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学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揣摩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和掌握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
二、课前预习:
1、预习的内容与时间:(P2--4 ,大约 20 分钟)
2、预习目标:(理清文章思路、背诵积累)
3、温故知新:(与旧知识的联系)
4、预习检测
全文共7节,分为四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 ) 。
第二:( ) 。
第三:( ) 。
第四:( )
三、预习了解:
1、小组活动:(检查、对答案、纠错、质疑)
2、学况点评答疑
四、开始新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整体读课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1、 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2、 从议论的语句汇总体会“我”对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的抒情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
“她从来……花边”,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爱使“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她马上……朋友”,三个修饰语,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总结外祖母的形象
外祖母勤劳智慧、善良乐观,她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精神力量,即使在自己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没有失去对善和美的信心。她热情自信,可亲可敬。在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中,外祖母是他惟一的保护神,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她那些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给了阿廖沙生活的乐趣和积极的态度。
苏联文学批评家丘科夫斯基认为,小说中“光明”的化身是外祖母,她是高尔基“笔下最令人惊叹的形象”。也有人称,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同时也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三)、讲解练习
1、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3、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当堂检测:
问题一、嘴唇歪扭鼻孔胀大腰弯驼背肥肥胖胖,这些描写是否丑化了外祖母的形象?
。
问题二、从上面的两处描写来看,你觉得人物肖像描写要注意哪些问题?好好想想,说得有道理就行。
。
归纳小结: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
五、课后作业:
童 年
方敬
说起到外祖家里去,我就乐极了。那座朗敞的院落,是我儿时的乐园,其中畅茂的花木至今还是我记忆里的一种装点。
一颗老年人的心,善良又温和的,与一个小孩子的热情融汇在一起,与年龄的距离间,闪烁着爱的光辉。外祖和平的目光与喜悦的容颜,都使我觉得充实。在想象中他的存在是超凡的,他主宰着我的心灵,我有点傲岸,且只知道阳光和温暖,乐居在他爱的境域里。他说我是他纯净的快乐和慰安。这种心灵的密合永远表现着爱的伟大。
我是他家里的一位常客,一住就很久。于是,我可以听到他的一位女邻居说:“这孩子简直不想家了。”我羞涩的笑着。于是一位和善的老邻人又问了:“你是你外祖不能离的拐杖吗?”
外祖也喜欢到园子里或者户外去走走,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而他的拐杖呢,一根乌杨木做成的,黑油油的,有雕着龙头的把手,常挂在圈椅的靠背旁,这支精制的手杖是经过他的细心的筹思和选择的。在他所有的用具中,他最看重这个。以热烈的请求,我曾被允许拄过它几次,持着它的腰身,自己假装一个老人,躬着背,咳咳吐吐。对于老人的东西,我总是那样喜爱,因为他们不仅激动我的情感,还引起我丰富的想象呢。
我们在园子里,慢步走着,在茂叶下,花径间,外祖指着他亲手种植的花木给我看,又说又喜欢。他最爱兰草,兰草是栽在瓦盆里,放在石台上。我们走出园门,看看天色和远山,岑寂使我们的心情静止于欲暮的景色中。于是两人选了一块石板坐下了。“你还是那样健旺。”一个荷锄的农人走过了。“呃,你们今年的收成很好吧?”“可以过活了吧?”
归途上外祖似乎有点倦意,我则想着,想把潜伏在心里很久的希望说出来。我凝视着他的眼珠和白须,它们像欠了我一个回答似的。终于我耐不住沉默了。
“外公,不用那个拐杖吧。我牵你还好得多。”
“是的。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
“等我将来老了我再用它吧。给我吗?”
“是的。愿它也是你亲切的记忆的拐杖。”
我怎样愿意离开他呢?祖孙两人互相倚扶,在生活上表示一点诚挚与热心。但是,家里三番两次派人来接我回去,我用各种方法拒绝,最后就是躲藏也无用了。老仆人带来父亲的严厉言辞,我是最怕父亲的。外祖在我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亲热而又慰安的。终于老仆人带我上道了。外祖送我到一个土坡前,每次送行的终点,我上坡过桥,怕回头看:只使我心酸,从背后传来的他凄凉而又温和的声音:“下回同妈妈一块儿来吧。”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从外祖家里回去,我没有一次是空着手的,也许带走的是一个古瓷水盂,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海螺。我衷心的喜爱它们,好好的保存着,在一个黄木匣里。真的,我不忍提到时间的冷酷,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小小的玩意儿,无一不是引起我悲思和怅惘的来源,然而我愈加爱惜它们。没有它们,我会与辽远的昔日更生疏了。自然,我尤其不会忘记那只拐杖,那现在使我感到阴暗与凄凉的,它后来落到我舅舅手里,随着他过了一些寂苦的岁月,现在又成为我舅母的伴行者了。在灯光下,在寂静的时候,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好,让我为孤独的舅母的健康祝福吧。(节选自《名家经典散文选》)
1、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一个物件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个物件是:
。
2、“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这句话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
。
3、“是的。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这句话如何理解?
4、“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这里的“预约”指什么?
5、说说下面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6、“我”为什么尤其不能忘记那只拐杖?
7、你童年的记忆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你围绕“他(她)”写一段话,把这种印象再现出来。(100字以上。)《童年的朋友》学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揣摩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2、能力目标:学习能多角度及运用多种方法来描写人物。
3、情感目标: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二、课前预习:
1、预习的内容与时间:(P2--4 ,大约 20 分钟)
2、预习目标:(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字词、文意)
3、温故知新:(与旧知识的联系)
4、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绺( ) 鬃( ) 诅 ( )zhòu( ) 惩( )罚
(2)、填空.
《童年的朋友》选自 ,作者是 (国籍)作家 ,他的自转体三步曲是
、 和 .
(3)、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
(4)、找出文章中描写外祖母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的独到之处.
三、预习了解:
小组活动:(检查、对答案、纠错、质疑)
学况点评答疑
四、开始新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长辈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二)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1、作者简介:高尔基——苏联作家.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3、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跳读课文,将预习时所找的有关人物描写的词句,与同学讨论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外貌描写:
头发:
眼睛:A B
C 脸:
嘴唇: 鼻子:
牙齿: 身材:
分析:
语言描写:
声音:A B
分析:
动作描写:
动作:
分析:
神态描写:
微笑:
分析:
2、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堂训练: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兜( ) 镶( ) 嗅( ) 颊(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咕哝:__________ ②诅咒:____________
③丰润:__________ ④五光十色:________
3、贯串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主人公是外祖母,为什么不以“外祖母”为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yìnɡ) 付 (zǔ zhòu) 丰(rùn) (chénɡ) 罚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假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
A.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膝、两肩、胸脯,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B.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C.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胸脯、两膝、两肩,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D.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
4.第二段“她样子很凶”与“温和而柔和的腔调”是否矛盾 为什么
5、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B.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
C.“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
D.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6、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是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了。”
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7、公园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大好的一项是 ( )。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青。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小草有情,罚之无情。
8、《童年》的作者是谁?你还知道他写的哪些作品?
(二)、巩固阅读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句“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弯腰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划线的句子“可爱的动物”和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一根不断的线”分别指代什么
6.为什么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