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9 17:2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2.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3.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以下哪个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
A.小王是大学生;小王不讲卫生;所以,大学生不讲卫生。
B.法官是懂法律的;他不是法官;所以,他不是懂法律的。
C.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
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①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②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③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④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⑤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⑥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淡雅 虽然 但是 / 忽视 因此
B 淡泊 然而 / 因为 忽略 /
C 淡雅 即使 但是 因为 忽略 因此
D 淡青 即使 而 由于 忽视 所以
A.A B.B C.C D.D
5.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别了,大城市的一切。________
①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他确实受了重创,这只能让这片能容纳人世间所有痛苦的土地来抚慰了。
③从荣誉的巅峰重重摔下不会摔死也会受一身重伤。
④他在一个傍晚静悄悄地踏上了归途。
⑤大地宽厚的胸怀能够容纳人世间所有的痛苦。
⑥不,他没有徐志摩潇洒,回家的路,他每一步都走得步履蹒跚。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⑥③④②⑤ C.④①②⑤⑥③ D.④①⑥③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顷)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D.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4)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化愈演愈烈,“内循环”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
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内循环具备足够底气。“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后疫情时代,在经济增速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居民大量财富将会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投资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国产汽车品牌将迎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
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这也为许多新兴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像互联网企业360集团便强势聚焦国内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凭借360智慧商业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营销势能,通过精准的行业趋势洞察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我“造血”机能。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
(摘编自盘和林《打通“内循环”,迎来新发展》)
材料二:
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新形势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
就国际大循环而言,我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超过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达到50.6%。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参加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会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而且会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奠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使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企业更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及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多层次融入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不少企业已经布局,比如苏州亨通,已经构筑全产业链并拥有核心技术,正致力打造全球通信和电力产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
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优势产业在世界市场供应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在一些优势领域引领发展。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扩张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为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牢企业基础。
(摘编自程必定、孔令刚《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内循环状态下,经济发展不依赖国际市场,在国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形成完整闭环并循环运行。
B.中国旅游服务由国际需求转化为国内需求,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
C.保障中小微企业繁荣发展,帮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
D.后疫情时代,老百姓对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安全性和产品多样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更加强劲。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共同参与国际大循环,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之一。
B.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对于相关产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C.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冲击的深层原因是国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以及需求端又有更多不确定性。
D.360集团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和许多中小微企业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提升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B.2020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宣布,将组织举办“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期间全省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
C.政府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需求空间,弥补外部需求波动。
D.“老小区加装电梯,每台可获20万元补贴”,这是市民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印发的通知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有哪些措施?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 陈蕃传》,有删改)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实武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蕃能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是名节之士。
B.陈蕃少有志向,颇为卓异。他认为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对他很惊奇。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世,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②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5)零陵、桂阳山贼为害时,陈蕃有什么看法?提出了怎样具体措施?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对“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心理: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其可贵。
B.这句诗告诫人们:将“悲哀”忘掉,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
C.“那逝去的”指令人悲哀的现实,这种现实会“转瞬即逝”,未来会变得更加可爱。这句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D.现实毕竟会逝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因现实的坎坷而放弃追求,一切都要向前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对这首诗内容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A.诗的第一小节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忧愁,也不要激愤,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B.第二节诗前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尽管今天的许多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但我们要向往美好的未来,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充满正义必胜的信心。
C.整首诗富有人生哲理:人生犹如四季,寂寥冬日当前时,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过会太远,因而我们就得振作精神。
D.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亲切自然。
五.默写(共1小题)
10.古诗文默写。
(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音乐充塞天地,听众陶醉其间,这两句诗是“   ,   ”。
