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1 09: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二战的帷幕落下不久,世界上两大阵营之间打了一场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你知道这是什么“战争”吗?导入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 1947—1955) 1、何谓“冷战”? 美苏在二战时是盟友,为什么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要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探究1合作探究一、何谓“冷战”(Coid War)?   所谓“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形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1、所谓“共产主义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令西方国家不安
2、二战刚结束不久,双方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
3、美国的实力大增,妄想称霸世界二、原因22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杜鲁门 二、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拖垮苏联,并进而称霸全球。
杜鲁门
2、“冷战”信号是谁通过什么行动发出的?为什么说该行动成为美国发动“冷战”的信号?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探究2合作探究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丘吉尔(右)在杜鲁门陪同下访美丘吉尔杜鲁门四、信号:“铁幕演说”
杜鲁门意在利用丘吉尔这位著名的“反共斗士”投石问路,“铁幕演说” 是杜鲁门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成为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杜鲁门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3、美国发动“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探究3合作探究五、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杜鲁门
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马歇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是否仅仅是一项“复兴”计划?

探究4合作探究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同时也是美国全球扩张野心的体现。  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
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
其全球扩张的野心。政治表现二战后欧洲经济困难欧洲难民??? 柏林民众偷煤战后德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推行“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学说,正式提出援助西欧(英、法、意、联邦德国为其重点)的“欧洲复兴计划” ,即为“马歇尔计划” 。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马

尔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保护下的脆弱的西欧经济
“夹板”(即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飞机将援助
物资空运到西柏林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一位西德小姑娘用当日的 报纸包裹领取的食品援助的食品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的发展。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约会场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8月24日,公约生效,北约正式成立,也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军事表现目的: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首都”)  北约成立后,美国控制了北约的“一体化”军事机构,为北约制定军事战略。实际上是把美国的军事战略作为各成员国军事活动基本原则,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经过5次扩大,北约已形成了拥有26个成员国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5、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何谓两极格局?你认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和平会有什么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探究5合作探究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  1955年5月11日至14日,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为“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约”正式解体。   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北约VS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互有攻守,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表现为
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经济上割据。 6、“冷战”结束后,当今美国是否还在继续推行霸权主义?能否举几个事例?对此你有何认识?

探究六合作探究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的认识①历史进入到21世纪,美国依然依靠它强大的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霸权主义是世界不安宁的主要根源;
②唯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③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增强综合国力,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冷战的前沿阵地----德国柏林墙——世界上最大的涂鸦(1961-1989)  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标志德国分裂,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德国由此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1989年11月9日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矛盾加深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主要原因概念信号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本课小结智力拼盘赛一赛看谁最厉害1.下列对“冷战”政策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手段包围苏联
2.1947年,为帮助西欧摆脱经济动荡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我们的帮助应该首先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的途径。”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发表“铁幕”演说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3.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4.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5.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7.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上义与社会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8.小亮准备找“冷战”的有关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
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诺曼底登陆、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9.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0.下列图片,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是
A B C D
1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
最重要的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
B.扩大海外商品市场
C.向西欧、日本输出新技术
D.推动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12.右面漫画生动地反映了两极格局
下的较量,其为首的两大国是 (  )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日本
C.苏联和美国 D.德国和法国
13.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论述了美苏“冷战” (  )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14.下列漫画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是15.请把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两极格局形成
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排排站③ ② ① ⑤ ④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