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玩偶之家(节选)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 ______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①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的关怀
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
③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蘩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还有觉新、瑞珏、鸣凤……
④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
⑤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⑥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
A.①④②⑤③⑥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③⑥④⑤② D.⑤③①④⑥②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经过激烈的竞争,我很荣幸被贵公司录用,能够屈就于如此知名的企业,我甚感欣慰。
B.他为人谦和,丝毫没有名家的架子,每次把拙作交给他斧正,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
C.对于昨天发生的一切,老师并不知情,今天,他斗胆询问当时在场的学生来了解情况。
D.因为贱内贵恙在身,这几天不能去上班,还烦请您帮请几天假,等她身体恢复就回公司。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啰唆(suo) 按捺(nài) 撒手(sā) 香槟(bīn)
B.角色(jué) 雪茄(qié) 丑恶(è) 撇开(piē)
C.担当(dān) 噩梦(è) 撺掇(cuàn) 安详(xiáng)
D.绷脸(běng) 打岔(chà) 消遣(qiǎn) 名誉(yù)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懂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B.股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这是牢不可破的真理。
C.进入森林之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几十条注意事项,我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觉得所有的事既然都是无法预料的,那么最重要的还是随机应变。
D.如果他们不能推心置腹、换位思考,那么彼此之间的隔阂会更深。
5.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后态度大变,娜拉用四个短句对他的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下列各项中对这四处回答言外之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海尔茂 ……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娜拉 A我呢?
海尔茂 ……他说自从24号起﹣﹣喔,娜拉,这三天你一定很难过。
娜拉 B这三天我真不好过。
海尔茂 ……娜拉,我赌咒,我已经饶恕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
娜拉 C这倒是实话。
海尔茂 ……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我赌咒不再埋怨你。
娜拉 D谢谢你饶恕我。(从右边走出去)
A.以问句传达“你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利害,一点都不关心我”之意。
B.以“真”强调内心的委屈,表达“你终于明白我三天来所受的苦”之意。
C.以“倒”表示让步,隐含了“但是现在我已经不爱你了”之意。
D.以“谢谢”拉开情感的距离,表示“我不接受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之意。
6.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张借据最终破灭了娜拉所有的幻想,她终于醒悟过来,痛定思痛,决定离开将她视作玩物的丈夫,离开这个家。
②《玩偶之家》又被译作《傀儡之家》,私底下认为《傀儡之家》更能凸显作品的主题。
③出走之后的娜拉究竟会面对何种困境,易卜生并没有给出答案。
④眼光犀利、独特的鲁迅先生曾作过如下的推断:娜拉出走以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堕落,二是回来。
⑤女主人公娜拉从满足于家庭到发现家庭就犹如傀儡一般,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自己的傀儡。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①③④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①④③
7.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刘老师身上,随着他装腔作势的讲解,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开怀大笑……
B.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是颠扑不破的。
C.生活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莫名其妙,胆大的盲目操作甚至造成用电事故。
D.“地震可以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却不能改变我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首次参加国际赛事的田富刚斩钉截铁地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顷)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D.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4)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 拉 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 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 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
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 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鲁迅《娜拉出走后》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和沟通,得不到尊重,丈夫就像陌生人。
B.娜拉出走坚决,她不去看孩子、解除丈夫义务、归还婚戒、搁下钥匙、让人收拾东西、拒绝丈夫给她写信与帮助,最后摔门而去。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夫妻关系。
D.在舞台上呈现的是娜拉与丈夫的日常生活,二人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重要问题,因此《玩偶之家》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2)下列对本文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舞台说明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出走决心坚定。
B.“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这句台词,表现了娜拉对丈夫、对孩子、对家的爱与留恋,又显示其两难心理。
C.文本画线部分,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了海尔茂对妻子出走的痛苦、绝望、失落,同时又对娜拉回归心存幻想。
