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人应当坚持正义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勉强(qiǎng) 恫吓(hè) 诚惶诚恐
B.荣膺(yìng) 处死(chǔ) 毕恭毕敬
C.复辟(bì) 挣扎(zhēng) 毫无疑义
D.警惕(tì) 侮(wǔ)辱 一一枚举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今天发表的这些意见只是一家之言,挂一漏万,不求诸位苟同,但求抛砖引玉。
B.师德师恩,如山似海,难以为报。适逢恩师80寿诞,诚邀各位同学共贺恩师高寿。
C.惊闻伯父身体抱恙,甚为垂念,望您能安心养病,有时间我再来探望,敬祝痊安。
D.老王痴迷写作,常有文字见诸报端,前段时间还发表了第一部拙作《田园笙歌》。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萨达姆庭审答问实录(节选)
法官:姓名?
萨达姆:萨达姆 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总统。(顿了顿)萨达姆 侯赛因 马吉德,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法官:职业,伊拉克共和国前总统?
萨达姆:不,不是“前”。是现任。这是伊拉克人民的意志。
法官:已经解散的复兴社会党领袖。前陆军元帅。你的住址?
萨达姆:伊拉克的每间屋子。
法官:你母亲的名字?
萨达姆:索巴。
萨达姆:我是否可以澄清一点?
法官:可以,请。
萨达姆:你也得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
法官:萨达姆先生,我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
萨达姆:这样我就得问,你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是什么决议、什么法律组建了这一法庭?是联军吗?那么你是代表占领军的一个伊拉克人?
法官:不,我是代表伊拉克的伊拉克人。
萨达姆:但你是……
法官:前政权的一份总统令任命我出任这一职务。
萨达姆:所以你在重申所有的伊拉克人都应遵守伊拉克法律。以前通过的法律代表着人民的意志,这是否正确?
法官:是的,真主保佑。
萨达姆:因此你不应当在联军的管辖下工作。
法官:这是重要的一点。我是一名法官。在旧政权中,我尊敬这些法官。我正在恢复和继续我的工作。你和其他任何公民一样都得回答针对你的任何指控。
法官:这是一次提审。如果指控被证实,你就会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那么一切都好。司法程序将带来正义。如果有证据,那么你将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你将不会被判决有罪。直到现在,你只是被司法系统指控,所以……
萨达姆:所以,请让我发言,我不想使事情复杂化。你是一名法官?你是一名法官。法官尊重法律,他们根据法律做出判决?对吗?对吗?正义是一个相对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正义是《古兰经》的遗产,对吗?我不是在谈论萨达姆,他是否是一名公民或是其他什么人。我不是想紧紧抱住我的职位不放,而是尊重人民决定挑选萨达姆作为革命领导人的意志。因此,当我说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时,这并不是出于仪式或是不想放弃这一职位,而是在对伊拉克人民重申我尊重他们的意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将我传唤至这里来听取指控。让我来了解一些事。谁是被告?在一名被告来到法庭之前应进行调查。这不是一个法庭。这是调查。现在是调查。让我来澄清这一点。我希望你记得你是一名人民授权的法官。你判决我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得自己是一名法官。所以不要提占领军,这不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很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是伊拉克的方式。
法官:萨达姆先生,这是调查程序,调查程序。
萨达姆:从法律角度来说,你已获知我有律师,是吗?我是否在见你之前应会见律师?