(2)《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表达自己客居他乡,离家万里的诗句是:“   ,   。”
六.语言表达(共3小题)
11.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具有现代倾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12.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
13.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   
七.作文(共1小题)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能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支支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解答】论点: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论据: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地球冰川下的火山喷发产生的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要想补充前提,必须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搭桥,即证明火山活动与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之间有联系,对应C.强调沸石、硫化物和黏土是冰川下火山活动产生的独特物质。
故选:C。
【点评】综合读写题的答题技巧:
1.建立话题意识
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2.建立语境意识
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
3.建立互渗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
2.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解答】“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中“经历风雨”是“见彩虹”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见彩虹,必须经历风雨,但是经历风雨不必然导致见到彩虹,其等值于“不经历风雨→不能看见彩虹”。B项通过否定前件得到否定的后件,意思是经历风雨是见到彩虹的充分条件,是错误的推理,因此不能推出。
故选:B。
【点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原则。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3.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以下哪个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
A.小王是大学生;小王不讲卫生;所以,大学生不讲卫生。
B.法官是懂法律的;他不是法官;所以,他不是懂法律的。
C.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
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
【解答】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题干结构为“A→B,非A→非B”,只有B项符合此结构。
故选:B。
【点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原则。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①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②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③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④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⑤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⑥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淡雅 虽然 但是 / 忽视 因此
B 淡泊 然而 / 因为 忽略 /
C 淡雅 即使 但是 因为 忽略 因此
D 淡青 即使 而 由于 忽视 所以
A.A B.B C.C D.D
【解答】“淡泊”是指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也指家道清贫;恬淡寡欲。“淡雅”指素净雅致、素淡典雅,用来形容“水墨画”很恰当,因而①处应选填“淡雅”;②处应选填“即使”,和后面的“也”照应,表示假设的让步;③处前后的语意构成转折关系,且前面有“虽然”,所以应选填“但是”;④处前后的语意构成因果关系,所以应选填“因为”;“忽视”指不注意、不重视,“忽略”指没有注意到、疏忽,根据语境,⑤处应选填“忽略”;⑥处选填“因此”“所以”都可以。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5.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别了,大城市的一切。________
①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他确实受了重创,这只能让这片能容纳人世间所有痛苦的土地来抚慰了。
③从荣誉的巅峰重重摔下不会摔死也会受一身重伤。
④他在一个傍晚静悄悄地踏上了归途。
⑤大地宽厚的胸怀能够容纳人世间所有的痛苦。
⑥不,他没有徐志摩潇洒,回家的路,他每一步都走得步履蹒跚。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⑥③④②⑤ C.④①②⑤⑥③ D.④①⑥③②⑤
【解答】该段文字描写他离开大城市的场景。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话题一致,结构一致,陈述对象一致,词语照应,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的问题。④句“踏上了归途”与上文照应,应该放在开头,排除AB两项;①和⑥两句内容协调;③、②和⑤话题一致且词语照应,排除C。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顷)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D.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4)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答】(1)D.“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的表述不当,结合后文吉先生让余小姐陪自已不婚,并要求拥抱余小姐,可见原文里吉先生说“很好”是反语,吉先生并不认为余小姐与其当医生的表兄很好,很般配。
(2)B.“表明她为自已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错误,这里的“得意”是在向吉先生表明,虽然她答应了吉老太太,但不必担心,她的父母是不会同意把她嫁给医生的,为自己有理由拒绝吉老太太而开心。
(3)剧本最后一句台词是余小姐在面对吉老太太问题时的机智回答,是骗吉老太太的谎言。在内容上,有助于塑造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在结构上,照应了标题“一只马蜂”,同时也印证了前文吉先生对自己和余小姐的评价“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在表达效果上,以“一只马蜂”这个充满爱意的谎言表现了新青年争取婚姻的自由和爱情自主的浪漫;“一只马蜂”作为回答和结尾,化解了尴尬,出人意料,让戏剧耐人寻味。
(4)文中“吉先生(念信)‘这次母亲在 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老太太(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从其中吉先生对吉老太太的行为和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孝顺。
从吉先生对婚姻的看法,如“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和他对余小姐的言行“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等内容可以看出吉先生对婚姻爱情有自己的观念看法,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从文中吉先生为母亲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及文末他面对母亲的疑问做出的回应“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等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幽默。
答案:
(1)D
(2)B
(3)①凸显了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②照应题目(点题);照应前文情节,再次印证了“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③充满爱意的谎言表现了新青年争取婚姻的自由和对爱情自主的浪漫。④化解尴尬,使结尾出乎意料,既有喜剧效果又耐人寻味。
(4)①从他对吉老太太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善解人意。
②从他与余小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敢于坚持自己的婚姻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新青年。
③从他为吉老太太读信、与吉老太太的对话以及与余小姐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机智灵活,幽默风趣。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化愈演愈烈,“内循环”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
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内循环具备足够底气。“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后疫情时代,在经济增速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居民大量财富将会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投资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国产汽车品牌将迎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
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这也为许多新兴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像互联网企业360集团便强势聚焦国内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凭借360智慧商业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营销势能,通过精准的行业趋势洞察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我“造血”机能。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
(摘编自盘和林《打通“内循环”,迎来新发展》)
材料二:
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新形势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
