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课时 2-1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是由远而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透过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仁》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全诗充满了对儿童的喜爱和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比如说《所见》,而且学生接触过的古诗词很多,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可以多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逐步养成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在检查预习时,提前渗透,确保课上他们跟上同学们的步伐。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指导 学习形式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单元整体导入: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四、再读诗文,感受意境。五、课堂练习: 、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是纯真的,是一段最难忘的岁月,所以许多作家都通过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读单元导读,说说读了以后,你了解到了什么2、本节课,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生活的乐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所见》、《宿新市徐公店》)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2、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教师出示练习题 自读导读思考。集体交流1、学生按照要求自己读诗。2、反馈读,注意正音。“蓑”读suō,“遮”读zhē,不要读成平舌音。集体交流,学生只要大致地讲出了就可以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2、集体交流1、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2、自己背诵古诗。3、反馈背诵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交流 从单元整体导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让学生自己先感受诗的内容,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字进行正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悟巩固基础知识 5分钟8分钟15分钟5分钟4分钟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