法官:如果你给我十分钟,让我们完成这些正式手续,我会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等一会,你会看到你的权利是得到保证的。
萨达姆:好的,继续。
法官:按照法律,萨达姆先生,调查法官将宣读对被告的指控,并按照法律向他解释所有的指控,法律第123、124、125条条款。第一步是,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
萨达姆:是的,这是1973年的法律,当时萨达姆是领导层的代表,他签署了这些法律。所以你现在用萨达姆签署的法律来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是人民。请看一下宪法机制吧。我不是一名律师,但我知道我精通法律。是否可以传唤一名由人民选举的总统并用根据他和人民的意志所颁布的法律来审判他?这存在矛盾之处。
法官:不,司法程序让我来澄清这一点。第一,我不是在考虑对你提起诉讼。我是在调查,我是和你一起在调查,质问你。第二,总统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职位,是社会的代表,这是对的。他也是一个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如果一个公民违反了法律,他将受到法律的审判。你比我更熟悉这些法律。
法官:这些就是对你提出的指控。第一,使用化学武器蓄意杀害哈拉比贾的民众。第二,1983年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民众。第三,在没有进行审判的情况下杀害大量政党成员。第四,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宗教界人士。第五,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蓄意杀害安法尔的许多伊拉克民众。你有权辩护和回答。这是你的权利。现在我们进入关键环节。你已听取了法庭对你提出的罪行指控。你已被告知适用的法律条款。法庭也向你宣布了你的辩护和代理权、不回答任何问题的权利,这将不会作为指控你的证据。法庭还向被告赋予对证据提出质疑的权利。被告提出会见辩护律师,他的私人辩护律师在调查进行时出庭。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提审结束,调查将推迟举行直到被告与他的律师取得联系,下一次开庭日期另行宣布。你应该签署指控你的法律文件。这样我可以……
萨达姆:我签这些文件。但你对我的指控是我任共和国总统的职务所提出的。有关哈拉比贾,我过去曾在电台听说过此事……在我任总统期间对哈拉比贾发动了攻击。
法官:这只是法律事务,你有权等到有律师在场时再回答这一问题。
……
萨达姆:请允许我在律师到场后再签署文件。
法官:这很好。中
萨达姆:我为自己辩护。
法官:是的,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权利。但是你得签署这些权利的保证文件,你已被告知这些权利。
萨达姆:这不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法官:不,这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萨达姆:不,我将等到律师在场时签署文件。
法官:那么你可以走了。
萨达姆:完了吗?
法官:是的。
(1)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辩论中,萨达姆和法官各有输赢。请简要加以分析。
(2)在法官质问“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之后,萨达姆采用了怎样的辩护手法?这一手法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划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结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那就是“脆弱性论证”,它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两种论证方案并非决然分隔,它们只是不同的、各有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摘编自《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材料二: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不过,情况未必那么悲观。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那么,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我认为需要检讨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道德问题上最基本的一些想法是有问题的。如果道德行为需要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说建立一个新道德就马上建立一个新道德。但是,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的革命加上改革,老是在动荡中,或者老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基本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都是传统的。我们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包括要有诚信、不要杀人、不要放火、不要偷盗,哪一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所以一个真正良性的现代社会,不在于形成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道德,而在于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有很好的维持。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我们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道德、新伦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当用比较有强度的、有基础的道德来制约市场经济发展,要使市场经济能够服从最基本的心理规范。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利润,市场经济必然唯利是图,不可能从市场经济的内部产生出不讲利润的道德。如果资本主义有道德,那么它一定是外在的东西,基本上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人类千百年文明历史中所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西方社会的道德,基本上是以基督教、天主教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产生道德,市场经济最大的动机就是追求利润。现在对我们道德冲击最大的不是集权主义,而是市场经济这匹脱缰的野马。
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是家庭。以家庭为中心,是一个比较能有效克制恶性个人主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道德主体承担单位,像西方那样,明确规定基本的道德主体承担单位就是赤裸裸的个人,然后大家在赤裸裸的个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为规范,这在中国社会是不适用的。因为儒家的基础和基督教的基础不一样,基督教不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赤裸裸的个人。如果我们要进行道德重建,首先要确定道德重建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是把道德重建的全部重心放在重建家庭、保护家庭之上,如果连一个家庭都不能建立起来,我们谈亲情、谈同情、谈爱心都是空的,都是大话、废话。
与重视家庭、保护家庭最切近的是儒家传统。这方面有很多错误的看法需要澄清。比如,最近十年来,某些似乎很了解现代社会的人把“亲亲相隐”批得一塌糊涂。而事实上已经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订,就是明确引入“亲亲相隐”原则。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法律制度,就知道“亲亲相隐”在所有西方国家都是一个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对这个问题的考虑远比西方早而深刻,但现在西方做得比我们好。
(摘编自《以家庭作为道德重建的中心》)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可以帮助建立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还能帮助建立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因为人们这样问之前,“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的问题便已经在内心产生了。
C.“崇高性论证”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D.之所以叫“脆弱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从个体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出发,论证缺少道德的危害和讲道德的重要性。
(2)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应是传统道德,正是传统道德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使其不至于道德底线崩溃。
B.道德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产生就与之俱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经过反思和选择之后的产物。
C.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和西方是全然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生硬移植西方道德。
D.传统道德一经形成,就应当永恒不变,这样的社会才可能运转得良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尔 盖茨这样的资本家做慈善主要靠传统中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而不是靠市场经济的内部自发产生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
B.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是矫枉过正,在今天值得反思和检讨。
C.人类之所以讲道德,是因为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现和呈现,使人不仅显著而且自豪。
D.儒家的“亲亲相隐”原则体现了儒家对天伦之情的重视和维护,但在当代中国却遭遇误解,这可能与百年中国激进的反传统有关。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有人说,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维持得越好,这个社会就相对运行得越好。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5.阅读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完成下列各小题。
(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苏格拉底提出的“正道”“道理”“道义”的内涵是什么?
