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课前回顾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程度大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股市崩溃,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等
经济受创、政治危机、世界局势紧张
时间:
根本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
罗斯福新政
时间:
目的:
手段:
内容:
实质:
1933年开始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国家干预经济
金融业、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希特勒
墨索里尼
裕仁天皇
学习目标
1.识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2.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3.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
4.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5.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材料1: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材料2:巴黎和会藐视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则使民众的不安更趋严重。鲜血和财富的支出似乎已是徒然的,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
——《全球通史》
材料3:1916年,意大利全国各地举行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55.4万人;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加浩大,全国举行罢工2 070次,参加者猛增至231.4万人。
——《世界金融五百年》
材料4:意大利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
整个意大利社会笼罩着不满情绪
工农运动高涨
政治混乱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背景
一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建立标志:
(4)对内政策:
(5)对外政策:
1922年
墨索里尼
醉心于领土扩张
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实行独裁统治
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对外领土扩张梦想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1922年,法西斯党徒全副武装向罗马进军,伺机夺权,意大利内阁被迫辞职。图为法西斯党徒进军得胜后的合影
1883年
出生于意大利
1905年
加入社会党
1915-1917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的大战
1919年
建立以古罗马“棒束”为标志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
建立了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被称为“领袖”
1921年
1922年
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派兵侵入埃塞俄比亚
1935年
被枪决,尸体倒吊在广场上示众
1945年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墨索里尼
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并秘密关押
1943年
被倒吊着的墨索里尼(左二)
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① 经济大危机导致政局混乱
②《凡尔赛条约》引发复仇情绪
材料:他(希特勒)极富戏剧性的表情变化加强了其滔滔不绝的演讲的气势。……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演,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的败类。”
③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乘机大肆活动,蛊惑性宣传,煽动复仇。“纳粹党”发展迅速,成为第一大党。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阶层对政府的不满,利用各种手段乘势发展壮大。
希特勒 纳粹标志
“纳粹”在德文中是“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简称。
2.希特勒上台(1933年)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解散国会,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
打击德国共产党
②解散工会
③加强思想控制
焚烧进步书籍
④残酷迫害、屠杀犹太人。
“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人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发光。所以,有德国人讽刺地称之为"水晶之夜"。
3.德国法西斯对内独裁统治
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迫害犹太人。(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被迫流亡,其中最著名的是爱因斯坦)
1938年“水晶之夜”
3.德国法西斯政权对内政策
拓展知识: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①历史原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爱因斯坦
马克思
毕加索
洛克菲勒
奥本海默
看图说史: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了怎样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水晶之夜”中遭到
破坏和洗劫的犹太商店
国会纵火案中
起火的国会大厦
希特勒颁布命令
大肆打压德国共产党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 1000 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人间地狱”。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 4 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 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 6000 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这个集中营属于盖世太保管辖。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波兰首都华沙(Warsaw)贫民区的犹太人被聚拢起来送往集中营
据苏联官方统计,二战期间,纳粹分子总共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受害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犹太人在欧洲被德国法西斯屠杀达600万人
4.德国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占领苏台德区。
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必由来已久。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军部:指日本当时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根据日本当时的宪法规定,天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使军部在日本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陆军参谋本部
海军军令部
“军部”是日本的军事指挥枢纽。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关东军等军事机关。日本军部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直接对天皇负责。
2.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①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
②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三省,扶持建立伪满洲国,蚕食华北地区。
③1937年7月7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九一八事变、制定《国策基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对内:独裁统治——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根本国策。
扩充军备
七七事变
大东亚共荣圈
2.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
3、法西斯建立
1936年2月26日,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袭击了首相官邸和其它重要国家机关,刺杀了一些内阁重臣。政变之后在军部的支持下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建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广田弘毅
(1)标志: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2)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课堂归纳:
政权 背 景 建立 标志 建立 时间 内外政策 影 响
意大利
德国
日 本
政治危机
希特勒
上台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墨索里尼
上台
社会、经济危机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933年
1922年
1936年
独裁统治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扩充军备
欧洲战争
策源地形成
亚洲战争
策源地形成
经济危机
合作探究:意、德、日三个国家的法西斯化有哪些异同点?
不同点:
(1)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一战的沉重打击下转变为法西斯国家的,而德、日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2)夺权方式不同:德、意是以政党夺权的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日本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实现的。
相同点:
(1)都是因为国内政治危机的加剧而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2)都实行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政策。
合作探究:用史实说明美国和德、日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方法有何不同?产生怎样的不同结果?
方法:美国:实行罗斯福新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
结果:美国:成效显著,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德日:威胁了世界和平,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与匆匆来访的墨索里尼握手
“三国准备实现他们的权利和确保他们的生死利益”
4.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①时间:
②性质:
③影响:
20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德意日三国结盟代表合影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德国法西斯政权
对内独裁统治
对外领土扩张
影响: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暴行: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等
日本法西斯政权
统治
建立时间:1922年
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暴行: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影响: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背景: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背景:一战后,经济
衰退,政治混乱
吞并埃塞俄比亚
2、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A.由法西斯党控制政权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对外推行扩张 D.疯狂扩军备战
1、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① 德国 ② 意大利 ③ 日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B
课堂练习
A
3、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其他法西斯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A.对外推行扩张 B.反对共产主义运动
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D.以军部为核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