生出了一些坦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燃眉之急 无足轻重 理直气壮 络绎不绝
B.当务之急 无关大局 义正词严 络绎不绝
C.当务之急 无足轻重 理直气壮 接踵而至
D.燃眉之急 无关大局 义正词严 接踵而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权贵贪欲的膨胀的结果是腐败丛生
B.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
C.腐败丛生由于权贵贪欲的膨胀
D.腐败丛生使得权贵的贪欲膨胀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在一个人耐得贫困,能否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B.好在一个人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是否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C.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就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D.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 的世界上流离失所。
15.下面是某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恩师别来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敬谢不敏。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举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答】A.不合逻辑,莘莘学子:众多学生。“莘莘学子”前不用“一位”来修饰;
B.正确,不孚众望:“孚”有“使人信服”的意思,“不孚众望”就是“不使人们信服”。符合语境;
C.感彩不当,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去追逐某些东西,多含贬义。这里属于贬义褒用;
D.不合语境,万人空巷:“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轰动一时的情景。但此句是说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那就谈不上“万人空巷”了;
故选:B。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相称(chèn)  施与(yǔ) 着力(zhuó) 横七竖八(hèng)
B.游说(shuì)  福分(fèn) 懒散(sǎn) 三差两错(chā)
C.排场(chǎng) 差人(chāi) 盛饭(chéng) 生杀予夺(y ù)
D.大抵(dǐ)   淌汗(tǎng) 揩油(kāi) 美味佳肴(y á o)
【解答】A.“横七竖八”的“横”的正确读音为héng;
B.“三差两错”的“差”的正确读音为chà;
C.“生杀予夺”的“予”的正确读音为yǔ;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3.下 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的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C.文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增强讽刺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沆瀣一气,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D.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解答】A项,”活灵活现”是形容描绘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B项,“油然而生”是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C项,“沆瀣一气”是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D项,“不假思索”是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A项不合语境,此处是揭露带工老板们对包身工的欺骗与压榨的卑劣行径,应用”入木三分”;
B项符合语境,此处应指人的感情自然流露,词语意思符合;
C项符合语境,此处“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是臭味相投的人,显然是符合的;
D项符合语境,此处应指带工头做事没有任何的思考、考虑,显然与词语的意思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辨析这四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而言,此类题主要命题设置的错误点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搭配不当、褒贬误用、谦敬错位、自相矛盾、形近混淆、不合语境、重复赘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解答】A.句式杂糅,“导致……所致”属句式杂糅,可去掉“所致”;
B.成分残缺,“实现”后缺宾语,可在“床位”后加“的目标”;
C.没有语病;
D.不合逻辑,“近3.6%左右”不合逻辑,可去掉“左右”。
故选:C。
【点评】句式杂糅的类型:
①两个句式的杂糅
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主要原因是……和 是……造成的 两个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②两个句子的粘连
例如:作为生物进化的直观而形象的证据,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的朗恩艾特罕出土了第一具始祖鸟化石成了尽人皆知的最为著名的化石。(句子结构杂糅,“出土……化石”和“成了……化石”两句话“拼装”在了一起,使整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不再是“一套”,以致结构混乱,将“出土”后的“了”改为“的”)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本公司大厅里设有服务台,今天老张很荣幸地被我单位聘为顾问,请各位届时与他会晤,并欢迎各位朋友垂询。
B.小王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里丢失一本《汉语词典》,如有拾获,务请从速上交。”
C.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遂感万分满足;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你们的聆听!