(3)《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的提问给我们哪些启示?
(4)苏格拉底在这场提问中先后提出了哪些观点?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5小题)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 。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 。《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尊雕像和一把尺子,代表相同的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① 。雕像是西方人熟知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提天平,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手持剑,代表制裁力。② ;如《管子》中说:“尺寸地,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中国人习惯将法律比作尺子等度量工具。雕像与尺子的现象恰好说明,③ 。西方人视法律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而中国人多数习惯将法律作为工具理解。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追求真理是西方哲学家共同的目标,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哲学家即使怀疑一切,也是以此为方法,而不是以此为结论。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对传统仍然要有基本的尊重,他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尚未成年、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并且信奉祖先的传统宗教。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① ,二者都是社会重要的传统资源。因此,遵守法律和信仰,可以化解很多人生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② 。至于追求真理,③ 。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斑马线是一个直观的窗口。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① 。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因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② 。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③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因此,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已是优质版本,那么,原创还重要答案是肯定的。小到身边的动植物,大到自然与科技,科普作家总会站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书写身边的事物。有科研人员现在的孩子在科普书里认识了非洲、美洲的动物,但是不了解身边常见的花草树木。此外,① 。认知科学专家认为,儿童阅读科普图书不只是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习逻辑严谨的科学语言,而这种科学语言的背后就是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科普图书的语言要逻辑严密更要深入浅出,但科普译著却达不到母语的水平当阅读水平不高的儿童拒绝一本不好读的科普书时,也就少了一次爱上科学的机会。
科普创作也并非小事,好的科普图书既讲科学,② :著名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化学物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被称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科普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而原创科普图书则是科普水平的让原创科普书不“缺席”,需要市场的呵护,也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爱心、匠心、耐心,一个都不能少。
(1)下列依次在材料甲、乙、丙、丁处所填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 乙, 丙“” 丁、
B.甲? 乙:“ 丙。 丁 无
C.甲, 乙, 丙. 丁 无
D.甲, 乙:“ 丙“”。 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爱心、匠心、耐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在上面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人应当坚持正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勉强(qiǎng) 恫吓(hè) 诚惶诚恐
B.荣膺(yìng) 处死(chǔ) 毕恭毕敬
C.复辟(bì) 挣扎(zhēng) 毫无疑义
D.警惕(tì) 侮(wǔ)辱 一一枚举
【解答】A.正确。
B.错误。“荣膺”的“膺”应读作“yīng”。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字形积累:
大材小用 人才/材 别出心裁 惨无人道 残酷无情 自惭形秽 酒中掺水 风采 神采/彩 文采 无精打采
兴高采烈 光彩/采 精彩/采 喝彩/采 喝倒彩/采 挂彩 博彩 剪彩 多姿多彩 五彩/采缤纷
张灯结彩 粲然一笑 恻隐之心 缠绵悱恻 如愿以偿 得不偿失 如期偿还 偿还债务 尝鼎一脔 艰苦备尝
扬长而去 长年累月 长治久安 长此以往 万古长青 细水长流 别无长物 长风破浪 小人长戚戚
长使英雄泪满襟 常备不懈 冬夏常青 习以为常 常胜将军 老生常谈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良辰美景 寥若晨星
瞠目结舌 一成不变 相辅相成 一脉相承 众志成城 胸无城府 开诚布公 诚惶诚恐 计日程功 张皇失措
驰骋 嗤之以鼻 风驰电掣 驰名中外 驰目远眺 驰誉全国 松弛 一张一弛 弛缓 不可弛懈 整饬
故作矜持 叱咤风云 赤地千里 同性相斥 斥退左右 斥资百万 充耳不闻 首当其冲 忧心忡忡 人影幢幢
崇山峻岭 鬼鬼祟祟 邮戳 戳穿阴谋 相形见绌 川流不息 如椽大笔 创伤 千疮百孔 椎心泣血 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驻守边陲 绰绰有余 吹毛求疵 催人泪下 摧枯拉朽 义不容辞 辞/词藻 辞/词令 振振有词/辞
喜忧参半 除恶务尽 锄强扶弱 促膝谈心 抱头鼠窜 篡位夺权 璀璨夺目 鞠躬尽瘁 心力交瘁 出类拔萃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今天发表的这些意见只是一家之言,挂一漏万,不求诸位苟同,但求抛砖引玉。
B.师德师恩,如山似海,难以为报。适逢恩师80寿诞,诚邀各位同学共贺恩师高寿。
C.惊闻伯父身体抱恙,甚为垂念,望您能安心养病,有时间我再来探望,敬祝痊安。
D.老王痴迷写作,常有文字见诸报端,前段时间还发表了第一部拙作《田园笙歌》。
【解答】A.苟同,指随便地同意,不能用于别人;
B.表达得体;
C.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不能用于自己对他人关心;
D.拙作,谦词,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不能用于他人。
故选:B。
【点评】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萨达姆庭审答问实录(节选)
法官:姓名?
