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下9.2液体的压强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下9.2液体的压强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8 20: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液体的压强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后,则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如图,甲乙两个容器中装有密度分别为、两种液体,、、、四点的压强分别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则一定大于 B.若,则一定小于
C.若,则一定大于 D.若,则一定小于
4.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说始于神农时代,人们常以茶会友款待客人。小萍将的热水倒入质量是、底面积为的茶壶中,壶内水深为,将茶壶放到水平桌面上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B.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
C.水对茶壶底的压强为
D.水对茶壶底的压力为
5.小慧用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这些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6.下列物品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A.锅炉水位计 B.高压锅 C.密度计 D.吸盘式挂衣钩
7.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地漏存水杯 B.排水管的形“反水弯”
C.形管压强计 D.水壶
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其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茶壶 B.托里拆利实验
C.船闸 D.锅炉水位计
9.如图甲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压强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B.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0.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以下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液体压强计的形管属于连通器
B.通过甲、乙两图可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小
C.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乙、丙两图进行对比
D.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容器的形状有关
11.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 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
C.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
12.如图所示,往浴缸中匀速注水。能反映水对浴缸底部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13.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抽出深度为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应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的液体深度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边液体的密度
B.右边液体的密度
C.实验中必须将形管内抽成真空
D.若将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
二、综合题
15.如图所示的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满水和酒精,橡皮膜将向  (选填“左“或“右” 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16.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一次瓶口朝下(如图乙),两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甲图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  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甲图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  乙图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  和  。(选填“”、“ ”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因两端液面相平,两端无法形成压强差,故水不会发生流动。
故选:。
2.【答案】A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时,,
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即。
故选:。
3.【答案】B
【解析】.若,且的深度大于的深度,根据可知一定大于,故正确;
.若,且的深度小于的深度,根据可知不一定小于,故错误;
.若,且的深度等于的深度,根据可知一定大于,故正确;
.若,且的深度小于的深度,根据可知则一定小于,故正确。
故选:。
4.【答案】C
【解析】.壶内水深:,
水对茶壶底的压强:,故正确;
茶壶的底面积:,
根据可得,水对茶壶底的压力:,故错误;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错误;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
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不能得到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故错误;
.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都是水,密度不变,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正确;
.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都是盐水,密度不变,深度不同,压强不等,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正确;
.由图示可知,实验中的液体是盐水和水,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压强不等,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故正确;
故选:。
6.【答案】A
【解析】
.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高压锅利用了密闭气体的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高的原理来工作,与连通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密度计的设计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与连通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吸盘式挂衣钩是利用大气压进行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7.【答案】C
【解析】
.根据地漏的结构图可知,存水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因此地漏的结构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可防止异味从下水管中冒上来,故不符合题意;
.排水管的形“反水弯”两侧都与大气连通,并且底部相连通,属于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形管压强计底部连通,但是其左侧上端不开口,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8.【答案】B
【解析】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在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中,因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所以该装置不是连通器,故符合题意。
.关闭下游阀门,打开上游阀门时,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使水面相平,方便船只出入;当下游阀门打开时,闸室和下游构成连通器,使水面相平,方便船只通过;所以,船闸属于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锅炉的炉身与水位计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9.【答案】D
【解析】容器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由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仍然为,故正确;
已知上、下底面积之比为,容器倒置后,压强不变,受力面积变成原来的,根据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为原来的,即,故正确;
容器对水平面上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容器倒置后,总重力不变,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仍为,受力面积变成原来的,根据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即,故正确,错误。
故选:。
10.【答案】C
【解析】.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因此,不是连通器,故错误;
.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橡皮膜的方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且深越深,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得到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故错误;
.要想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即应选择相同的容器、深度、方向,不同的液体密度,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故正确;
.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如图当改变容器的形状时,左右两边的液面差相同,液体的压强相同,所以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故错误。
故选:。
11.【答案】C
【解析】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质量、体积增加得不多;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了很多;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说明水对木桶的压强增加了,由可知,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故选:。
12.【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是正确的;
故选:。
13.【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开始、、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可知;
若抽出深度为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知减小的压强△△△,根据可知抽出液体的深度;故正确,错误。
故选:。
14.【答案】A
【解析】用抽气机对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管内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
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
,即,
.由可得,,故正确,错误;
.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形管内抽成真空,故错误;
.若将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可知△△,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错误。
故选:。
二、综合题
15.【答案】右;液体的密度。
【解析】当分别向左右两侧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酒精时,因水的密度大,根据可知,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较大,故会看到橡皮膜向酒精这一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右;液体的密度。
16.【答案】小于;大于。
【解析】(1)由于甲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浅,由公式可知,甲图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小于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
(2)由于甲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浅,受到水的压强小,所以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较小,其排开水的体积较大,由可知,甲图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大于乙图中塑料瓶受到水的浮力。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17.【答案】;。
【解析】公式中的(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
故答案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