D.《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叠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
(3)“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和看法。
(4)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7小题)
10.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曾经有批评家说过:如果哈姆莱特是“第一个现代男性”,那么① 。娜拉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完全是因为她在《玩偶之家》最后一幕中决绝的表现:毫无迟疑地摔门而去。她终于认清楚了自己的地位,在这个家中,她只不过是丈夫海尔茂的一个玩偶。② ,还是挺身而出反抗命运的摆布?③ ,正因为如此,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无疑为推动女性思想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11.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这句话的第一种理解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几百万年前已经完成的完成式。但是,对这句话的第二种理解则不是完成式,② ,是指动手动脑、出力流汗的劳动一直在持续促进个体的手和脑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如果小朋友长期坐在那里动脑筋思考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而没有动手劳动,③ …劳动如此重要,家长需要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让孩子参与劳动。
12.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
①悲剧是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答: 。
13.如图是某教师给高一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的天空是特别高的,看,那一块块巨大云团,像狂怒的海潮,吞没了条条山沟,冲击着道道山梁。不一会儿,一些高耸的山脊只剩下一个个小的山头,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些孤岛。渐渐地,云退去,天也显得亮一些了。还未散去的雾霭,在山谷中轻轻游动,像一块蒙在少女脸上的纱巾。一座座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一些勤快的小鸟,也对着山谷放开了歌喉。啊,多么美的景色呀!我就像来到了神话中的仙境,不由得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我这个凡夫俗子,此刻也已脱胎换骨了。“日出!”日出时有人激动地叫喊。我定了定神,朝东面望去。但见在天地交界处,有几片云彩悄悄换上了金色衣服,显得异常美丽。那游动的雾霭也好像猜出人们的心理,知趣地躲到一边。此时,整个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起初,太阳在几片朝霞中间,露出一点儿细缝,像一根红线。接着,那根红线逐渐膨大,不久就变成一个鲜红的橘瓣儿。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的半边笑脸,它仿佛十分费劲儿,一纵一纵,摆脱一切阻碍它前进的“绊脚石”。终于,它从霞光中跳出来,发出灿烂的光芒。
(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摆脱一切阻碍它前进的‘绊脚石’”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B.上海市公安局发布消息,长三角地区户籍类证明统一调整名称为“户籍事项证明”。
C.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事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D.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扎就跳下了水。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将文中加点的词语改成“淹没”,两者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5.下面是某杂志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不够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戏剧天地》杂志的四十岁诞辰。值此之际,《戏 剧天地》编辑部向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本刊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说声“谢谢”,并想举办 一次以“我与《戏剧天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帮助《戏剧天地》总结经验、找点 共识、砥砺奋进。
投稿地址:上海市华山路 130 号艺术楼 106 室《戏剧天地》编辑部。请在信封左下 角注明“征文”的字眼。投稿日期:从即日起到 2019 年 9 月 30 日。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 ,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名垂青史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尤其 形态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甚至 形式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尤其 形态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甚至 形式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戏曲的发展,为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玩偶之家(节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 ______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①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的关怀
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
③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蘩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还有觉新、瑞珏、鸣凤……
④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
⑤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⑥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
A.①④②⑤③⑥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③⑥④⑤② D.⑤③①④⑥②
【解答】本语段大意是:伟大的戏剧家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比如剧作家曹禺。
根据第一句提到伟大的剧作家,因此第⑤句应该靠前,顺第⑤句结尾,紧接第③句作具体阐述,第①句的“这些”提示与第③句相关联,第④句承前列举,强调反面人物的悲悯情怀。根据前面的“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确定②⑥两句的顺序。
故选:D。
【点评】排列题注意事项:
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
2.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