就国际大循环而言,我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超过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达到50.6%。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参加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会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而且会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奠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使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企业更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及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多层次融入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不少企业已经布局,比如苏州亨通,已经构筑全产业链并拥有核心技术,正致力打造全球通信和电力产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
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优势产业在世界市场供应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在一些优势领域引领发展。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扩张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为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牢企业基础。
(摘编自程必定、孔令刚《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内循环状态下,经济发展不依赖国际市场,在国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形成完整闭环并循环运行。
B.中国旅游服务由国际需求转化为国内需求,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
C.保障中小微企业繁荣发展,帮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
D.后疫情时代,老百姓对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安全性和产品多样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更加强劲。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共同参与国际大循环,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之一。
B.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对于相关产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C.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冲击的深层原因是国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以及需求端又有更多不确定性。
D.360集团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和许多中小微企业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A.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提升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B.2020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宣布,将组织举办“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期间全省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
C.政府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需求空间,弥补外部需求波动。
D.“老小区加装电梯,每台可获20万元补贴”,这是市民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印发的通知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有哪些措施?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1)A.“不依赖国际市场”“闭环”文中无根据。原文说“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注意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可能“不依赖国际市场”,形成“闭环”。
B.“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未然变已然,原文为假设关系“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且原文是“逆差”部分转内需,选项以偏概全。
C.“……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曲解文意,主客颠倒。原文“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意为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能保障经济内循环。
故选D。
(2)C.“深层原因”,无中生有。原文是“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但并未说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需求端有更多不确定性是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的“深层原因”。
故选C。
(3)材料二讲的是经济“双循环”问题。A.表述属于双循环经济行为范畴,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其它三项都在讲提振内需,激发消费潜力,属“内循环”经济行为。
故选A。
(4)首先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第一段首先指出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接着指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这是提出问题。第二段以长三角经济为例,先指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再分析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等,分析长三角经济的现状。而第三段,分析的是长三角经济面临的问题,如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等;接着分析长三角积极应对的办法,如长三角企业更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等。第四段,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等,这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材料二采用了层进式结构。
再分析论证方法。“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长三角不少企业已经布局,比如苏州亨通,已经构筑全产业链并拥有核心技术,正致力打造全球通信和电力产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这都是举例论证;还有“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引入的数据很有说服力,这是引用论证。总之,材料二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论证层次清晰,说理透彻,很有说服力。
(5)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的内容都在材料一。
结合“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可概括出“重振中小微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结合“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可概括出“制定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可概括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结合“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可概括出“重塑企业经营生态,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等”;结合“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可概括出“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答案:
(1)D
(2)C
(3)A
(4)①采用层进(递进)式结构。首先提出“一体化高质量”形成双循环经济格局的重要性问题,然后分析长三角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的现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办法。②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展开论证。
(5)①重振中小微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②制定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④重塑企业经营生态,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等。⑤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 陈蕃传》,有删改)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实武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蕃能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是名节之士。
B.陈蕃少有志向,颇为卓异。他认为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对他很惊奇。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世,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②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5)零陵、桂阳山贼为害时,陈蕃有什么看法?提出了怎样具体措施?
【解答】(1)C.句意: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诏命”是一个名词,作动词“出”的宾语,所以应在“诏命”后停顿。据此排除B、D两项。“谋”是名词,作动词“有”的宾语,且“蕃”指陈蕃,是后面“因与窦武谋之”的主语,所以应在“有谋”后停顿。据此排除A项。故选C。
(2)A.“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说法有误。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3)C.“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所以,当陈蕃与窦武谋划的事情泄露,先是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而陈蕃是在被王甫下令逮捕,之后杀害。
(4)①“使者”,泛指奉命办事的人,送信的人;“诈”,欺骗、说假话;“笞杀”,指拷打致死,“笞”指用鞭杖或竹板打;“坐”,由……而获罪;“左转”,降官、贬职。译文: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
②“致令”,导致;“赤子”,意思是刚生的婴儿,这里指纯洁善良的百姓;“岂非”,用反问的语气表示“难道不是”;“所在”,名词性结构,指居其位者;“然”,代词,这样。译文: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
