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赵普》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感悟课文的中心。
3.能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的复述课文。
4.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说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二、课前预习
1.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并且疏通了文意。
2.请同学们在课后作了生动复述的准备。
三、预习了解
1.背诵课文,回忆课文大意。
2.生动复述课文。
四、开始新课
1.复习回顾。
2.概括内容,文中写了几件事?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3.分析人物
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来正面表现人物;也会通过对他人或其他景物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还会运用细节描写来突显人物。
正面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
侧面描写:写其他人或景物。
细节描写:对细微事实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4.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仿照示例,分析人物性格,说说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5.感悟中心。那么赵普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又为什么要”奏荐人才”呢?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6.围绕中心,对文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像,生动的复述课文。
7.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的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任选其一完成):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
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任选其一完成,并做交流。时间8分钟)
归纳小结: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相信同学们一定在赵普身上学到了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五、课后作业
阅读古文《赵普》,完成下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选自《宋史 赵普传》)
翻译:……。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2)在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选文原句:
选文内容概括:
①
②
〈二〉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裴光德在中书(指中书省),故人求京府判司。公曰:“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
选自赵璘《因话录》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1)故人求京府判司 (2)此官与公不相当
(3)不敢以故人之私 (4)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
2。翻译下列句子:
此官与公不相当:
3.“某”指不直接说明的人、事、物以及时间地点等,如某时、某地、某人。上文中“某必不可”的“某”,根据文中语言环境,应该解释为 比较好。
4、文中的“故”是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A.原来,仍然;B.原因,缘故;C.故意,特意;D.因此,所以。请根据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为每个句子中的“故”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即可):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2)公问其故。( )
5、文中的裴光德不给故人官职的理由是什么?请你据此说说裴光德是个怎样的人。
〈三〉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河东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1)中济,船破,皆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何不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永之氓咸善游。
(2)汝愚之甚。
3、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4、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赵普》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3.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二.课前预习:
1.查工具书解决古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能读通课文。
2.搜集几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或名言。
3.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赵普的资料,了解赵普生平事迹: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等。
4. 补充:赵普,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三.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再范读全文,最后请个别学生朗读。
2.纠正字音:
阖户( ) 箧( ) 牍( ) 缀( )
卒 ( ) 吏( ) 论语( ) 龌龊(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学生在读时一定要注意纠正字音和节奏,力求读出美感和语感。)
3.《赵普》选自《 》,赵普,字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 ________家,自古有“________”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______________。(12分)
4。解释下列加线的字。(20分)
(1)寡学术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5)既薨 (6)发箧视之
(7)龌龊 (8)碎裂
(9)及为相 (10)卒用其人
四.开始新课
(一)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2.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动翻译文章。师将学生提出的疑问中的重要点板书,精讲。 例如:
(1) 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
(2) 读之竟日。(倒装句)
(3)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省略句)
(4) 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
3. 学生翻译全文。
老师提示翻译的方法:
(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可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2)添加省略成分。
(3)调整语序。
(4)引用的内容可不翻译。
(二)咀嚼品味
1.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请你评价一下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2.试举例说明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的细节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三)课堂巩固
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
教师过渡语: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试着举出一两个吗?并谈谈他们对你成长的影响。
课堂总结
学生再读课文自己概括文章内容及其主旨。
五:课后作业
普少习吏事,寡( )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 )户启箧( )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 ),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 )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 )掷( )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 )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一)在( )中给前面的字注音。
(二)填空:
1.《赵普》选自《 》。本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一是 ;一是 。
2.“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 。
3.“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这一细节写出太祖 的样子。
4.“ , ”“补缀旧纸”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赵普 的态度。
三、解释下列词语:
1.习( ) 及( ) 第( ) 阖( )
箧( ) 竟日( ) 寡( ) 临政( )
薨( ) 深沉( ) 岸谷( ) 忌克( )
明日( ) 龌龊( ) 循默( ) 碎裂( )
颜色( ) 乃( ) 卒( )
2.以天下事为己任( ) 明日( )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他日( )
跪而拾之以归( ) 读之竟日(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祖怒,碎裂奏牍( )掷( )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五.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阖户启箧取书”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普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奏荐某人为官而不惧触犯太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等可看出赵普的什么精神?哪些句子体现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两个古代勤奋学习的读书人的事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