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篮”等10个生字,会写“祖先、摇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3.能在阅读中感受古老的原始森林里的质朴、自由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教学难点】
能在阅读中感受古老的原始森林里的质朴、自由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祖、忆”2个生字,会写“祖、篮”等6个生字,会写“祖先、摇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是原始森林,在阅读中感受其广阔无边,绿荫蔽日。
3.能在阅读中感受古老的原始森林里的质朴。
【教学过程】
一、聚焦摇篮,导入新课
1.出示儿歌:《摇篮》自读,齐读
2.指名交流,说一说:( )的摇篮是( )。
过渡:简短有趣的儿歌让我们读出了宝宝们在摇篮里多么温暖、多么幸福。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摇篮。
3. 揭示课题
学习生字:祖, 板书课题,在田字格中提示“祖”的书写,注意左长右短
4. 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祖先的摇篮是什么?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摇篮
1. 教师范读,初步感受儿童诗的韵味美
2. 自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儿童诗的韵味;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你觉得这摇篮是怎么样的?
3. 交流。
4. 学习第1小节:
(1)正音
(2)朗读感悟:体会原始森林的大、绿。
从“多大、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指导朗读:我们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辽阔而广大,美丽而神秘。
我们仿佛来到了这个绿色的世界,诗意的世界。
三、再读课文,感受摇篮的辽阔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给了你什么感觉?
指名交流。
2.学习第四小节,指名读。学习生字:忆。
出示句子: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理解:苍苍茫茫。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小节中的“一望无边”理解。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为什么课文中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4.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
四、指导写字,总结全文
1.回扣全文理解诗题。提问: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理解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指导书写“蓝”和“篮”
(1)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点,交流。
(2)书写提示: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
中间部分要窄于上下部分,第四笔竖要短于第五笔竖,最后一笔横要宽于“草字头”中的横。
五、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一说: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掏、逗”等5个生字。会写“摘、掏、赛”等生字。会写“摇篮、一望无边、蓝天、赛跑、野果、野兔”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积累“摘野果、掏鹊蛋”等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说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出示儿歌,学生认读: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二、导学第二小节
1.品析“掏”的妙用。
(1)换词比较:把“掏鸟蛋”换成“拿鸟蛋”可以吗?
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掏: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2)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伸进了鸟窝中,所以用“掏”。
(3)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呢?(掏钱、掏耳朵、掏口袋)
(4)小结:“掏”字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5)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 )野兔 ( )蘑菇
引语:你也能根据诗中的“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师生交流:(追)野兔 (赏)蘑菇
(6)读板书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掏鹊蛋 摘野果 (追)野兔 (赏)蘑菇
2.品读问句。
(1)出示: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引语:我们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呢?
(2)引导理解“可曾”。(“可”字加强了疑问的语气,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在朗读和感悟中揣摩体会:“曾”是“曾经”的意思。这是对祖先生活情景的一种不确定的猜测,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联系生活用“可曾”说几个这样的问句,加深学生的体会,如,“你可曾见过在草原上欢快奔跑的小马?”再引导学生带着好奇、猜想的感觉朗读。)
(3)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猜想的感觉。
三、自主理解第三小节
1.自读第三小节,将表示动作的词语,画上着重号。
2.结合插图识记“蔷薇”。
3.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相机板书)
4.交流画面和自己的感受,相机指导读好问句。
四、仿说训练
1.引语: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做了什么?
2.根据想象,仿照“掏鹊蛋、逗松鼠”说一说这样的词语,相机板书。
3.仿照第二或第三小节说句子。
4.朗读全诗,总结全文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摘、掏、赛、望”,按结构归类。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摘、掏”。
(1)观察各部分的占位,强调要点:都是左窄右宽,左右等高,强调“摘”字右边的下框里面是“古”。
(2)教师范写“摘”。
(3)学生练写“摘、掏”,评价反馈。
(4)对学生的字进行评价,学生再次书写。
六、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1.读一读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
2.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说给同学或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23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一望无边、苍苍茫茫)
摘野果 掏鸟蛋
(追)野兔 (赏)蘑菇
回忆祖先的美好生活 逗松鼠 捉蜻蜓
采蔷薇 逮蝈蝈
生活美好 值得回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