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4.1交通运输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4.1交通运输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08 21: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新课标》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的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会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2.学生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数据,生动的地理事例、视频,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往往会激发出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的思考起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的,对比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情分析 】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地图并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自我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将地理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模式为主,教师穿插指导为辅,将地理课本知识生活化。
【教学目标】
感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通过选择交通方式,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比较现代交通方式的特点。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资源】
视频文件《三鞭子》小品片段、《交通发展史》Flash、《高铁时代》片段,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国铁路分布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白板。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采用生活化、故事化、讲评式等方式进行学与教。分为两大部分,课前预习提示与正式讲授展示新课。
课前预习,导学提示:
1、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的五种方式和特点。
3、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三鞭子》小品视频,引导学生指出这个视频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并板书。
板书: 第一节 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本知识,使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避免生硬枯燥,达到顺应学生思维方式,灵活进入课堂。
师生活动,展示个性
教师:请同学们读教材84页图4.1完成课件展示的四个问题:
1.“要想富,先修路”说明什么道理?
2.交通运输是指什么?
3.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
4.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板书: 二、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概括教师提出的问题。
1.“要想富,先修路”说明了“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交通运输是指什么?
3.交通运输工具有汽车、火车、飞机、船舶和管道。
教师:同学们积极踊跃的答出了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那么我们通过一段Flash来了解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4.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通过一段Flash视频来了解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过渡语:以上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种与其他几种不同,区别在哪呢 。让我们走进运输方式大比较环节,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梳理,比较几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大比较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表格梳理,区分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和运量。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知识点,方便学生对照。
◢头脑风暴 我最快
教师:根据同学们总结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师出示有关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题,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
◢合作探究 选方式
教师:通过同学们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归纳总结,下面我们据情境,选方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组想要的数字,认真审题并作答。
学生活动:通过对知识的感知及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根据问题的提示,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踊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在轻松民主的氛围内,完成知识的巩固。又调动了课堂气氛。
教师: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的练习,请同学思考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通过习题练习,学生归纳、总结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需要进行选择方式,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地理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快乐。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同学们谈了本节课的收获,接下来是我们验收成果的时间,让我们共同进入习题巩固、大挑战这一环节,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人物后面的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减一分,人物后面还会有惊喜哦。
习题巩固 大挑战
一、基础题
1. 被誉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
A 粮食生产 B 交通运输
C 城市建设 D 矿产开发
2. 兰州到拉萨的距离为2176千米,运送500吨钢材,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空运 B公路 C铁路 D水运
二、提升题
3.右图是20世纪80年代末某地区各种运输方式运费和距离
的相关统计图。试完成下列问题。(2分)
当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当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间,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远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但它最大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直击中考,基础知识与能力提升的结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师:如果想去外省出行,不想坐飞机,但又想节省时间,我们还可以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学生预设回答:高铁。
过渡语: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高铁事业一飞冲天,发展迅速,下面我们通过科技驿站最前沿的咨询来看一下我国高铁时代的发展。
总结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交通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那么在这主要的几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种运输方式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1、从学生较感兴趣的图片和视频入手,引导学生生疑、生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带上浓浓的乐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个性,保护他们善于思考和乐于探究的热情,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地理学习与地图紧密相连,与生活相联系。通过读图或者资料把学生的思维由学习引入到生活中,使知识理解生活化,通读易懂好记。
4、新课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评价学习成果,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使学生学得快乐,不生硬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让学生轻松学习,学有所获。但在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