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经济开发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线上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经济开发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线上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08 21:33:55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高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线上检测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卷 选择题(共 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 涂黑。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自2020年 6 月 1 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管 理者、垃圾产生者、处理者的主体责任。同时要求各级部门应当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教育,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全社会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据 此完成 1 ~ 3题。
1. 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
2. 实施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自然资源 B. 增加自然资源
C. 获取劳动报酬 D. 撤销环卫岗位
3. 下列行为符合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A. 节日期间互赠贺卡 B. 使用一次性餐盒
C. 学习资料双面打印 D. 购物使用塑料袋
2020年 11 月 1 日零时是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4 ~ 6题。
4. 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人口密度
(人/千米)
(
>
500
)A. 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B. 减少人口数量
10-100
<10人 南海诸岛
C. 摸清我国人口家底 D. 改变人口分布
5.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 漠河—昆明线 B. 黑河—昆明线
C. 漠河—腾冲线 D. 黑河—腾冲线
6.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西北部稠密 B. 极不均衡 C. 东南部稀疏 D. 非常均衡
2021年 1 月6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国中
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温 6~8℃,最高降温幅度可达 10℃,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 7~9级。据此完成7 ~ 9题。
7. 造成此次大范围降温、大风等恶劣天气的是
A. 台风 B. 寒潮 C. 梅雨 D. 沙尘暴
8. 此时,山西省正处于一年中的
A. 暮春 B. 盛夏 C. 深秋 D. 隆冬
9. 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提醒广大民众应
A. 预防雷暴 B. 防寒保暖 C. 防紫外线 D. 防暑降温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 1页(共 8页)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2页(共 8页)
黄河滋润着沿岸干渴的大地,哺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 “黄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10 ~ 12题。
10. 黄河是世界长河之一,其长度位居我国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1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
A. 太行山脉 B. 唐古拉山脉 C. 祁连山脉 D. 巴颜喀拉山脉
12. 图中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是
A.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中央储备粮,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
粮直属库数量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 14题。

(

)13.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粮食数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1-20 个
21-40个 丁
(
C
.

D.

100-300

)41-70个
省级区域粮库个数
14. 推测图中乙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高粱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3页(共 8页)
武汉火神山医院从设计到建成用了10 天;雷神山医院从决定建立到交付用了 15 天,中国速度集中体现了“中国建造”的科技发展创新脚步,也是我国5G、AI、云计算、大 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成果。据此完成 15 ~ 17题
15. 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关键因素是
A. 市场 B. 科技 C. 资源 D. 地形
16. 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 服装加工 B. 汽车制造 C. 化工工业 D. 电子信息
17. 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
A. 上海、广州 B. 深圳、广州 C. 北京、上海 D. 北京、深圳
2020年 12 月 12 日,郑太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郑太高铁是首条纵贯太行山脉的
铁路,全线隧道占总长度的43%,郑州— 太原只需2 个多小时,比普速列车节省9 个多小 时,对推动沿线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郑太高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8 ~ 20题。
18. 郑州、太原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秦、晋 B. 鲁、豫
C. 晋、冀 D. 豫、晋
19. 与普速铁路相比,高速铁路的最大优势是
A. 速度快 B. 受天气影响小
C. 运量大 D. 可以从“门”到“门”
20. 推测郑太高铁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 冻土广布 B. 湖泊众多
C. 地形复杂 D. 线路曲折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4页(共 8页)
(


) (
漫画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15分,共60分)
21.【地理国情】耕地红线 人人坚守
资料一 2020年 11 月 1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 产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牢牢守住国家粮食 安全的生命线。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 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 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的生产。耕地在优先满足粮 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
资料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和漫画
(
A
B
C


旱地
戈壁、

寒荒漠、石山







海诸岛
)
思考: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3分)
A. ▲ B. ▲ C. ▲
(2)土地资源按利用状况分为 ▲ 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图中属 于农业用地的有耕地、 ▲ 和林地。《意见》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防止 耕地“ ▲ ”倾向,牢牢守住国家规定的耕地总面积 ▲ 亩红线。(4分)
(3)粮食作物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命的能量和营养。列举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3分)
(4)推断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尝试为漫画命名。(2分)
(5)土地是立国之本,请你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3分)
22.【关注生活】藏粮于技 智慧农业
资料一 据《经济日报》,2020年我国粮食增产113亿斤,总产创历史新高。 目前,我 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1%。种植业结构持续优 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面积连续5年增 加,粮改饲面积超过 1500 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构建。当农业与加工、文旅、电 商、康养等产业相遇,就形成了“农业+”态势,由此催生体验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 态,显示出产业的魅力。
资料二“中国农业地区分布示意图”
(
B
A
C
D