3. 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
4.注意前后句式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
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感彩要一致;
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
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经过激烈的竞争,我很荣幸被贵公司录用,能够屈就于如此知名的企业,我甚感欣慰。
B.他为人谦和,丝毫没有名家的架子,每次把拙作交给他斧正,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
C.对于昨天发生的一切,老师并不知情,今天,他斗胆询问当时在场的学生来了解情况。
D.因为贱内贵恙在身,这几天不能去上班,还烦请您帮请几天假,等她身体恢复就回公司。
【解答】A.“屈就”降低身分任职。后用为请人担任职务的套话。句中说自己,不得体。
B.得体。
C.“斗胆”胆大有勇气,多作谦辞,句中说老师,不得体。
D.“贵恙”敬辞,询问他人的病情。句中说自己的老婆,应该用谦辞,不得体。
故选:B。
【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啰唆(suo) 按捺(nài) 撒手(sā) 香槟(bīn)
B.角色(jué) 雪茄(qié) 丑恶(è) 撇开(piē)
C.担当(dān) 噩梦(è) 撺掇(cuàn) 安详(xiáng)
D.绷脸(běng) 打岔(chà) 消遣(qiǎn) 名誉(yù)
【解答】A.“啰唆”的“唆”应读“suō”;“按捺”的“捺”应读“nà”。
B.“雪茄”的“茄”应读“jiā”。
C.“撺掇”的“撺”应读“cuān”。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的字音字形非常重要,但在以往我们的学习中,常常忽视他们的一些规律。其实这么多年的语文题我们还是可以找出部分规律的。比如常见的多音字,容易读错偏旁的部首字等,都是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在学习时,要注意积累整理,最好做个错题集,经常拿出来记忆。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懂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B.股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这是牢不可破的真理。
C.进入森林之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几十条注意事项,我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觉得所有的事既然都是无法预料的,那么最重要的还是随机应变。
D.如果他们不能推心置腹、换位思考,那么彼此之间的隔阂会更深。
【解答】ACD.正确。
B.“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一般用于友谊、团结或联盟等方面,不用于表示言论、学说的正确可靠,此处应用“颠扑不破”。
故选B。
【点评】常见成语用错类型:
1.望文生义。2.褒贬不当。3.张冠李戴。4.谦敬错位。5.轻重失度。6.词意重复。7.功能混乱。8.不合逻辑。9.形近混淆。
5.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后态度大变,娜拉用四个短句对他的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下列各项中对这四处回答言外之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海尔茂 ……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娜拉 A我呢?
海尔茂 ……他说自从24号起﹣﹣喔,娜拉,这三天你一定很难过。
娜拉 B这三天我真不好过。
海尔茂 ……娜拉,我赌咒,我已经饶恕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
娜拉 C这倒是实话。
海尔茂 ……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我赌咒不再埋怨你。
娜拉 D谢谢你饶恕我。(从右边走出去)
A.以问句传达“你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利害,一点都不关心我”之意。
B.以“真”强调内心的委屈,表达“你终于明白我三天来所受的苦”之意。
C.以“倒”表示让步,隐含了“但是现在我已经不爱你了”之意。
D.以“谢谢”拉开情感的距离,表示“我不接受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之意。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错误,以“倒”应该是表示强调,隐含了“不是因为爱你,我就不会借债给你治病,更不会因为还不上债而伪造保人的签字”之意。
D.正确。
故选:C。
【点评】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6.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张借据最终破灭了娜拉所有的幻想,她终于醒悟过来,痛定思痛,决定离开将她视作玩物的丈夫,离开这个家。
②《玩偶之家》又被译作《傀儡之家》,私底下认为《傀儡之家》更能凸显作品的主题。
③出走之后的娜拉究竟会面对何种困境,易卜生并没有给出答案。
④眼光犀利、独特的鲁迅先生曾作过如下的推断:娜拉出走以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堕落,二是回来。
⑤女主人公娜拉从满足于家庭到发现家庭就犹如傀儡一般,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自己的傀儡。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①③④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①④③
【解答】语段介绍了易卜生的社会剧《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的经历。解答本题可以根据选项确定首句是②还是⑤,通过比较不难发现,⑤中直接说到女主人公娜拉发现家庭就犹如傀儡太突兀,应该先交代清楚娜拉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即首句应该是②,排除AC;再比较BD,确定①后面是③还是④,①中说娜拉离开家,按常理作者在后面应该说娜拉出走后的情况,但作者在作品中没有给出答案,所以鲁迅才会有自己的推断,即④句应该在最后,据此,排除D。
故选:B。
【点评】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7.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刘老师身上,随着他装腔作势的讲解,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开怀大笑……
B.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是颠扑不破的。
C.生活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莫名其妙,胆大的盲目操作甚至造成用电事故。
D.“地震可以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却不能改变我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首次参加国际赛事的田富刚斩钉截铁地说。
【解答】A.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句中指他讲得好,此处应用“绘声绘色”。
B.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旨理论、道理)。句中指两国之间的关系,此处应用“牢不可破”。
C.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句中的语境是指胆小的手足无措,此处应用“束手无策”。
