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30 分)
光的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3.如图透镜中,凹透镜是( )
A. B. C. D.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 60°,折射角可能为( )
A.0° B.30° C.60° D.90°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将一物体放在距此透镜 15 厘米的主光轴上,则物体通过透镜一定成( )
A.缩小、正立的像 B.缩小、倒立的像
C.放大、正立的像 D.放大、倒立的像
6.下列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学生走楼梯 B.足球在操场滚动
C.树叶从树上掉落 D.叶子变黄了
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有关重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重力变大 B.重力不变 C.重力变小 D.不受重力
如图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照片。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图中冰墩墩的高度约为( )
A.10 毫米 B.10 厘米 C.20 毫米 D.20 厘米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一辆长 30 米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长为 70 米的大桥,用时为 10 秒。它以同样速度通过另一座桥时, 用时为 20 秒,则另一座桥的长度为( )
A.60 米 B.140 米 C.170 米 D.200 米
二、填空题(共 23 分)
想要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就必须有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
生活处处有物理。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 形成的;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引起的;雨后的彩虹,是 现象;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 。(填“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或“光的色散”)
小宝同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 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的(前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 40 ,运动员百米冲刺的速度
可达 11 (后两空均填单位)。
如图(a)、(b)所示表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图(a)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b)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 和 有关。
如图所示,小宝同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甲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到 300 牛拉力,则小宝对绳子的拉力为牛,乙树受到的拉力为 牛。
小明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将平面镜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成的“虚像”进行了对比和归纳,请帮助
小明将下表空项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对比 成像的原因 成像的条件 像与物的位置 像与物的大小
平面镜 由于光的反射 物与镜的距离为 任意值 像与物在镜的两 侧 成等大的像
凸透镜
三、作图题(共 9 分)
重为 4 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A′B′。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四、综合题(共 38 分)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牛;用它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前,应沿 方向调节指针的位置(填“水平”或“竖直”),使指针与 对齐;图中物体A 受到的重力是 牛。
小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大小相同 的蜡烛A 和 B,A 放在玻璃板前,B 放在玻璃板后。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小李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小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是”或“不”)合理的。 理由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如图乙,线段 AB 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 cm。
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光屏 (选填“向左”或
“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质量为 10 千克的物体,在 10 牛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为物体重
力的 0.1 倍。求:
①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G。
②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 F 合及合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求:
甲物体运动 6 秒的距离 s甲。
乙物体运动的速度v乙。
若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运动,则运动 12 秒后,两物体间的距离Δs。
为了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有限速 30 千米/时的标志牌。有路人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设计实验方案,测量驶过校门车辆的速度,并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①实验器材: 。
②实验步骤: 。
③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故选:A。
2.【解答】解:根据对响度的理解,可知生活中说的调节音量就是指改变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也就是改变声音
响度。
故选:A。
3.【解答】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 ACD 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 B 是凹透镜。
故选:B。
4.【解答】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 60°,
所以折射角小于 60°;又因为当光线是斜射入的,所以折射角不能为 0°,故 B 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已知 f=10cm,所以 2f=20cm,一物体放在距此透镜 15 厘米的主光轴上,,此时物体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6.【解答】解:A、学生走楼梯,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操场滚动,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树叶从树上掉落,树叶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叶子变黄了是一个生长过程的结束,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答】解: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根据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可知质量不变,所受的
重力不变。
故选 B。
8.【解答】解:由图片可看出,冰墩墩的高度与手的长度接近,一个正常成人的手掌一般在 15﹣25 厘米之间,
估测冰墩墩的高度约 20 厘米,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 B 正确,故 ACD 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大型平板车过桥通过的距离为车长和桥长之和,
车过桥的速度:v 车= =10m/s;
以同样的速度过另一座桥,则另一座桥的长度:
s2=v 车 t2﹣s 车=10m/s×20s﹣30m=170m,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想要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就必须有公认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
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
故答案为:单位;米;千克;秒。
12.【解答】解: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漫反射。
13.【解答】解: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如果选择座椅作为参照物,小明和座椅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小
明是静止的;
若以路旁树木为参照物,小明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
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40km/h;运动员百米冲刺的速度可达 11m/s;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km/h;m/s。
14.【解答】解:
由图(a)可知,气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由图(b)可知,气球飞出,所以(b)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方向;作用点。
15.【解答】解:由图可知,用绳子拉甲树时,甲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
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 300N 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 300N 的 ,
所以小宝对绳子的拉力为:F= F 甲= ×300N=150N,乙树受到的拉力也为 150N。
故答案为:2;150;150。
16.【解答】解:凸透镜成像特点: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成在凸透镜的同侧,是光的折射形
成的;
故答案为:由于光的折射;物距小于焦距;像与物成在镜的同侧;成放大的像
17.【解答】解: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过小球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选取标度为 2N,
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2 倍。如图所示:
18.【解答】解:先作出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物体 AB 的像,
如图所示:
19.【解答】解:由图知,法线已画出,入射角为 50°,则反射角也为 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
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0.【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是 5N,则量程为 0~5N;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在竖直方向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
线;
(3)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指针指在 2 下 2 格处,故该物体的重 21N+2×0.2N=2.4N。
故答案为:0~5;竖直;零刻度;2.4。
21.【解答】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实验次数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实验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的大小;(3)不;没有多次实验,有偶然性。
22.【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1
(2)凸透镜成实像时,u=v=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的 = = m ,则 u=v=0.2m=20cm
=2f,故 f=10cm;
(3)①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成像大小不
会变化,但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②如果将凸透镜 A 换成镜面直径相同、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 C,比起原来就相当于将物距变大了,那么像
距就要减小,像变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即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放大;投影仪;(2)10;(3)①变暗;②向左;变小。
23.【解答】解:①物体所受的重力:G=mg=10kg×9.8N/kg=98N;
②由题知,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为物体重力的 0.1 倍,
则物体受到的阻力:f=0.1G=0.1×98N=9.8N;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阻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
所以合力的大小 F 合=F﹣f=10N﹣9.8N=0.2N,其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右。
答:(1)物体所受的重力 G 的大小为 98N;
(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 F 合的大小为 0.2N,方向水平向右。
24.【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物体运动 6 秒通过的距离 s 甲=6m。
(2)由图可知,乙物体的速度 v 乙= =0.8m/s。
(3)由图可知,甲物体的速度 v 甲= =1m/s;
经过 12s,甲物体通过的路程 s′甲=v 甲 t=1m/s×12s=12m;
经过 12s,乙物体通过的路程 s′乙=v 乙 t=0.8m/s×12s=9.6m;
如果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则 12s 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为:Δs=12m﹣9.6m=2.4m;
如果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向运动,则 12s 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为:Δs′=12m+9.6m=21.6m。
答:(1)甲物体运动 6 秒通过的距离为 6m。
(2)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0.8m/s。
(3)运动 12 秒后,如甲、乙同向,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2.4m,如甲、乙反向,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21.6m。
25.【解答】解:(1)根据速度公式 v= 可知需要测量时间和路程,则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停表和卷尺;
(2)①在学校门口两边设置 A、B 两点,用卷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 点;
③汽车的车头行驶至 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 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当汽车的车头
行驶至 B 点时,B 点处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 A 点行驶至 B 点的时间 t;
④根据速度公式 v= 计算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 v>30 千米/时,则汽车超速;若 v≤30 千米/时,则汽车没有超速。
故答案为:(1)停表、卷尺;
(2))①在学校门口两边设置 A、B 两点,用卷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 点;
③汽车的车头行驶至 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 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当汽车的车头
行驶至 B 点时,B 点处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 A 点行驶至 B 点的时间 t;
④根据速度公式 v= 计算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 v>30 千米/时,则汽车超速;若 v≤30 千米/时,则汽车没有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