D.他向老板请假时发生了争执,老板说如果旷工就扣一个月的工资,还说如果辞职就得打报告,批准后方可离职。
【解答】A项,表达不得体。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会晤,有相见,会面晤谈,领会,解悟的意思。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荣幸”“会晤”“垂询”用词不合语境;
B项,表达不得体。因“草拟”而产生文白夹杂,“务请从速上交”有命令语气,欠妥;
C项,表达不得体。满足,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满足”“聆听”用词不得体;
D项,表达得体。
故选:D。
【点评】表达得体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不可能永远都保持好的情绪,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情绪 。 。 。 。 。 。因此,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它,而要通过如转移注意的焦点、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法调节或控制它。
①这样的人能让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②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③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④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消极情绪
⑤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消极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⑥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情绪,反而会使它在内心深处沉寂下来。
A.③①④⑤⑥②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④⑥②⑤① D.⑤④③①⑥②
【解答】文段主要阐明:消极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它,而要通过如转移注意的焦点、自我安慰、适当发泄等方法调节或控制它。
①的“这样的人”应是指代⑤的“心理成熟的人”;④的“这”应指代③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⑥紧承④的“压抑”,②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承接⑥的“在内心深处沉寂下来”;③④⑥②与空格后“因此,消极情绪…”内容衔接紧密。
故正确排序为:⑤①③④⑥②
故选:B。
【点评】抓住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选择。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解答】A.搭配不当,“推动”与“优化”搭配不当,可删去“优化”;
B.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氧气”后加“的能力”;
C.句式杂糅,“含有…成分”与“具有…作用”句式杂糅。可在“含有”的后面加上“的”。
D.表述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弄堂(nònɡ) 酝酿(niànɡ)   美味佳肴(yáo)
B.契据(qì) 胆怯(qiè) 水门汀(dīnɡ)
C.拎着(līnɡ) 游说(shuì) 生杀予夺(yǔ)
D.揩油(kāi) 骷髅(kū) 三差两错(chā)
【解答】A.“弄堂”中的“弄”应读作“lònɡ”。
B.“水门汀”中的“汀”应读作“tīnɡ”。
C.“拎着”中的“拎”应读作“līn”。
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1)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2)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3)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解答】(1)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补充了外国资本家对包身工残酷、野蛮的剥削事实,以及获得的巨大的利润。列举的大量数字,表明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2)A.作者由“美国枕木下面的尸首”推理出“东洋厂的锭子上的冤魂”,应是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尸首”“冤魂”鲜明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毫无“诗意”可言。
(3)D.整句和散句,是就多个句子(或分句)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结构形式而言的。“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这里有整有散,据此可排除AB两项;文段没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故排除C项。
答案:
(1)C
(2)A
(3)D
【点评】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具有新闻及时性、纪实性的特征;但它不同于一般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考生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报告文学与其他文体的区别。2.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3.关注典型事件及细节。4.注意作者的评价性语言。5.注意报告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呼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6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胖猪。①______,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尿水往坡上走,柔软的挑担波闪着高上来。路边一条孤独的狗,一头牛在他旁边犹豫着。蓦地一声长叫响起:“卖麻花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了路,只是一堆一堆的茅草。菅草苫盖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②______,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就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一河水就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就知道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的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的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都听得清一支歌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B 
A.比喻、引用、夸张
B.比喻、拟人、对偶
C.排比、拟人、夸张
D.排比、引用、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有一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它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树其实稀疏着 
② 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 
【解答】(1)“菅草苫盖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运用比喻修辞,把“菅草”比喻成“长发”。“一头牛在他旁边犹豫着”“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运用拟人修辞,把“牛”“小山村”人格化。“远远地来,长长地去”运用了对偶修辞。文段没有引用和排比、夸张。
故选B。
(2)划线句是短句,“远远地来,长长地去”单独成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且有强调作用。划线句的主语都是“小河”,句子顺畅连贯。划线句的描写顺序是由近到远,有层次感,符合逻辑顺序。
(3)根据“只是树冠牵连”,可推知①可填写“树其实稀疏着”等内容。根据“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和“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可推知②可填写“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等内容。
答案:
(1)B
(2)①原文的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主语一致,更具连贯性;③原文层次感明显,先写近处的弯弯曲曲的小河,再写远处的小河。
(3)①树其实稀疏着 ②不知道是否还是原样
【点评】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该火箭由于“腰围粗”﹣﹣火箭芯级直径大,被亲切的称为“胖五B”。它“身高”接近54米,“体重”近850吨,整流罩高度超过20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22吨。在轨工作一段时间后,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将返回地球。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解答】根据第一句话能提炼出的信息是: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根据“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22吨”能提炼出的信息是:该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根据最后一句话能提炼出的信息是:本次任务的完成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据此整合成一个不超过80字的句子即可。
答案: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本次任务的完成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点评】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12.把以下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答: 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法国揭幕 。
【解答】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我们不妨从寻找新闻材料的五个“W”入手。陈述对象(who)为遥远;事件(what)为“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时间(when)为6月3日;地点(where)为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法国)。第二段材料是对“世界和平女神像”制作材料、造型的阐释性说明。组合这些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按新闻常采用的主谓陈述形式“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则可表述为“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法国揭幕”。
答案:
