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08 20: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同步练习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一、填空题
1.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__________;放入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__________,再放__________。
2.植物可以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__________。
3.果果设计制作的生态瓶里有金鱼藻、小鱼、螺蛳等生物,也有沙子、水、空气等__________。
4.水族箱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5.我们是这样制作生态瓶的。先选一个大的透明的塑料瓶,在瓶底装一层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__________的水,再在瓶里种一些水草,等水草__________后,再放入水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这样一个生态瓶就做好了。
二、选择题
6.我们制作的生态瓶是模拟一个池塘的( )。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非生物环境
7.在做小生态瓶时,下列同学的建议正确的是( )。
A.小明:瓶盖不能盖紧,否则水生动物就缺氧窒息死亡
B.小红:生态瓶中栽种的水生植物越多越好
C.小强:做好的生态瓶应放在阳光充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为好
D.小刚:生态瓶所放的水应该是自来水,因为自来水杀过菌
8.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9.小明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但是里面的小鱼只生存了2天就死亡了,可能的原因是( )。
①生态瓶内没有空气 ②生态瓶内其他动物的数量太少
③生态瓶内没有投放植物 ④生态瓶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
B.植物可以提供氧气和养料,所以生态瓶中植物越多越好
C.放入生态瓶的植物存活后,可以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和田螺等动物
D.生态瓶底部的淤泥可以给动物提供栖身之所
11.优优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溪水,想带回家做生态瓶,以下关于生态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提供氧气
B.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要适量
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干净的自来水
12.小明在原本状态良好的生态瓶中,额外加入很多水草。一段时间后他可能观察到的情况是( )。
A.缺乏食物,小鱼们争抢水草
B.鱼缺乏氧气,浮出水面次数增多
C.鱼缺乏生存空间
13.下列是小杨整理的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在生态瓶内装满水,紧闭瓶口
14.我们用透明的瓶子来制作生态瓶,这主要是因为( )。
A.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B.生态瓶中的小鱼需要阳光
C.水的蒸发需要阳光
15.某小组准备了这些材料:金鱼藻、田螺、小鱼、沙子、石头、池塘水、大塑料瓶 ,打算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下面哪个不需要考虑( )。
A.生态瓶中的食物链 B.生态瓶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数量
C.选择一个气温合适的天气
16.奇奇不小心倒掉了生态瓶中一半的水却没有及时补充,过段时间最有可能看到( )。
A.小鱼都游到水底沙层中 B.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变多
C.植物很快死亡 D.瓶中的水量逐渐减少
17.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非常重要,池塘中的淤泥的作用是( )。
A.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地 B.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C.调节水质中的肥度 D.以上三项都是
三、判断题
18.蚂蚁是典型的社会群体,有明确的分工,所以一个蚁群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19.生态瓶里的植物能为里面的动物提供氧气,所以生态瓶里放的植物越多越好。( )
20.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生物群落。( )
21.生态瓶里的绿色植物放得越多越好,这样小鱼、小虾才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
22.池塘里的小鱼和其他生物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
23.在设计制作生态瓶时,应该先把小动物放进去。( )
24.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包括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人类自身。( )
25.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不大,品种和数量的多少不影响我们对生态瓶的研究 ( )
四、简答题
26.小科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红红应该注意什么?
27.如果准备用大的透明塑料瓶制作生态瓶,这瓶内放哪些生物和非生物能有利于它们只需要加入足够多清洁水就能长久共存?这些生物、非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8.生态瓶制作的时候主要往里边放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同时还要具备什么条件?
五、实验题
科学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生物、非生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制作了4个生态瓶,分别编号为A、B、C、D同学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9.在生态瓶D中,非生物有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_。
30.生态瓶中的生物存在着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1.有同学发现生态瓶中的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A.多喂一些鱼食 B.往生态瓶中多加一些水 C.把生态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
32.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写字母标号)
33.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生物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中小虾存活的数量不断减少,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4.水草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
【实验猜想】增加水草的数量,氧气量会______,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______。
【实验目的】研究水草数量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
【实验材料】剪掉上面一部分的大饮料瓶两个、水草、细沙、水、小鱼等。
【实验步骤】
1.在两个大饮料瓶里分别放人等量的细沙和等量的水,两条条件相同的健康小鱼,将两个大
饮料瓶放在外部条件相同的地方。
2.在一个大饮料瓶里放两棵水草,另一个大饮料瓶里放四棵相同条件的水草。
3.观察、记录生态瓶里的小鱼在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
4.重复几次实验。
【实验记录】
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水草多时 0 1 0 由于水草增加,氧气量增加,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就会减少
水草少时 2 3 2
【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水草数量增加了,氧气量也增加了。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就会减少。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制作生态瓶。
35.放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沙子→水→植物→动物 B.水→沙子→植物→动物 C.沙子→水→动物→植物
36.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非生物有( )。
A.田螺 小虾 小鱼 水草 浮萍
B.水沙 阳光 空气
C.水沙 阳光 空气 水草 浮萍
37.生态瓶中不能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
A.水草 B.泥沙 C.浮萍
38.生态瓶模拟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池塘 C.海洋
39.生态瓶中,小虾以水草为食,小鱼以小虾为食。根据上述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40.如果拿掉部分水草或加入两条小鱼,生态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1.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秘密。
彤彤的家乡有一片美丽的湿地公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终于使湿地生态恢复了原有的生机。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呢?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依据《生物与环境》单元所学知识展开分析:
(1)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虾的存活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请填写字母)。
(2)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B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4)如果B瓶中大量增加虾的数量,虾的存活时间会______(填“缩短”或“延长”),理由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生长 氧气 养料 植物 动物
2.阳光 二氧化碳 养分
3.非生物
4.生态系统
5.自然水域中 存活
6.C
7.C
8.C
9.C
10.B
11.C
12.C
13.C
14.A
15.C
16.B
17.D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和稳定性。
27.生态瓶中的生物主要有动物和植物,非生物主要有沙、水、空气等,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动物的排泄物为水草提供肥料,它们属于互利关系。动物和植物之间的数量和种类配比要合理,达到生态平衡,水量也要适量,非生物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28.植物、鱼、虾、田螺;土壤、水。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平衡,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29. 水、空气、沙 小虾、小鱼、螺蛳 30.水草→小虾→小鱼 31.B 32. A B 33.小虾被小鱼捕食
34. 增加 减少 由于水草增加,氧气量增加,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就会减少。
35.A 36.B 37.B 38.B 39.水草→小虾→小鱼。 40.小鱼、小虾浮出水面。
41.C<A<B 空气 水 金鱼藻→螺蛳→虾 虾的大量增加导致食物和氧气匮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