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练习(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情形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套紧 B. 乘车需要系安全带
C. 盘山公路 D. 撑杆跳运动员随杆上升过程中
2.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3月19日13时24分,G4368次列车承载着551名返粤就业的务工人员缓缓驶离荆州站开往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B. 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列车加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 苹果从树上落下 B. 紧固锤头
C. 跳远助跑 D. 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4.下列行为,做法正确的是 ( )
A. 开车不系安全带 B. 汽车超载行驶 C. 车辆行驶时保持车距 D. 从楼上往下扔垃圾
5.下列交通安全提示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B. 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C.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D. 保持车距,安全行驶
6.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静止在轨道上的动车 B. 沿倾斜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
C. 匀速直线上升的气球 D. 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7.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探究下列物理规律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阿基米德原理 B.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 牛顿第一定律 D.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8.关于踢球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说明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 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仍然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
C.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 脚踢球时脚会觉得痛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9.一杯水放在列车内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的变化,则列车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 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 突然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 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②或③ D. ②或④
10.如下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 B. 物体在N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MO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 D. 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1.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力是________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永远________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12.一切物体在________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13.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___(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
14.出膛的炮弹能继续向前是因为________,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________。
15.一辆空载的汽车速度为20m/s,它满载货物时速度为1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三、解答题
16.踢毽子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有盘踢、拐踢、蹦踢、磕踢四种用脚的方法。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踢毽子时,毽子离开脚后,为什么毽子能落在很远处。
17.如图所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我们可以认为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向前的牵引力F牵和向后的阻力F阻 , 请根据汽车可能出现的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可画受力示意图辅助说明)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6分)
18.图所示是小李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滑块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观察记录滑块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
下表是小李组的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接触面 滑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 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cm
毛巾 大 9
棉布 较大 21
玻璃 小 39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滑块运动的距离就越________。
(2)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到零,则滑块将会________(选填“停止”或“一直”)运动下去;或者说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理,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处于________状态。
(3)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对物理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________的单位。
19.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慢”);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的运动状态是什么?________;
(4)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0.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滑下;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定律就是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得出的。
答 案
一、单选题
1. A 2. D 3. A 4. C 5. C 6. D 7. C 8. C 9. C 10. A
二、填空题
11. 维持物体运动;匀速直线 12. 不受外力;静止状态
13. 小;远;匀速直线;实验加推理;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14. 惯性;摩擦阻力 15. 大
三、解答题
16. 解:毽子离开脚后,由于惯性会落在很远处
17. 解: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向前的牵引力F牵和向后的阻力F阻 , ①如果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因为汽车是在向右运动的,所以牵引力是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左的;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了力的大小,所以表示牵引力的线段和表示摩擦力的线段是相等的。如图所示:
②当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受到两个力牵引力F牵大于摩擦阻力F阻时,即F牵>F阻 , 汽车受力不平衡,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了力的大小,所以表示牵引力的线段和表示摩擦力的线段是不相等的。如图所示:
③当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受到两个力牵引力F牵小于摩擦阻力F阻时,即F牵 F阻 , 汽车受力不平衡,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了力的大小,所以表示牵引力的线段和表示摩擦力的线段是不相等的。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 (1)小;大(远)(2)一直;静止(3)牛顿;力
19. (1)速度(2)木板;慢(3)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4)A
20. (1)同一高度(2)慢(3)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
(
第
- 1 -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