萨达姆:萨达姆 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总统。(顿了顿)萨达姆 侯赛因 马吉德,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法官:职业,伊拉克共和国前总统?
萨达姆:不,不是“前”。是现任。这是伊拉克人民的意志。
法官:已经解散的复兴社会党领袖。前陆军元帅。你的住址?
萨达姆:伊拉克的每间屋子。
法官:你母亲的名字?
萨达姆:索巴。
萨达姆:我是否可以澄清一点?
法官:可以,请。
萨达姆:你也得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
法官:萨达姆先生,我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
萨达姆:这样我就得问,你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是什么决议、什么法律组建了这一法庭?是联军吗?那么你是代表占领军的一个伊拉克人?
法官:不,我是代表伊拉克的伊拉克人。
萨达姆:但你是……
法官:前政权的一份总统令任命我出任这一职务。
萨达姆:所以你在重申所有的伊拉克人都应遵守伊拉克法律。以前通过的法律代表着人民的意志,这是否正确?
法官:是的,真主保佑。
萨达姆:因此你不应当在联军的管辖下工作。
法官:这是重要的一点。我是一名法官。在旧政权中,我尊敬这些法官。我正在恢复和继续我的工作。你和其他任何公民一样都得回答针对你的任何指控。
法官:这是一次提审。如果指控被证实,你就会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那么一切都好。司法程序将带来正义。如果有证据,那么你将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你将不会被判决有罪。直到现在,你只是被司法系统指控,所以……
萨达姆:所以,请让我发言,我不想使事情复杂化。你是一名法官?你是一名法官。法官尊重法律,他们根据法律做出判决?对吗?对吗?正义是一个相对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正义是《古兰经》的遗产,对吗?我不是在谈论萨达姆,他是否是一名公民或是其他什么人。我不是想紧紧抱住我的职位不放,而是尊重人民决定挑选萨达姆作为革命领导人的意志。因此,当我说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时,这并不是出于仪式或是不想放弃这一职位,而是在对伊拉克人民重申我尊重他们的意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将我传唤至这里来听取指控。让我来了解一些事。谁是被告?在一名被告来到法庭之前应进行调查。这不是一个法庭。这是调查。现在是调查。让我来澄清这一点。我希望你记得你是一名人民授权的法官。你判决我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得自己是一名法官。所以不要提占领军,这不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很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是伊拉克的方式。
法官:萨达姆先生,这是调查程序,调查程序。
萨达姆:从法律角度来说,你已获知我有律师,是吗?我是否在见你之前应会见律师?