D.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使用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顷)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D.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4)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答】(1)D.“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的表述不当,结合后文吉先生让余小姐陪自已不婚,并要求拥抱余小姐,可见原文里吉先生说“很好”是反语,吉先生并不认为余小姐与其当医生的表兄很好,很般配。
(2)B.“表明她为自已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错误,这里的“得意”是在向吉先生表明,虽然她答应了吉老太太,但不必担心,她的父母是不会同意把她嫁给医生的,为自己有理由拒绝吉老太太而开心。
(3)剧本最后一句台词是余小姐在面对吉老太太问题时的机智回答,是骗吉老太太的谎言。在内容上,有助于塑造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在结构上,照应了标题“一只马蜂”,同时也印证了前文吉先生对自己和余小姐的评价“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在表达效果上,以“一只马蜂”这个充满爱意的谎言表现了新青年争取婚姻的自由和爱情自主的浪漫;“一只马蜂”作为回答和结尾,化解了尴尬,出人意料,让戏剧耐人寻味。
(4)文中“吉先生(念信)‘这次母亲在 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老太太(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从其中吉先生对吉老太太的行为和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孝顺。
从吉先生对婚姻的看法,如“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和他对余小姐的言行“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等内容可以看出吉先生对婚姻爱情有自己的观念看法,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从文中吉先生为母亲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及文末他面对母亲的疑问做出的回应“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等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幽默。
答案:
(1)D
(2)B
(3)①凸显了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②照应题目(点题);照应前文情节,再次印证了“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③充满爱意的谎言表现了新青年争取婚姻的自由和对爱情自主的浪漫。④化解尴尬,使结尾出乎意料,既有喜剧效果又耐人寻味。
(4)①从他对吉老太太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孝顺母亲,善解人意。
②从他与余小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敢于坚持自己的婚姻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新青年。
③从他为吉老太太读信、与吉老太太的对话以及与余小姐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机智灵活,幽默风趣。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 拉 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 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 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
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 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鲁迅《娜拉出走后》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和沟通,得不到尊重,丈夫就像陌生人。
B.娜拉出走坚决,她不去看孩子、解除丈夫义务、归还婚戒、搁下钥匙、让人收拾东西、拒绝丈夫给她写信与帮助,最后摔门而去。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夫妻关系。
D.在舞台上呈现的是娜拉与丈夫的日常生活,二人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重要问题,因此《玩偶之家》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2)下列对本文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舞台说明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出走决心坚定。
B.“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这句台词,表现了娜拉对丈夫、对孩子、对家的爱与留恋,又显示其两难心理。
C.文本画线部分,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了海尔茂对妻子出走的痛苦、绝望、失落,同时又对娜拉回归心存幻想。
D.《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叠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
(3)“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和看法。
(4)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解答】(1)C.“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错误,这只是娜拉的希望。
故选:C。
(2)B.“又显示其两难心理”,错误,娜拉出走非常坚决,并未有两难心理。
故选:B。
(3)从情节上看,节选部分是娜拉与丈夫海尔茂决裂的最后的过程。两人的矛盾冲突无法得到缓解,因为海尔茂根本不理解娜拉,不理解她的选择,他还期待两人能够复合,“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我可以跟你写信吗?”“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而娜拉出走最后的关门声标志着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和结局,宣告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夫妻彻底决裂。而这“砰”的一声,被萧伯纳评价为“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是因为这巨大的声音也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敲响的警钟,连娜拉这样的家庭妇女都已经开始觉醒,开始反抗,人们应该反思,如何对待家庭中妇女的地位,处理好夫妻关系。这声巨响告诫人们,摆正夫妻关系是维护美满家庭的重要条件。
(4)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认为娜拉出走后的结局是有两个,“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考生在对这一结局的认识上可以认可鲁迅先生的观点,也可以不认可鲁迅先生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认可:“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说明娜拉缺少了独立的人格,不了解外界的险恶;“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说明娜拉的生活技能比较短缺,对于孩子她也没有什么用处;“喔,像你这么没经验——”,说明丈夫知道娜拉没有经验去赚钱,而赚不到钱,没有了经济来源的结果就只有饿死。
