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阿拉伯文化
古埃及文化
古代西亚文化
01
02
03
目 录
一、古代西亚文化
【新课导入】
上图分别展示了汉谟拉比法典和埃及金字塔,分别代表了古代西亚和非洲的文化成就。大家思考一下,古代西亚和非洲的文化成就有哪些?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西亚地区,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它被里海、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湾也就构成了它的天然界限。
古代西亚文化
1.楔形文字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公元前3000年
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发明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他们削尖儿的芦苇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楔子,因此由这些笔画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这些文字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图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
古代西亚文化
2.《吉尔伽美什》
刻在泥板上的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
你认为“史诗”作品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史料价值: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古代西亚文化
3.建筑艺术
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这幅画表现了动物宴会的情景。在最下层的画面中,一个长着蝎子尾巴的男人手持书卷。在他的身后,公羊双手举杯,好像正向蝎子男敬酒。
人首飞牛石雕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这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它既是王宫的守护神,又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古代西亚文化
4.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亚洲展馆是中东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8C)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目的:为维护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古代西亚文化
内容 ①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 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评价 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代西亚文化
材料 汉谟拉比以《乌尔纳姆法典》为范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是“为使强不凌弱,为使孤寡各得其所……为使国中法庭便于审讯,为了国中审判便于决定,为使受害之人得伸正义。”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的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阶级实质,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实质:维护以奴隶主贵族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利益。
历史意义:统一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法令,便于司法审讯;有利于维护新兴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限制了贵族豪强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权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保护下层人民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古代西亚文化
总结
出现时间
文明重要成果 政治
文化
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1、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
3、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二、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文化
1.古代埃及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谈一谈:对比这两种文字,谈谈这两种文字给你带来的不同美学享受。
古埃及文字华丽,绚烂多彩;而楔形文字整齐划一,体现一种纯粹的美感。
(1)特点: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2)历程: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3)发展:象形文字经历了多种变化。
古埃及文化
2.文学
包括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古埃及文化
3.建筑艺术
(1)表现:豪华的陵墓、众多的神庙。
(2)特点: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古埃及文化
4.科技
(1)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2)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
太阳历
古埃及文化
多角度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差异。
1.自然环境:虽然两者都是灌溉农业,但由于地形环境的不同让埃及更容易形成集权统治,相对安全的位置环境不会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受到外族侵扰。
2.政治形态:两河流域复杂的政治环境让统一的格局不停地改变,同时王权受到各种制约,因此没有君神一体的特征。埃及的政治状况不同于两河流域,埃及经济发展要求有相对集中的统治,这为埃及形成君神一体的法老集权统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经济形态:两河流域商业始终比较发达,古埃及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
4.宗教信仰:两河流域基本上是多神教,埃及是以一神教为特色。
5.法律方面: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而古埃及在法律观念上,法老就是最终裁决者。
古埃及文化
6.文字方面:苏美尔人创造了著名的楔形文字,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
7.文学方面:古埃及文学丰富多样,有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等。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最具分量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8.建筑雕刻: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刻与宗教方面追求来世不无关系,建筑主要是金字塔和神庙。古巴比伦的建筑也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一些艺术特点,著名的有古巴比伦城、空中花园等。
9.自然科学:在天文学领域,两河流域的人们创造了“太阴历”,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此外,埃及发明了计数法和几何法,医学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文化
总结
前提
出现时间
文明重要成果 政治
文化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文字:象形文字
2、书写材料:纸莎草
3、建筑:(金字塔)陵墓、神庙
4、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三、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融合。
阿拉伯文化
1.科 学
类别 人物 作品 作用(地位)
数学
天文
医学
伊本穆萨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把代数学发展成为独立科学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白塔尼
《萨比天文历法》
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作品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伊本西那
《医典》
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数字
大约771年,一位印度学者把一篇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其中包括从0到9十个数字,后来这篇论文被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于是就在帝国内推广应用。以后,阿拉伯人通过西班牙人把这种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是我们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文化
3.东西文化交流
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
阿拉伯商人、旅行家
阿拉伯商人、旅行家
欧洲
阿拉伯文化
数学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阿拉伯人著的《医典》,长期作为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文学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对西欧文学有一定影响
沟通作用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文化
正确认识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点
(1)先进性:在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科学方面,阿拉伯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包容性、多民族性和融合创新精神: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埃及、西亚、印度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随堂演练
1.两河流域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
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
解析:由材料“两河流域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可知,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故选D项;两河流域地区的人民通过战争或编制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以求得生存空间,而非对外移民或掠夺,排除A、C两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制定的,排除B项。
D
随堂演练
2.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
解析: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状况,因此可以反映其文明程度,故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故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故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影响,故D项排除。
B
随堂演练
3.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根据材料“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随堂演练
4.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
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