(5)首先,阅读原文可知,题目答案涉及的内容为“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蕃上疏曰:‘……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然后,勾画关键语句并进行分析。可结合语句“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分析陈蕃对零陵、桂阳山贼为害的看法。句子主要是写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可结合语句“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分析陈蕃提出的具体措施。句子是写应该责成三府,考核地方官吏,揭发为政残害百姓之人,另选清正贤明,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C
(2)A
(3)C
(4)①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
②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
(5)他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参考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守丧。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床,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后来被任命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平息啊!”(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永康元年,桓帝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点评】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对“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心理: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其可贵。
B.这句诗告诫人们:将“悲哀”忘掉,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
C.“那逝去的”指令人悲哀的现实,这种现实会“转瞬即逝”,未来会变得更加可爱。这句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D.现实毕竟会逝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因现实的坎坷而放弃追求,一切都要向前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对这首诗内容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D 
A.诗的第一小节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忧愁,也不要激愤,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B.第二节诗前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尽管今天的许多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但我们要向往美好的未来,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充满正义必胜的信心。
C.整首诗富有人生哲理:人生犹如四季,寂寥冬日当前时,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过会太远,因而我们就得振作精神。
D.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亲切自然。
【解答】(1)A.注意诗句的跳跃性,“将变为可爱”不指现实的“欺骗”;
B.“那逝去的”不指过去,而是现实;
C.“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分析错误,表达的是坚定的信念。
故选D。
(2)D.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可知,没有拟人的手法。
故选D。
答案:
(1)D
(2)D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诗意的理解。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
五.默写(共1小题)
10.古诗文默写。
(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音乐充塞天地,听众陶醉其间,这两句诗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2)《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3)杜甫在《登高》中表达自己客居他乡,离家万里的诗句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解答】故答案为:
(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唯)
(2)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重点字:戚)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
【点评】《登高》名句积累: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语言表达(共3小题)
11.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具有现代倾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解答】语段开头谈诗歌难以解释,是寻求困境。后以“何况”引入核心话题“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即“‘探索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接着从两方面谈起“探索诗”,一是从参与者的角度谈,“是专业评论家和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表明“鉴赏”需要读者,接着表明读者参与的意义。二是从阅读态度上谈,指“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可概括为“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最后将三层信息组合,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探索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需要各方读者共同参与,永无止境地“发现”它多元的审美空间。
【点评】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12.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
【解答】示例:冬夜如诗,临窗而坐,遥望家的方向。想自己离家数载,远途跋涉,四处飘泊,不禁悲从中来,思乡之愁不知何处安放?月影朦胧之中,似乎看到家乡窗外的那片桃林,轻叶浅语,桃之夭夭,那一朵笑靥如粉,这一枝繁花似锦,氤氲了无限的相思。桃花开处,终是我归乡的港湾……
【点评】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3.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 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为基本特点,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戏剧类型 
【解答】本题考查整合信息、变换句式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根据定义的形式找一个主干句,根据这四句的内容和特点,第①句做主干句比较合适。然后把其他三句作为修饰成分放入主干句中。同时要注意一定是单句形式。
答案:(悲剧是)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为基本特点,被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戏剧类型
【点评】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七.作文(共1小题)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能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支支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答】
勇于担当,创造未来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勇于担当,创造未来”。
在我的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刻,首先感谢给予我支持、帮助的公司领导、师长和同事,向大家致敬!在你们身上我看到、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和担当。
电影《无问西东》中,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千里家国”。诚然,这是他们的责任,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责任?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旗帜下,让我们向阿里巴巴、董明珠、京东致敬!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创造未来。
不悲观,不放弃,勇于担当。在原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但李其云、陈淑美夫妇却遭遇不幸,儿子身亡并留下60万外债,可是他们却不悲观、不放弃,毅然承担起替儿还债的责任,用行动书写一曲仁义的担当赞歌。年迈的夫妇俩用羸弱的身躯,挑起替儿还债的重任,他们的勇气和担当令人动容。
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碧桂园集团捐赠1000万元用于茂名精准扶贫事业,并与茂名市扶贫办、茂名市慈善总会、茂名日报社联合在露天矿生态公园举办“好心茂名”绿色骑行活动,不仅彰显了“期望社会因我们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企业使命,而且为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好心茂名”树起标杆予以启迪。
不推卸不逃避,勇于担当。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王伟,忍着失去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悲痛,依然承担起作为军人的责任;百岁仁医胡佩兰坚持一周出诊6次,承担起作为医生的义务。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从未漠视自身的重任,她有感于巴基斯坦的内乱纷争,年仅11岁的她开始担当起和平使者的责任,为和平四处奔走呼告。正是因为她的这份担当,让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原本像花儿一般年纪,当其他伙伴嬉戏玩耍时,她却选择担起维护和平的重任,为巴基斯坦的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自古英雄出少年,勇于担当让她得以芳名远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90后0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评价固然有失公允。但当我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时,渐渐地我们失去了责任感,不愿担当害怕担当,犹如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生活风雨的洗礼。新的时代从不缺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勇于担当,不负韶华”。
习近平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唯有青年人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养一身浩然正气,才可铸就伟大中国。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最后,祝愿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
谢谢大家!
【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