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9 22:46:17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2分)
1. 下列有关生物体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 不同种类的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不可能合成流感病毒的蛋白质
1.D
2. 如下图为某细胞部分结构,下列关于该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②的形成离不开结构③
B. 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⑤中的核酸种类相同
C. ⑤内膜上附着有大量分解丙酮酸的酶
D. 结构④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2.A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 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变慢
C.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
D.只有癌细胞中能同时发现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3.C
4. 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 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 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 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4.A
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将一定量胡萝卜切碎, 加适量水、石英砂, 充分研磨,过滤, 获取胡萝卜素提取
B.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 可先后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 须加热使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的多少,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5.B
6.下图表示人体胃肠激素的不同运输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肠激素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内分泌腺细胞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C.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运输途径
D.图中内环境中可能含有激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
6.B
7.右图为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 a、b、c 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脑通过神经元 c 可以使 b 兴奋或抑制
B.失去脑的调控作用,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C.若b 的神经纤维与内脏相连则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 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7.D
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双重支配,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腺分泌唾液也受大脑皮层控制
C.在调节泌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舒张
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8.C
9.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调节生命活动,维持稳态
C.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中枢,可以分析、综合并使有关神经兴奋
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9.D
10.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0.D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种群的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B. 植物种群的变化不会影响当地的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C. 原野上野兔的种群数量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
D. 草原上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1.C
1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可实现稳产增产、改善产品品质等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类似物
B.啤酒生产中使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可提高大麦发芽率
C.用适宜浓度的吲哚丁酸喷施草莓浆果,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D.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洒已长足的西瓜,可促进西瓜更快成熟
12.A
13.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过程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 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C. 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为酵母菌的活细胞
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13.A
14.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四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
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14.C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下, 叶肉细胞中的 ATP 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 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 ATP
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 ATP
15.ACD
16.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用无土裁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
B.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 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
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 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D.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6.BCD
17. 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 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
C. 乙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 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17.ABD
18.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B.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通透性减弱
C. 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
D. 可卡因可阻碍多巴胺被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18.BC
19. 下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处于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不可能代表神经细胞,该细胞的染色体不会发生变异
B. 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丁细胞不会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9.BCD
三、简答题(共5题,共计57分)
20.(9分)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关系(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5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请都图回各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直接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从①~⑦中选填),在红光照射条件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_。
(2)在C2循环途径中,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被继续氧化,同时生成的___________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迅速分解为O2和H2O。
(3)将叶片置于一个密闭小室内,分别在CO2浓度为0和0.03%的条件下测定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曲线a、b(图Ⅱ)。
①曲线a,0~t1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段释放的CO2源于细胞呼吸;t1~t2时段,CO2的释放速度有所增加,此阶段的CO2源于___________(2分)。
②曲线b,当时间到达t2点后,室内CO2浓度不再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4)光呼吸可使光合效率下降20%-50%,科学家在烟草叶绿体中组装表达了衣藻的乙醇酸脱氢酶和南瓜的苹果酸合酶,形成了图Ⅲ代谢途径,通过___________降低了光呼吸,提高了植株生物量。上述工作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0.(1) ①⑥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过氧化氢
(3) 光呼吸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
(4)直接价值
21.(12分)呼吸道黏膜能阻碍SARS-CoV-2等病原体的入侵,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呼吸道黏膜的部分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___________等功能。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类型有________。(2分)
(2)SARS-CoV-2借助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后,黏膜DC细胞摄取、处理病毒,并将抗原肽呈递到细胞表面,通过与Th细胞接触,促进Th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后者进一步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分泌型IgA的___________细胞和记忆B细胞;同时启动细胞免疫获得___________等特异性细胞。
(3)编码新冠病毒 S 蛋白的 mRNA 疫苗,进入人体细胞, 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S蛋白,经过 ______________修饰加工后输送出细胞,可作为 ____________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mRNA 药物进入患者细胞内可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替代变异蛋白发挥治疗作用。通常将 mRNA 药物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与肌肉注射疫苗相比,雾化吸入疫苗的应用优势有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升高会抑制粘液和分泌型IgA的产生。生活中我们发现,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的人更容易患感冒,原因是这类人___________。(2分)