法官:如果你给我十分钟,让我们完成这些正式手续,我会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等一会,你会看到你的权利是得到保证的。
萨达姆:好的,继续。
法官:按照法律,萨达姆先生,调查法官将宣读对被告的指控,并按照法律向他解释所有的指控,法律第123、124、125条条款。第一步是,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
萨达姆:是的,这是1973年的法律,当时萨达姆是领导层的代表,他签署了这些法律。所以你现在用萨达姆签署的法律来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是人民。请看一下宪法机制吧。我不是一名律师,但我知道我精通法律。是否可以传唤一名由人民选举的总统并用根据他和人民的意志所颁布的法律来审判他?这存在矛盾之处。
法官:不,司法程序让我来澄清这一点。第一,我不是在考虑对你提起诉讼。我是在调查,我是和你一起在调查,质问你。第二,总统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职位,是社会的代表,这是对的。他也是一个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如果一个公民违反了法律,他将受到法律的审判。你比我更熟悉这些法律。
法官:这些就是对你提出的指控。第一,使用化学武器蓄意杀害哈拉比贾的民众。第二,1983年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民众。第三,在没有进行审判的情况下杀害大量政党成员。第四,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宗教界人士。第五,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蓄意杀害安法尔的许多伊拉克民众。你有权辩护和回答。这是你的权利。现在我们进入关键环节。你已听取了法庭对你提出的罪行指控。你已被告知适用的法律条款。法庭也向你宣布了你的辩护和代理权、不回答任何问题的权利,这将不会作为指控你的证据。法庭还向被告赋予对证据提出质疑的权利。被告提出会见辩护律师,他的私人辩护律师在调查进行时出庭。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提审结束,调查将推迟举行直到被告与他的律师取得联系,下一次开庭日期另行宣布。你应该签署指控你的法律文件。这样我可以……
萨达姆:我签这些文件。但你对我的指控是我任共和国总统的职务所提出的。有关哈拉比贾,我过去曾在电台听说过此事……在我任总统期间对哈拉比贾发动了攻击。
法官:这只是法律事务,你有权等到有律师在场时再回答这一问题。
……
萨达姆:请允许我在律师到场后再签署文件。
法官:这很好。中
萨达姆:我为自己辩护。
法官:是的,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权利。但是你得签署这些权利的保证文件,你已被告知这些权利。
萨达姆:这不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法官:不,这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萨达姆:不,我将等到律师在场时签署文件。
法官:那么你可以走了。
萨达姆:完了吗?
法官:是的。
(1)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辩论中,萨达姆和法官各有输赢。请简要加以分析。
(2)在法官质问“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之后,萨达姆采用了怎样的辩护手法?这一手法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解答】(1)庭审开始,针对法官的提问,萨达姆气势逼人,如“伊拉克的每间屋子”“你也得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你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是什么决议、什么法律组建了这一法庭?是联军吗?那么你是代表占领军的一个伊拉克人?”,萨达姆多次反问法官,仿佛坐在被告席的是对方;他还在法官面前讲法律常识,如“法官尊重法律,他们根据法律做出判决?对吗?对吗?”“在一名被告来到法庭之前应进行调查。这不是一个法庭。这是调查。现在是调查。让我来澄清这一点。我希望你记得你是一名人民授权的法官。你判决我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得自己是一名法官”从这些地方可见萨达姆暂时更胜一筹。后来,萨达姆承认法律条款是由自己签署,法官反唇相讥,指出总统也是公民,也应该受法律的审判,接着对萨达姆提出五条指控,萨达姆只能等待律师到场后再辩解回答,最后法官在庭审中占了上风。
(2)当法官质问“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萨达姆回答:“是的,这是1973年的法律,当时萨达姆是领导层的代表,他签署了这些法律。”萨达姆采用了以守为攻的辩护手法,先承认这些法律条款是自己签署的是的,然后说:“所以你现在用萨达姆签署的法律来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是人民。请看一下宪法机制吧。我不是一名律师,但我知道我精通法律。是否可以传唤一名由人民选举的总统并用根据他和人民的意志所颁布的法律来审判他?这存在矛盾之处。”指出用自己签署的法律条款来审判自己,是矛盾的。但是法官指出“总统是一个职业……他也是一个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如果一个公民违反了法律,他将受到法律的审判。”并且最后成功地宣读了对萨达姆的五条指控。可见,萨达姆的这次辩护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答案:
(1)庭审开始,萨达姆咄咄逼人的气势数次压过了审讯的伊拉克法官,仿佛坐在被告席的是对方,甚至他还给法官上起了“法律常识课”。当萨达姆的一次以守为攻失败后,法官在庭审中占了上风,成功宣读了对萨达姆的指控。
(2)萨达姆采用了以守为攻的辩护手法,先承认这些法律条款是自己签署的,然后指出用自己签署的法律条款来审判自己,是矛盾的。但是萨达姆的这次辩护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法官采用了反唇相讥的辩论手法,指出总统也是公民,也应该受法律的审判,并且嘲讽地说“你比我更熟悉这些法律”。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划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结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那就是“脆弱性论证”,它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两种论证方案并非决然分隔,它们只是不同的、各有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摘编自《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材料二: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不过,情况未必那么悲观。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那么,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我认为需要检讨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道德问题上最基本的一些想法是有问题的。如果道德行为需要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说建立一个新道德就马上建立一个新道德。但是,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的革命加上改革,老是在动荡中,或者老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基本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都是传统的。我们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包括要有诚信、不要杀人、不要放火、不要偷盗,哪一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所以一个真正良性的现代社会,不在于形成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道德,而在于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有很好的维持。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我们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道德、新伦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当用比较有强度的、有基础的道德来制约市场经济发展,要使市场经济能够服从最基本的心理规范。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利润,市场经济必然唯利是图,不可能从市场经济的内部产生出不讲利润的道德。如果资本主义有道德,那么它一定是外在的东西,基本上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人类千百年文明历史中所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西方社会的道德,基本上是以基督教、天主教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产生道德,市场经济最大的动机就是追求利润。现在对我们道德冲击最大的不是集权主义,而是市场经济这匹脱缰的野马。