麦集中产区

稻集中产区
4
00
mm
等降水量线
南海诸岛
)
思考:
(
··
)(1)在图中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分)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牧区名称。(4分)
A. ▲ B. ▲ C. ▲ D. ▲
(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 布,农业以 ▲ 业为主;东部地区主要分布着种植业、 ▲ 业和 ▲ 业。(3分)
(4)说出我国小麦、水稻的集中产区,并简析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4分)
(5)举例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3分)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5页(共 8页)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6页(共 8页)
23.【案例分析】航天航空蓬勃发展
资料一 2020年 11 月24 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 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嫦娥五号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探测器自动采 集月球表面土壤和岩石样本,然后带回地球,用于分析月壤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 成,研究月球演化成因及宇宙形成历史等,这是中国航天工程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 最大的任务之一 。围绕月表采样,嫦娥五号探月实现了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 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 38 万千米外的月 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资料二“中国主要工业分布示意图”
(
B
A
C

业中心

业基地
南海诸岛
D
)
思考: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4分)
A. ▲ B. ▲ C. ▲ D. ▲
(2)将图中字母与工业基地特色相对应的用直线连接起来。(4分) A ①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②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 ③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D ④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又一次突破。说出此次 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3分)
(4)我国科技发展迅猛,请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4分)
24.【研究性学习】中国高铁 领跑世界
资料一“十三五”时期,中国铁路加速奔跑,车轮滚滚彰显使命担当。截至2020年7 月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 14.14 万千米,其中中国高铁达 3.6 万千米,稳居世界第 一。“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刷脸进站、 Wi-Fi覆盖、无感安检、验检合一、互联网订餐、车站大屏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成为 乘坐高铁的专属名词,功能齐备、智能便捷的客运服务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 中国 铁路以奋斗者的姿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批批铁路新线投入运营,路网越织 越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了重要力量。
资料二“我国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
(
B
A
C
已建线路

划线路

海诸岛
)
思考:
(
··
)(1)在图中描出兰新铁路线。(1分)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3分)
A. ▲ B. ▲ C. ▲
(3)由图可知,我国高铁线路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分布 ▲ (填“稠密”或“稀 疏”),西部地区分布 ▲ (填“稠密”或“稀疏”)。(2分)
(4)举例说出“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发展取得的成就。(3分)
(5)今年寒假,山西的小刚一家计划去北京探望奶奶。请帮小明一家规划出行方式, 并说明理由。(3分)
(6)家乡面貌日新月异,举例说明你所在地区近几年交通运输的变化。(3分)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7页(共 8页) 八年级 地理(晋教版)试题 第 8页(共 8页)2022-2023
地理(晋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A
B
D
C
D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1)林地旱地水田(3分)
(2)农业草地非粮化18亿(4分)
(3)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薯类:豆类。(答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4)问题:非法建筑,乱占耕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得1分)
命名:“饭碗没了”;“饭碗被占”;“我的耕地呢?”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得1分)
(5)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好矿区废弃地的复
垦;不盲目扩大城镇规模;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技兴农;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
地荒漠化:防止土地污染;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等。(答
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22.(1)如图所示(1分):
n
小麦集中产区
■水稻华中区
一400mm等降水量线
(2)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4分)
(3)畜牧林渔(3分)
地理答案第1页(共2页)
(4)集中产区:小麦集中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或北方地区)。(1分)
水稻集中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或南方地区)。(1分)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雨热同
期;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答对任意两点即得2分)
(5)2020年我国粮食增产113亿斤,总产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
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1%;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优质稻谷面积进
一步扩大;大豆面积连续5年增加:粮改饲面积超过1500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构建等。(答
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23.(1)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4分)
(2)A—③B—④C①D—②(每连对一处得1分,共4分)
(3)利用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集月球表面土壤和岩石样本,然后带回地球;用于分析月壤结构、物
理特性、物质组成:研究月球演化成因及宇宙形成历史等。(答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4)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来自全球的信息;互联网购票;借助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手机打车;网上
购物;网上点外卖;高铁出行舒适便捷;温室大棚使北方人在冬季吃上新鲜蔬菜等。(答对任意四
点即得4分)
24.(1)如图所示(1分):
一已建线路
一规划线路
南海诸岛
(2)北京哈尔滨上海(3分)》
(3)稠密稀疏(2分)
(4)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千米,其中中国高铁达3.6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高铁
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刷脸进站;W-覆盖;无感安检;验检合一;
互联网订餐;车站大屏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成为乘坐高铁的专属名词:功能齐备、智能便捷的客
运服务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等。(答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5)方式一:坐高铁;(1分)理由: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等。(2分)》
方式二:坐飞机:(1分)理由:速度快:安全舒适等。(2分)
方式三:自驾车;(1分)理由: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到“门”等。(2分)》
(出行方式1分,主要理由2分,共3分)
(6)道路拓宽改造;地铁通车;兴建环路;高铁运用;太原南站:铺设高架桥;立交桥;跨河大桥等。(结
合所在地区,答对任意三点即得3分)
注:主观试题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地理事物名称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地理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