21.(1) 免疫自稳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浆 效应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3)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抗原 保护并把mRNA送入细胞内,是指能够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 (4) 方便、快捷、无痛,激发呼吸道黏膜免疫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升高会抑制粘液和分泌型IgA的产生,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
22.(11分)位于同北承德的寒罕坝林场,曾经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后因开围放量,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等,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和植被惨遭破坏,退化为高原荒丘,解放后,几代建设者用青春和汗水,历经五十余年,恢复了塞罕坝往日景象。为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林场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林场针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有机物总量,单位/hm2)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量 砍伐强度(%) 龄组/年 24.6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40 161.87 066.10 171.12
建设塞罕坝林场恢复生态,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最先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它的_____________价值。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保护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的测定可采用____________法。根据调查结果可制定出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年度____________计划。由表中结果可知,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以及龄组间存在的关系有_________。(2分)
(3)塞罕坝林场生态恢复后森林茂密、禽兽繁集,游客们经常会偶遇虎、豹等动物捕食鹿、兔等有蹄类植食性动物。鹿、免等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营养级。
(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由于物种单一,害虫发生率较高。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破坏害虫正常的__________降低种群的__________,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5)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但是在自然环境不改变的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却很难建立起林海,原因是_________。(2分)
22.(1)间接 物种
(2)样方 采伐(开发利用) 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在同一采伐强度下,随着龄组的增加,生物量逐年增加
(3)第二
(4)性别比列 出生率
(5)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高大的树木很难生存
23.(13分)下图1为甲状腺激素(TH)分泌的调节示意图,T3、T4代表两种甲状腺激素,(I-)代表血碘水平。图2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TR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TRE为DNA上甲状腺激素——受体复合物作用的特定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兴奋,再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_______________作用,TH分泌量增加。
(2)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双重调控。
(3)甲状腺激素(T3)进入靶细胞内,可直接进入核内与核受体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并且与DNA上特定序列TRE结合,通过对__________的调控,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T3)还可以与线粒体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Graves病是一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如图表示该病的致病机理。Graves病患者的B细胞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的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自身甲状腺细胞质膜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通常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_______________病。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该病的临床症状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可以接受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
23.(1) 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体温调节中枢 分级调节
(2) 抑制 (下丘脑分泌的)TRH及(外周血中)T3、T4(负反馈作用)
(3) T3-TR(T3-受体复合物) 转录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 辅助性T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 自身免疫 易激动、精神过敏,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并且还常伴有心动过速、心悸、低热
24.(12分)下图是胰岛素分泌及调节血糖的部分机理示意图,请据
◆ 神经递质● 葡萄糖
图回答问题:
(1)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A)促进____________ 分泌胰岛素,上述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 反射,A属于组成反射弧的 _______________ 。
(2)图中蛋白 M和蛋白 N具有特异性,其直接原因是它们在____________上具有差异,两种蛋白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功能。
(3)根据图示,胰岛 B细胞膜上 K+通道关闭是由于细胞中 ____________ (物质)增多,引起 K+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多的结果。K+通道关闭会引起该部位细胞膜内的负电位 __________,膜去极化,进而促进 Ca2+内流,促进 ____________,(2分)胰岛素分泌出细胞。
(4)GLUT4是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据可知,胰岛素在与蛋白 N
结合后经胞内信号传导,可促进 ____________(填字母)与细胞膜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 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骨骼肌细胞吸收的大量葡萄糖,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而贮存。
24.(1)胰岛B细胞 非条件 传出神经
(2) 空间结构 信息交流
(3)ATP 降低 B(储存有胰岛素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4)C 葡萄糖 肌糖原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2分)
1. 下列有关生物体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 不同种类的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不可能合成流感病毒的蛋白质
2. 如下图为某细胞部分结构,下列关于该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②的形成离不开结构③
B. 细胞质基质中的核酸与⑤中的核酸种类相同
C. ⑤内膜上附着有大量分解丙酮酸的酶
D. 结构④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 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变慢
C.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
D.只有癌细胞中能同时发现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 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 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 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 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将一定量胡萝卜切碎, 加适量水、石英砂, 充分研磨,过滤, 获取胡萝卜素提取
B.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 可先后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 须加热使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的多少,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下图表示人体胃肠激素的不同运输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肠激素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内分泌腺细胞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C.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运输途径
D.图中内环境中可能含有激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
7.右图为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 a、b、c 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脑通过神经元 c 可以使 b 兴奋或抑制
B.失去脑的调控作用,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C.若b 的神经纤维与内脏相连则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 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双重支配,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腺分泌唾液也受大脑皮层控制
C.在调节泌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舒张
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9.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调节生命活动,维持稳态
C.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中枢,可以分析、综合并使有关神经兴奋
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10.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种群的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B. 植物种群的变化不会影响当地的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C. 原野上野兔的种群数量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
D. 草原上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可实现稳产增产、改善产品品质等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类似物
B.啤酒生产中使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可提高大麦发芽率
C.用适宜浓度的吲哚丁酸喷施草莓浆果,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D.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洒已长足的西瓜,可促进西瓜更快成熟
13.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过程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 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C. 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为酵母菌的活细胞