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是家庭。以家庭为中心,是一个比较能有效克制恶性个人主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道德主体承担单位,像西方那样,明确规定基本的道德主体承担单位就是赤裸裸的个人,然后大家在赤裸裸的个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为规范,这在中国社会是不适用的。因为儒家的基础和基督教的基础不一样,基督教不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赤裸裸的个人。如果我们要进行道德重建,首先要确定道德重建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是把道德重建的全部重心放在重建家庭、保护家庭之上,如果连一个家庭都不能建立起来,我们谈亲情、谈同情、谈爱心都是空的,都是大话、废话。
与重视家庭、保护家庭最切近的是儒家传统。这方面有很多错误的看法需要澄清。比如,最近十年来,某些似乎很了解现代社会的人把“亲亲相隐”批得一塌糊涂。而事实上已经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订,就是明确引入“亲亲相隐”原则。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法律制度,就知道“亲亲相隐”在所有西方国家都是一个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对这个问题的考虑远比西方早而深刻,但现在西方做得比我们好。
(摘编自《以家庭作为道德重建的中心》)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可以帮助建立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还能帮助建立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因为人们这样问之前,“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的问题便已经在内心产生了。
C.“崇高性论证”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D.之所以叫“脆弱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从个体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出发,论证缺少道德的危害和讲道德的重要性。
(2)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当代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应是传统道德,正是传统道德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使其不至于道德底线崩溃。
B.道德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产生就与之俱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经过反思和选择之后的产物。
C.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和西方是全然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生硬移植西方道德。
D.传统道德一经形成,就应当永恒不变,这样的社会才可能运转得良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比尔 盖茨这样的资本家做慈善主要靠传统中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而不是靠市场经济的内部自发产生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
B.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是矫枉过正,在今天值得反思和检讨。
C.人类之所以讲道德,是因为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现和呈现,使人不仅显著而且自豪。
D.儒家的“亲亲相隐”原则体现了儒家对天伦之情的重视和维护,但在当代中国却遭遇误解,这可能与百年中国激进的反传统有关。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有人说,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维持得越好,这个社会就相对运行得越好。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解答】(1)B.“人们这样问之前”时间错乱,材料一第3段是说“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这个问题。
故选:B。
(2)D.“传统道德一经形成,就应当永恒不变”错,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第3段中说的是“一个真正良性的现代社会……而在于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有很好的维持”,而不是说“永恒不变”。
故选:D。
(3)C.“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偷换概念,材料一第4段是说“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选项偷换为“讲道德”。
故选:C。
(4)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道德重建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在论证当代中国应如何进行道德重建时,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最基本的道德单位的对比,使论证更充分有力。
(5)解答本题,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若同意此观点,则可以从良好的传统道德对社会的作用方面入手,适当举例。若不同意此观点,则可以从传统道德的弊端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
(1)B
(2)D
(3)C
(4)①文章整体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②文章首先提出中国道德基础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国人自己在道德问题上最基本的一些想法有哪些问题,分析过程中既有对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道德重建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③最后,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当代中国应如何进行道德重建。
(5)示例:我同意这种观点。理由:①传统道德是指一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传承的道德成果的总和。②有良好的传统道德维持,社会运行才能更好。正如疫情期间,大量的医护人员支援疫情严重的地区,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远离家乡和亲人,最终使疫情得到控制。③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人人自私自利,试问社会能够运行良好吗?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5.阅读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完成下列各小题。
(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苏格拉底提出的“正道”“道理”“道义”的内涵是什么?