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法国揭幕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13.下面一则招聘启事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事
本公司因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项目经理、水电工程主管、预算员、会计师四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岗位的从业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年薪至少10万元以上,享受“五险一金”福利(特别优秀者待遇可另眼相看)。感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扫描为电子版发送至126@126.com,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欢迎致电垂询,电话:123456
×××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6日
【解答】该招聘启事中,(1)“项目经理、水电工程主管、预算员、会计师四名”是共四名还是各四名,有歧义,将“四名”改为“各(共)四名”;(2)“至少10万元以上”重复,改为“至少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这里是指特别优秀者可以条件放宽,改为“面议”;(4)“感兴趣的”用语不正规,改为“有意者”;(5)“致电”不合语境,致电是给别人打电话,改为“来电”。
答案:
(1)将“四名”改为“各(共)四名”
(2)将“至少10万元以上”改为“至少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
(3)将“另眼相看”改为“面议”
(4)将“感兴趣的”改为“有意者”
(5)将“致电”改为“来电”
【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 题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 ______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 _____的吗?我承认我不是______,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______.一方面;另一方面,(  ),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功利意识的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少有文化素养的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甚而获得国家精神造 就奖。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是真正的民族灾难。物质上的 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能否耐得住贫困,自甘 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乃 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到底生出了一些坦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A.燃眉之急 无足轻重 理直气壮 络绎不绝
B.当务之急 无关大局 义正词严 络绎不绝
C.当务之急 无足轻重 理直气壮 接踵而至
D.燃眉之急 无关大局 义正词严 接踵而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权贵贪欲的膨胀的结果是腐败丛生
B.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
C.腐败丛生由于权贵贪欲的膨胀
D.腐败丛生使得权贵的贪欲膨胀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好在一个人耐得贫困,能否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B.好在一个人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是否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C.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就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
D.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 的世界上流离失所。
【解答】(1)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此处强调的是“中国当前应该办的事情是物质文明”,所以运用“当务之急”符合语境,排除AD。
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理无愧,无所畏惧。此处强调的是“我的理由不够充分”,所以运用“理直气壮”符合语境,排除B。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2)根据“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强调“金钱力量的崛起”是“导致精神平庸”的原因,此处句式结构上与之保持一致,应强调“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上下文更加衔接,排除ACD。
(3)A.“能否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B.“是否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 世界上流离失所”,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 的世界上流离失所。C.“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就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太绝对,不合逻辑,应: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
答案:(1)C。
(2)B。
(3)D。
【点评】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15.下面是某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恩师别来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敬谢不敏。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解答】(1)“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不用于学生对老师,更改为“感念”;
(2)“高足”,敬辞,指别人的学生,不用于自己,更改为“学生”;
(3)“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是表示推辞的客气话,不合语境,更改为“感激在心”;
(4)“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不合语境,更改为“指正”;
(5)“鼎力相助”,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不合语境,更改为“全力以赴”。
答案:(1)将“垂念”更改为“感念”;
(2)将“高足”更改为“学生”;
(3)将“敬谢不敏”更改为“感激在心”;
(4)将“斧正”更改为“指正”;
(5)将“鼎力相助”更改为“全力以赴”。
【点评】要使语言“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称呼的得体
(1)敬称和谦称:称对方亲属时,常加“令”字表敬重,如令尊、令堂、令爱、令郎等。相反,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龄大的平辈,称呼前常加“家”字,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亲属,称呼前常加“舍”字,表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过去对敬称与谦称的用法,有个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2)掌握一些习惯用语。如称岳父为泰山,夫妻为伉俪,女婿为东床等。
2.注意特定文体的得体
特定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如议论文讲究语言准确严密;记叙文讲究语言的流畅生动;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严谨;应用文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新闻稿讲究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明白易懂、口语化,避免同音字混淆;广告词通俗凝炼、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述清楚,杜绝歧义;贺辞热情典雅,寿礼庄重,讣告严肃沉郁;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此外,一篇文章中还要保持语言得体的统一性。
3.注意场合的得体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此不同的场合决定不同的用语,如在医院里看望病人,不宜提“死”字;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不宜直截了当;欢乐的场面,语言宜热情奔放;悲伤的场面,语言宜严肃低沉;在有许多不同人的场合,不能随便,一定要兼顾各种人,否则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
4.注意特定目的、对象的得体
同一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或者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就得选择恰当的语言,否则就达不到目的,甚至会背道而驰。所谓“对象”,一是指讲话者,二是指听话者。由于他们的地位、身份、学识、性格、修养的不同,决定着讲话者应讲怎样的话,掌握语言的分寸感。说话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千万不能混淆。1、简明的三种方法:
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辨识歧义法:可从以下角度辨识: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
删除繁冗法: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2、连贯的八项注意:
a.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b.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c.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d.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e.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f.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g.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h.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3、得体的四个方面:
①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②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③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④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