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让人们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纪转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向人类展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一场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灾难,却毁灭了这美好的一切,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为什么他们这样渴望战争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思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加尖锐呢?
法
美
德
其它
1913年
英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70年代以前 1 3 2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实力瓜分世界的格局成为过去。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巨变
进一步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英、德、法、美经济政治比较表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伯恩哈特·冯·皮洛夫
(1849~1929)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897年12月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是沙俄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所以在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由“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演变。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
世 界 殖 民 地
2、直接原因: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德
奥匈
意
1879年
1882年
三国同盟是如何形成的
俾斯麦 德国“铁血宰相”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
安德拉西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
1879年,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8月27日,俾斯麦与安德拉西秘密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经过多方交涉,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
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
①
②
③
突尼斯国旗
意大利国旗
法国国旗
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1881年)
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同盟以德国为核心,由于意、奥争夺巴尔干半岛产生矛盾,意成为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①
②
③
结成同盟的三国君主画像
俄
英
法
1894年
1904年
1907年
三国协约又是如何形成的
法国
“协约”
俄国
英国
俄国1914年的海报
沙皇尼古拉二世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中找出两大集团的成员国和核心国。请根据地理位置谈谈它们在军事上的有利与不利之处。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英
法
德
奥
俄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879
争夺巴尔干
普法战争后果
1882
三国同盟
1894
1904
1907
三国协约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英
法
德
奥
俄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
普法战争后果
1879
1882
三国同盟
1894
1904
1907
三国协约
第一次
世界大战
实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德
德
英
英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奥匈
德
英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俄
法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意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德
英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
德国
英国
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法(右下)俄(右上)三国的明信片
德国宣传要教训塞、俄、
法、比、英各国的明信片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会对世界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奥托·冯·俾斯麦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
钢铁堡垒——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
1940年服役,排水量52600吨,航速30节,舰上人员1600名。舰上武器有:8门380毫米火炮,12门150毫米火炮,16门105毫米火炮,16门37毫米炮和4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此舰袭击大西洋交通线,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
1905年,英国在朴次茅斯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1906年,皇家海军军舰“无畏”号在龙骨安置后仅几个月就下水了,它是当时时间上威力最大的战舰。到1908年,英国制造无畏舰达12艘,超过了德国的9艘。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开创“无畏舰时代”
德国积极扩军备战,于1906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并且建造在日后战争中投入与英国海战的潜水艇。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达9倍多。
在地中海游弋的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国 54.3 54.2 71.5 76.9 91
德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日本 7.1 8.4 23.4 27.1 30.6
沙俄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意大利
日本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随之而来,生产的武器产生的破坏威力越来越大。
1918年美国的军工厂
威力越来越大的榴弹炮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1915年法军列车炮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
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A.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赛;
B.俄法德奥展开疯狂陆军竞赛;
C.各国军费猛增。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延续便是战争。 ——(列宁)
战争起源于经济,从属于政治,是“政治的继续”。也就是说,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列宁)首先开辟从国家行为和国家对外政策上寻找战争根源的途径。
1905~1906、1911法德争夺摩洛哥战争
1908~1909波斯尼亚危机
1911~1912意大利-土耳其战争
1912~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半岛成为
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2.三国同盟的动摇者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3.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B
D
D
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组合正确的是
A 三国同盟: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B 三国同盟:英国 日本 俄国
C 三国协约:德国 塞尔维亚 意大利
D 三国协约:英国 法国 美国
5、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B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北约和华约建立
D 欧洲共同体建立
6、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B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 《英法协约》的签订
D 《英俄协约》的签订
1882年形成的军事集团
1907年形成的军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