(3)《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的提问给我们哪些启示?
(4)苏格拉底在这场提问中先后提出了哪些观点?
【解答】(1)本文选自《柏拉图对话录》,背景为: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本文叙述的是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抛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层层铺垫,步步设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
(2)苏格拉底说服朋友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提出了“正道”“道理”“道义”“正当”等理念。如:“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从,否则,难以从命。我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若听从众人的建议,不听从内行人的建议会使身体受损,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的事情若不听从内行的建议会使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受损。”“听从外行的意见会毁掉我们的身体不能活,而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也不能活,它比身体还要贵重。因此我们只能听从真理本身。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的。”可见,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些理念,实质是真理,是正义。正如他所提出的观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做了就是既不好又不美,邪恶、可耻的。我们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也不能以坏报坏。人应当坚持正义,因此我不能照你的建议去做。”
(3)本题题干要求“苏格拉底的提问”“给我们的启示”,那么本题可以转换为“苏格拉底的提问艺术有哪些特点,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教益?”我们在通读《人应当坚持正义》后发现,苏格拉底的提问是在不断引导格黎东一步步走入自己的观点之中。苏格拉底的提问总是在用“更好地”“还需要”“如……一类的词语,引导格黎东去回答自己的提问,从而让格黎东认同自己的观点。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要想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断完善自己的回答,从而不断走入自己的观点之中。
(4)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写的是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判处他死刑之后,他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一步步地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文章中记录了苏格拉底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包括“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由原文“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同从所有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可知,提出了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从,否则,难以从命。我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的观点。由原文“他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不是要遭到损害吗?”可知,提出了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若听从众人的建议,不听从内行人的建议会使身体受损,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的事情若不听从内行的建议会使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受损的观点。由原文“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可知,提出了你向我提出的建议实际是众人的考虑,我们受道理约束,做事要看是否正当的观点。也提出了听从外行的意见会毁掉我们的身体不能活,而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也不能活,它比身体还要贵重。因此我们只能听从真理本身。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的观点。由原文“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古义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法?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可知,提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做了就是既不好又不美,邪恶、可耻的。我们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也不能以坏报坏。人应当坚持正义,因此我不能照你的建议去做的观点。
答案:
(1)本文选自《柏拉图对话录》,主要讲述在苏格拉底入狱之后,他的朋友格黎东一早来到狱所,劝苏格拉底离开,苏格拉底针对格黎东的劝说,层层设问,一步步铺垫,阐述自己的道德信念,把格黎东带人自己的逻辑轨道,说服格黎东放弃了劝说自己越狱的建议。
(2)是真理、是正义。
(3)示例:做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者,你才能卓有成效地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提出问题,你才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展开并检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也可以说,这是做学问必须具备的方法能力,因此,请让我们把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贯串于我们的整个学习中,不仅要爱学习,还要会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①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从,否则,难以从命。我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
②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若听从众人的建议,不听从内行人的建议会使身体受损,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的事情若不听从内行的建议会使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受损。
③听从外行的意见会毁掉我们的身体不能活,而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也不能活,它比身体还要贵重。因此我们只能听从真理本身。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
④人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体面、正派。
⑤你向我提出的建议实际是众人的考虑,我们受道理约束,做事要看是否正当。
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做了就是既不好又不美,邪恶、可耻的。我们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也不能以坏报坏。人应当坚持正义,因此我不能照你的建议去做。
【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5小题)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 信指使者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 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 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
【解答】段意:分析古代“书”和“信”的区别。
①上句“‘书’指信件”,此处应解释“信”,根据后句“就是说媒的使者”,应是信指使者;
②后句“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举例说明本句,此处应是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③“但”与上句“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构成转折,后句“《报任安书》的开头”举例说明本句,应是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故答案为:①信指使者。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点评】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尊雕像和一把尺子,代表相同的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① 答案是“法律” 。雕像是西方人熟知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提天平,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手持剑,代表制裁力。② 尺子是中国人心中的法律 ;如《管子》中说:“尺寸地,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中国人习惯将法律比作尺子等度量工具。雕像与尺子的现象恰好说明,③ 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法律的不同认知 。西方人视法律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而中国人多数习惯将法律作为工具理解。
【解答】句①,根据文段末句,便知“这个事物”是“法律”;句②,根据前句“雕像是西方…”便知此处应补写“尺子是中国…”;句③,根据前句“雕像与尺子…”便知此处要补写“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认知”.
