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学案(2014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学案(2014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22 21: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和范围
学习内容: 雄据东方的大洲 世界第一大洲
学习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让学生认知亚洲的“大”及亚洲的地理方位的划分。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及“大”。 难点:亚洲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双向五环:学法: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
教法: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导学过程: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任务一:
自学“雄踞东方的大洲”回答:
1、从图6.1可以看出,亚洲的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和 半球。
海陆位置:北面是 洋,东面是 洋,南面是 洋三面环绕大洋。
2、从图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北部约达北纬80°,南部达南纬11°,是跨纬度 的大洲。经度约在东经26°到西经170°之间,是东西距离 的大洲。
相对位置:西部以 山、 河、 山脉、 海峡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以 为界;东南部是 洲;东北部隔 海峡与 洲相望。
任务二:完成P.3“活动”。
任务三:
自学“世界第一大洲”回答:
1、从图6.4可以看出,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洲,最小的大洲是 洲。七大洲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2、亚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 ,东西距离的 大洲。
3、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 亚 亚、 亚、 亚、 亚、 亚6个地区。我们中在 亚;印度在 亚;菲律宾在 亚;伊朗在 亚。
4、图6.6说明,亚洲的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
5、连线:把下列民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正确连接起来。
达雅克人 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孟加拉人 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亚库特人 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贝都因人 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任务四:完成P.5“活动”。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学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题,遇有提问的学生教师个别给予引导解答。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有问题的学生公开提问,有答案的同学试着解答,教师点评。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1、结合学案任务一 1,出示PPT课件幻灯片1、2、3让学生认知亚洲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结合学案任务二 2,出示幻灯片4、5让学生认知亚洲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通过这任务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区区域位置的认知方法。
3、学生试完成P.3“活动”。方法:①学生独立试做;②学生间讨论交流;③本组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大胆提问,让能解决的学生解答;④教师引领,出示幻灯片6。
4、结合学案任务三 1、2,出示幻灯片7,让学生认知亚洲的“大”。
5、结合学案任务三 3、4、5,出示幻灯片8、9,使学生认识亚洲的地理方位的划分,交通知道由于亚洲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6、学生试完成P.5“活动”。方法:①学生独立试做;②学生间讨论交流;③本组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大胆提问,让能解决的学生解答;④教师引领,出示幻灯片10。
7、小结,出示幻灯片11,系统本节知识,理顺认识地区区域位置的方法。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选择题
1、亚洲的半球位置正确的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不是亚洲濒临的大洋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3、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4、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亚洲和北美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亚洲和北美洲都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北冰洋。
C. 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界线是白令海峡
D.亚洲在东半球,北美洲在西半球,且都地跨南、北两个半球。
5、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与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 D.亚洲、南极洲
6、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7、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8、下列国家位于东亚的是( )
A.日本 B.泰国 C.印度 D.伊拉克
9、北亚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B.蒙古 C.俄罗斯 D.日本
10、“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下列哪个民族的生活特点( )
A.贝都因人 B.亚库特人 C.孟加拉人 D.达雅克人
【学生反思※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
我对老师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