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寒假作业(一)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寒假作业(一)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9 22: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寒假作业(一)
班级_____姓名____
一、单选题
1.倘若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下列哪现象(  )
A.动、植物大量繁殖 B.人类没有传染病
C.植物没有病虫害 D.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堆积如山
2.2021年5月底,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大象具有哪种行为(  )
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群行为 D.攻击行为
3.同学们来到森林动物园,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猴子,高大稳健的大象,凶险神秘的眼镜 蛇.这些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依次为(  )
A.行走 攀援 爬行 B.爬行 攀援 游泳
C.行走 爬行 攀援 D.攀援 行走 爬行
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蜘蛛结网 C.猴子骑车 D.谈虎色变
5.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营养繁殖 D.出芽生殖
6.日常生活中人类患上灰指甲后不易根治,灰指甲是由下面哪种生物引起的(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螨虫
7.骨折后,骨的愈合主要靠(  )
A.骨髓 B.骨膜 C.骨松质 D.骨密质
8.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
A.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B.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
C.建立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9.在骨骼肌的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是(  )
A.肌腱 B.肌腹 C.神经 D.脂肪
10.各类果醋是女士们爱喝的一种新型饮料,它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有叶绿体 B.没有成形细胞核
C.没有细胞壁 D.没有细胞质
11.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C.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都是靠分裂进行生殖
12.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属于类群2
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A
13.酵母菌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4.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某个地区的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发生了严重的虫灾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15.几名同学尝试根据不同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分类结果合理的是(  )
A.根据有无细胞结构,将微生物分为细菌和真菌两大类
B.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鸟类和哺乳动物
C.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D.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16.下图是腺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指细胞壁 B.图中②是指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病毒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 D.图中②由蛋白质分子构成
17.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扩大分布范围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避敌和觅食
C.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获得的
D.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关系
18.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是因为修建海拔高,难度大。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①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②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③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④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有关细菌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有的是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C.有DNA的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20.美国麻省总医院肿瘤免疫中心的科学家们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他们发现一些低风险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间接保护人们免受皮肤癌的侵害。下列是小华对病毒知识的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B.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所有病毒都会使人患病
D.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二、读图理解题
21.读图理解: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   (填字母),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   。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   。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   (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   (有氧/无氧)的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   (填字母)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   (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   。
三、实验探究题
22.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1)菜粉蝶是菜青虫的   .
(2)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   .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成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    ,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组叶.
⑤实验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四、综合题
23.仔细阅读下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谁偷走了森林之王的遗体
森林“警长”组织动物开会.一年前,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死了,大家为了表示对老虎的崇敬,把它埋在了鲜为人知的地方,并派了守卫,不准其它动物出入墓穴.奇怪的是,一年后,“警长”发现埋葬老虎的地方除了剩下一堆白骨以外,遗体不见了.于是找来动物们开会,并表示一定要查明,究竟是谁偷走了老虎的遗体?
(1)请帮助分析,是谁偷走了老虎的遗体?   
(2)在自然条件下的动物遗体,时间长了都会消失,这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3)在人为条件下,用哪些方法能将动物遗体保存一年以上?(至少答3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被记载保留着,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自然,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答案】C
【知识点】社会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 A、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之间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哺育等,A不符合题意;
B、防御行为是指对付侵略者、保卫自身生存或对本族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行为。例如当乌贼遇到危险时,能喷出墨囊里面的墨汁,B不符合题意;
C、社群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分工合作,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象群中有首领,形成等级,所以具有社群行为,C符合题意。
D、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领地、巢穴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斗争是攻击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和社会行为等。常见的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猴、狒狒、鹿和象等。
3.【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解:猴子的运动方式是攀援;大象有发达的四肢,运动方式是行走;蛇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爬行,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据此答题.
4.【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老马识途,老马认识回家的路,是因为它走过(经历过),一出生的小马是不会“识途”的,因此是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B、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C、猴子骑车,也需要通过训练和学习才能做到的,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D、谈虎色变,是人类通过后天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5.【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因此,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故选:A.
【分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1×2N.
6.【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真菌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足癣、灰指甲等皮肤病。
故答案为:B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7.【答案】B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里终生存在红骨髓。骨膜有血管,神经及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8.【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也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9.【答案】A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故答案为:A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同一块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10.【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的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故选:B.
【分析】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
11.【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符合题意。
B.细菌有异养和自养细菌,异养细菌又分为腐生和寄生两种,B不符合题意。
C.自养细菌不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比如硝化细菌、铁细菌和硫细菌等,C不符合题意。
D.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2.【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类群3中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符合题意;
B.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不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不符合题意;
D、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可以看出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类群3是真菌.
13.【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乳酸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因此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最大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细菌及真菌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孢子繁殖后代。 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等都属于真菌。
14.【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题干所述,蛙类被捕杀,虫会因天敌减少,会大量的繁殖,发生虫灾,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是生物的社会行为,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果实的形成必须经历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所以蜜蜂可以帮助植物传粉,能提高产量,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所以,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见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生物防治等。
15.【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被子植物;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解:A、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将微生物分为细菌和真菌两大类,A错误。
B、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将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B错误。
C、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C错误。
D、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16.【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腺病毒结构简单,只由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 活细胞里才能生活,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17.【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正确。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逃避敌害,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错误。
D.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楚玛尔河,横卧江源地区北部,汇集昆仑山南坡来水汇入通天河,流域面积20800平方公里。楚玛尔河源头地区的北部与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内陆湖区相邻。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珍稀动植物,从而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环境。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9.【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A.细菌都是单细胞的,A符合题意。
B.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B不符合题意。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是原核生物,C不符合题意。
D.细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但像硫化菌、硝化菌等属于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0.【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不符合题意。
B.病毒很小,观察时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病毒对人类有害,有的对人类有益,可以治疗疾病,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C符合题意。
D.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1.【答案】(1)B;寄生
(2)细胞核;叶绿体;无性生殖
(3)C;无氧;A;D;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A是细菌,C是酵母菌。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是霉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方式。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利用[C]酵母菌在无氧时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进行酿酒、蒸馒头;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无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D]霉菌属于真菌。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说明这些粮食、衣物和皮鞋上有霉菌滋生,“长毛”是霉菌在粮食、衣物和皮鞋上面的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能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2.【答案】(1)成虫
(2)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甲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菜粉蝶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菜粉蝶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菜粉蝶的幼虫是菜青虫主要吃蔬菜,没有翅只会爬行;蛹不食不动;成虫是菜粉蝶有翅会飞,主要吃少量的花蜜,因此菜粉蝶是菜青虫的成虫;
(2)“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①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做出的假设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成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甲组叶;⑤“实验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成虫;(2)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甲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23.【答案】(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有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老虎的遗体被真菌、细菌分解了
(2)①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②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时间久了,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这样会使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
(3)如干燥法,低温冷冻法,腌制法、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归还到环境中。可见老虎的遗体是被营腐生生活的真菌、细菌分解了。
(2)①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归还到环境中,被植物重新利用,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②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时间久了,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这样会使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
(3)保存遗体,就需要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避免遗体腐败,所以在人为条件下,有利于将动物遗体保存一年以上的方法:如干燥法,低温冷冻法,腌制法、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
故答案为:(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有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老虎的遗体被真菌、细菌分解了,(2)①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②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时间久了,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这样会使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3)如干燥法,低温冷冻法,腌制法、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难度不大,熟知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正是由于有了它们,动植物的遗体才不会堆积如山,所以它们还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