答案:
①答案是“法律”②尺子是中国人心中的法律③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法律的不同认知.( 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意思对即可.)
【点评】本题以补写句子的形式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学生应联系前后文语境来思考.解答时注意:①阅读全段,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②要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③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④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追求真理是西方哲学家共同的目标,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哲学家即使怀疑一切,也是以此为方法,而不是以此为结论。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对传统仍然要有基本的尊重,他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尚未成年、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并且信奉祖先的传统宗教。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① 而信仰则是对人生所作的高标准的要求 ,二者都是社会重要的传统资源。因此,遵守法律和信仰,可以化解很多人生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② 却仍然选择遵守法律的原因 。至于追求真理,③ 则须等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后比较适合 。
【解答】本语段大意是:追求真理是西方哲学家共同的目标,这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①处从后面“遵守法律和信仰”处以及前面已提到了道德,可推断要填内容与信仰这一人生高标准的内容相关;
②处从“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之前,必须遵守法律”和“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可以逃狱”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也要选择遵守法律等内容相关;
③处从“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和“至于追求真理”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关.
答案:
①而信仰则是对人生所作的高标准的要求
②却仍然选择遵守法律的原因
③则须等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后比较适合
【点评】答案:本语段大意是:
嵌入型补写的答题策略:
①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②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④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斑马线是一个直观的窗口。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① 也是一条生命线 。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因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② 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 。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③ 就是守护道德线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因此,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
【解答】本语段大意是:斑马线是观察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
①处从“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斑马线也是一条生命线”相关;
②处从“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机动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负责”相关;
③处从“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就是对行车司机守道德线的考量”相关。
故答案为:
①也是一条生命线。②汽车礼让行人是对生命的一种守护。③就是守护道德线。
【点评】嵌入型补写的答题策略:
①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②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④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已是优质版本,那么,原创还重要答案是肯定的。小到身边的动植物,大到自然与科技,科普作家总会站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书写身边的事物。有科研人员现在的孩子在科普书里认识了非洲、美洲的动物,但是不了解身边常见的花草树木。此外,① 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认知科学专家认为,儿童阅读科普图书不只是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习逻辑严谨的科学语言,而这种科学语言的背后就是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科普图书的语言要逻辑严密更要深入浅出,但科普译著却达不到母语的水平当阅读水平不高的儿童拒绝一本不好读的科普书时,也就少了一次爱上科学的机会。
科普创作也并非小事,好的科普图书既讲科学,② 也讲反思科学 :著名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化学物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被称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科普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而原创科普图书则是科普水平的让原创科普书不“缺席”,需要市场的呵护,也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爱心、匠心、耐心,一个都不能少。
(1)下列依次在材料甲、乙、丙、丁处所填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A.甲? 乙, 丙“” 丁、
B.甲? 乙:“ 丙。 丁 无
C.甲, 乙, 丙. 丁 无
D.甲, 乙:“ 丙“”。 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爱心、匠心、耐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在上面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解答】(1)甲处是设问,要用问号。乙处是科研人员所说的话语,且后面没有后双引号与这里呼应,表明是间接引语,故要用逗号。丙处“晴雨表”表示特殊含义,故用双引号加句号。丁处表示词语间的并列,故用顿号。
故选A。
(2)原句将“爱心”“匠心”“耐心”单独成句,而修改后成了“需要爱心、匠心、耐心”,强调意味变淡。原文“一个都不能少”,修改后只是强调需要三者,没有突出强化三者必不可少的重要性。综上原句表达效果更佳。
(3)第①空由后面“学习逻辑严谨的科学语言,而这种科学语言的背后就是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信息可知,这里要填“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之类的内容。第②空由前面的“既”可知所填内容与上句形成并列关系,再由前面“既讲科学”和后面“揭示了化学物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信息可知,这里要填“也讲反思科学”之类的内容。
答案:
(1)A
(2)①原文将需要的对象“爱心、匠心、耐心”作为主语,强化了陈述的内容;②将“一个都不能少”单独成句,强调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增强了表达效果。
(3)①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②也讲反思科学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