不认可:“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说明娜拉在思想上已经觉醒,想明白自己已经不想和丈夫再过下去;“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说明娜拉渴望追求自由,摆脱丈夫对她的约束;“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言外之意,娜拉可以接受朋友的帮助,以免自己饿死;“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说明娜拉要回到从前的老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综上所述,整理答案即可。
答案:
(1)C
(2)B
(3)①这一舞台说明表明娜拉出走已成事实,昭示剧情在高潮中结束;②萧伯纳的评价,是对其社会意义的肯定,“砰的一响”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力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4)认可。因为鲁迅认为外部环境险恶;娜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技能;娜拉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饿死。
不认可。因为娜拉性格倔强,关键是思想已经觉醒,想明白了人生;有独立的人格,她是追求自由和理想;从前面的剧情也看出,娜拉不会拒绝朋友的帮助,还有从前的老家。
【点评】所谓戏剧冲突是指戏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自身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集中概括的反映。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戏剧主要通过它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①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②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7小题)
10.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曾经有批评家说过:如果哈姆莱特是“第一个现代男性”,那么① 娜拉就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女性” 。娜拉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完全是因为她在《玩偶之家》最后一幕中决绝的表现:毫无迟疑地摔门而去。她终于认清楚了自己的地位,在这个家中,她只不过是丈夫海尔茂的一个玩偶。② 是悲观绝望听从命运的安排 ,还是挺身而出反抗命运的摆布?③ 她选择了后者 ,正因为如此,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无疑为推动女性思想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解答】语段对易卜生笔下的娜拉进行了评价。第一处根据“如果哈姆莱特是‘第一个现代男性’”“娜拉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推断,应该是“娜拉就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女性’”;第二处根据“她只不过是丈夫海尔茂的一个玩偶”“还是挺身而出反抗命运的摆布”推断,应该是“是悲观绝望听从命运的安排”。第三处根据前面的选择疑问句及后面“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无疑为推动女性思想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推断,应该是“她选择了后者”。
答案:
①娜拉就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女性”。
②是悲观绝望听从命运的安排。
③她选择了后者。
【点评】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11.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劳动对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很重要呢 ?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这句话的第一种理解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几百万年前已经完成的完成式。但是,对这句话的第二种理解则不是完成式,② 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进行式 ,是指动手动脑、出力流汗的劳动一直在持续促进个体的手和脑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如果小朋友长期坐在那里动脑筋思考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而没有动手劳动,③ 他的脑、手可能不能协调发展 …劳动如此重要,家长需要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让孩子参与劳动。
【解答】语段分析了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第一处根据“家长需要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及全段内容推断,应该是“劳动对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很重要呢”;第二处根据“不是完成式”、“是指动手动脑、出力流汗的劳动一直在持续促进个体的手和脑的协调发展”推断,应该是“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进行式”;第三处根据“如果小朋友长期坐在那里动脑筋思考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而没有动手劳动”推断,应该是“他的脑、手可能不能协调发展”。
答案:
①劳动对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很重要呢;
②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进行式;
③他的脑、手可能不能协调发展。
【点评】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12.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
①悲剧是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答: 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
【解答】短句变长句要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即找出所下定义“悲剧”的属概念——悲剧是…戏剧类型。然后再把其他句子安排在适当位置作修饰成分。
答案示例:
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点评】下定义要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13.如图是某教师给高一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解答】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这是一个高一学生学习的流程图,要关注每一个关键词,关注箭头方向,表述时不得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学习由“自学”开始,对于“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要“讨论或听课”。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据此分析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和字数的限制。
答案为:
高一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点评】流程图解题基本方法:
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的天空是特别高的,看,那一块块巨大云团,像狂怒的海潮,吞没了条条山沟,冲击着道道山梁。不一会儿,一些高耸的山脊只剩下一个个小的山头,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些孤岛。渐渐地,云退去,天也显得亮一些了。还未散去的雾霭,在山谷中轻轻游动,像一块蒙在少女脸上的纱巾。一座座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一些勤快的小鸟,也对着山谷放开了歌喉。啊,多么美的景色呀!我就像来到了神话中的仙境,不由得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我这个凡夫俗子,此刻也已脱胎换骨了。“日出!”日出时有人激动地叫喊。我定了定神,朝东面望去。但见在天地交界处,有几片云彩悄悄换上了金色衣服,显得异常美丽。那游动的雾霭也好像猜出人们的心理,知趣地躲到一边。此时,整个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起初,太阳在几片朝霞中间,露出一点儿细缝,像一根红线。接着,那根红线逐渐膨大,不久就变成一个鲜红的橘瓣儿。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的半边笑脸,它仿佛十分费劲儿,一纵一纵,摆脱一切阻碍它前进的“绊脚石”。终于,它从霞光中跳出来,发出灿烂的光芒。
(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摆脱一切阻碍它前进的‘绊脚石’”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B.上海市公安局发布消息,长三角地区户籍类证明统一调整名称为“户籍事项证明”。
C.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事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D.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扎就跳下了水。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将文中加点的词语改成“淹没”,两者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答】(1)例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引用;D.表示着重指出。故选A。
(2)“还未散去的雾霭,在山谷中轻轻游动,像一块蒙在少女脸上的纱巾”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雾霭”“山谷”,喻体分别是“纱巾”“少女”。“还未散去”“轻轻游动”是“雾霭”的特点,呈现出似有若无的视觉感;“蒙在脸上”是“纱巾”的特点,给人一种朦胧、神秘感;云退去后明丽的“山谷”与青春靓丽的“少女”在形象上也相似。可见本体与喻体之间具有相似点。
(3)首先看原词“吞没”所在的语句是“一块块巨大云团,像狂怒的海潮,吞没了条条山沟,冲击着道道山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描摹了秋季的天空腾起的云团笼罩天地的过程和气势。“吞没”一词,从修辞看,运用了比拟手法,把人或者有生命的动物具有的动作行为赋予自然现象,形象生动具体,颇具画面感,写出了云雾席卷过来的气势。该词“淹没”多用于水的覆盖,对应“海潮”修辞效果不突出,给人印象和感觉一般。缺少气势和力度,不能很好地表现当时的状态,而且“吞没”更强调主动和时效性,“淹没”表现的是客观效果。
答案:
(1)A
(2)①雾霭尚未散去,呈现出若有似无的朦胧感,这与纱巾的轻柔,朦胧相似;②太阳升起后山谷变得秀丽起来,这与少女的脸有相似之处。
(3)“吞没”运用了比拟手法,表现了云团飘动的动感,给人充满力量的感觉,更能表现“巨大云团,像狂怒的海潮”的气势。用“淹没”无法体现巨大云团飘动的动感,缺少了一种气势。
【点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如同等,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等连接。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
15.下面是某杂志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不够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戏剧天地》杂志的四十岁诞辰。值此之际,《戏 剧天地》编辑部向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本刊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说声“谢谢”,并想举办 一次以“我与《戏剧天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帮助《戏剧天地》总结经验、找点 共识、砥砺奋进。
投稿地址:上海市华山路 130 号艺术楼 106 室《戏剧天地》编辑部。请在信封左下 角注明“征文”的字眼。投稿日期:从即日起到 2019 年 9 月 30 日。
【解答】①“岁”与“华诞”重复,删去“岁”;②“说声”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表示”;③“想”口语,改为“拟”;④“找点”口语,改为书面语“凝聚”;⑤“字眼”口语,改为“字样”。
答案:
①“四十岁华诞”改为“四十华诞”
②“说声谢谢”改为“表示感谢”
③“想”改为“拟”
④“找点”改为“凝聚”
⑤“字眼”改为“字样”
【点评】解答征稿启事,要注意口语与书面的转换,征稿启事多用书面语。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 ,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名垂青史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A.尤其 形态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甚至 形式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尤其 形态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甚至 形式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当代戏曲的发展,为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解答】(1)第一处,“甚至”和“尤其”都表示递进关系,但是属两种不同的递进:“甚至”是在一个一般性的陈述完了之后,补充说明这一陈述之外的特殊点;“尤其”则是在一般性陈述之后,补充说明陈述之内的特殊点。根据语意,应选“尤其”。
第二处,形态: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形式:对内容而言,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
第三处,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梅兰芳对戏剧的多个方面进行探索,自然是要吸收各家长处,故应选“博采众长”。
第四处,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前文讲述京剧名伶不满足于对前人的模仿,故应选“照猫画虎”。
故选C。
(2)前文主要讲述了人们对于创新的看法,应由“创新精神”承接,排除AB。后文讲述戏曲艺术的创新,需由“当代戏曲的发展”引出,排除D项。
故选C。
(3)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搭配不当,“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应在其前面须加上“令人”或“使人”。第二处是成分残缺,后半句中“探索出”缺少主语,应在后半句开头加上“这样”或意思相近的词语。
A.搭配不当,“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应在其前面须加上“令人”或“使人”。
B.正确。
C.成分残缺,后半句中“探索出”缺少主语,应在后半句开头加上“这样”或意思相近的词语。
D.搭配不当,“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应在其前面须加上“令人”或“使人”。
故选B。
答案:
(1)C
(2)C
(3)B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