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14.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四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
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下, 叶肉细胞中的 ATP 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 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 ATP
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 ATP
16.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用无土裁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
B.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 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
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 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D.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7. 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 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
C. 乙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 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18.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B.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通透性减弱
C. 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
D. 可卡因可阻碍多巴胺被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19. 下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处于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不可能代表神经细胞,该细胞的染色体不会发生变异
B. 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C. 丙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丁细胞不会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三、简答题(共5题,共计57分)
20.(9分)图1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关系(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5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请都图回各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直接参与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从①~⑦中选填),在红光照射条件下,参与这些途径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_。
(2)在C2循环途径中,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被继续氧化,同时生成的___________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迅速分解为O2和H2O。
(3)将叶片置于一个密闭小室内,分别在CO2浓度为0和0.03%的条件下测定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曲线a、b(图Ⅱ)。
①曲线a,0~t1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段释放的CO2源于细胞呼吸;t1~t2时段,CO2的释放速度有所增加,此阶段的CO2源于___________(2分)。
②曲线b,当时间到达t2点后,室内CO2浓度不再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4)光呼吸可使光合效率下降20%-50%,科学家在烟草叶绿体中组装表达了衣藻的乙醇酸脱氢酶和南瓜的苹果酸合酶,形成了图Ⅲ代谢途径,通过___________降低了光呼吸,提高了植株生物量。上述工作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1.(12分)呼吸道黏膜能阻碍SARS-CoV-2等病原体的入侵,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呼吸道黏膜的部分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___________等功能。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类型有________。(2分)
(2)SARS-CoV-2借助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后,黏膜DC细胞摄取、处理病毒,并将抗原肽呈递到细胞表面,通过与Th细胞接触,促进Th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后者进一步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分泌型IgA的___________细胞和记忆B细胞;同时启动细胞免疫获得___________等特异性细胞。
(3)编码新冠病毒 S 蛋白的 mRNA 疫苗,进入人体细胞, 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S蛋白,经过 ______________修饰加工后输送出细胞,可作为 ____________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mRNA 药物进入患者细胞内可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替代变异蛋白发挥治疗作用。通常将 mRNA 药物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与肌肉注射疫苗相比,雾化吸入疫苗的应用优势有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升高会抑制粘液和分泌型IgA的产生。生活中我们发现,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的人更容易患感冒,原因是这类人___________。(2分)
22.(11分)位于同北承德的寒罕坝林场,曾经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后因开围放量,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等,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和植被惨遭破坏,退化为高原荒丘,解放后,几代建设者用青春和汗水,历经五十余年,恢复了塞罕坝往日景象。为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林场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林场针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有机物总量,单位/hm2)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量 砍伐强度(%) 龄组/年 24.6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40 161.87 066.10 171.12
建设塞罕坝林场恢复生态,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最先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它的_____________价值。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保护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的测定可采用____________法。根据调查结果可制定出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年度____________计划。由表中结果可知,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以及龄组间存在的关系有_________。(2分)
(3)塞罕坝林场生态恢复后森林茂密、禽兽繁集,游客们经常会偶遇虎、豹等动物捕食鹿、兔等有蹄类植食性动物。鹿、免等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营养级。
(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由于物种单一,害虫发生率较高。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破坏害虫正常的__________降低种群的__________,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5)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但是在自然环境不改变的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却很难建立起林海,原因是_________。(2分)
23.(13分)下图1为甲状腺激素(TH)分泌的调节示意图,T3、T4代表两种甲状腺激素,(I-)代表血碘水平。图2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TR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TRE为DNA上甲状腺激素——受体复合物作用的特定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兴奋,再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_______________作用,TH分泌量增加。
(2)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双重调控。
(3)甲状腺激素(T3)进入靶细胞内,可直接进入核内与核受体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并且与DNA上特定序列TRE结合,通过对__________的调控,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T3)还可以与线粒体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Graves病是一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如图表示该病的致病机理。Graves病患者的B细胞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的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自身甲状腺细胞质膜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通常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_______________病。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该病的临床症状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可以接受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
24.(12分)下图是胰岛素分泌及调节血糖的部分机理示意图,请据
◆ 神经递质● 葡萄糖
图回答问题:
(1)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A)促进____________ 分泌胰岛素,上述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 反射,A属于组成反射弧的 _______________ 。
(2)图中蛋白 M和蛋白 N具有特异性,其直接原因是它们在____________上具有差异,两种蛋白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功能。
(3)根据图示,胰岛 B细胞膜上 K+通道关闭是由于细胞中 ____________ (物质)增多,引起 K+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多的结果。K+通道关闭会引起该部位细胞膜内的负电位 __________,膜去极化,进而促进 Ca2+内流,促进 ____________,(2分)胰岛素分泌出细胞。
(4)GLUT4是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据可知,胰岛素在与蛋白 N
结合后经胞内信号传导,可促进 ____________(填字母)与细胞膜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 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骨骼肌细胞吸收的大量葡萄糖,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而贮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