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一课一练:1.4植物的一生【word,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一课一练:1.4植物的一生【word,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16: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菜豆种子只有一片子叶
B.完整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C.将来发育成叶的结构是图中的种皮
D.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
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
D.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结构是⑥
3.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的模拟酸雨 7%
2 100粒 适量的清水 91%
A.设置1、2两组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
B.两组实验温度可以同时控制在100℃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4.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原因是结构②只有一片
B. 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
C. 乙图是甲图中的种子用解剖刀沿a线纵切开得到的
D. 在乙图所示的结构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图中的⑥
5.如上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6.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主要指有机物)和鲜重(含水)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
7.如图是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花是两性花
B.②和③构成雄蕊
C.④和⑥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D.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⑤、⑦、⑧组成的雌蕊
8.如图所示为菜豆种子的结构与其发育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发育成幼苗的茎 B. ②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根
C. ③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D. ④能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9.“春姑娘到来了,树木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如图是树木发芽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 为侧芽,b、c 为顶芽
B. 枝条 d 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 2 的不断伸长
C. 芽结构中的幼叶是由 3 发育来的
D. 在棉花生产中,摘掉 b、c 芽能使棉花增产
10.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 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由土壤提供
C. 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 D. 种子萌发时胚先长出根
11.右表是小明用豌豆种子来研究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实验记录。表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两个装置是( )
装置 棉花 温度 培养皿 发芽情况
甲 湿润 20℃ 敞开 全部发芽
乙 湿润 20℃ 密封 不发芽
丙 湿润 0℃ 敞开 不发芽
丁 干燥 20℃ 敞开 不发芽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12.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这种豌豆花一定是两性花
C.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豌豆种子的营养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13.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 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
C. 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 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14.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 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D. 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1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将甲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乙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6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
B. 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
C. 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填空题
16.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并据图回答。
(1)菜豆种子中的胚是由________构成的。(填序号)
(2)玉米种子的营养储存在________里。(填结构)
17.如图是大豆种子的解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滴加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填序号);
(3)①②③④合称________,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萌发初期,种子的________(填序号)突破种皮。
18.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分别是 。(填字母)
(2)对玉米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图中种子的哪些结构组成的?(填字母) 。
(3)一粒种子能够萌发成一株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最主要是 。
A. 子叶中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B. 种皮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C. 胚根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D. 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19.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其中大棚栽培技术发展很快,许多从南方引进的优质瓜果栽培获得成功,丰富了市场的供应。
(1)大棚栽培的瓜果比自然条件下可更早上市,其主要的原因是 提高了。
(2)瓜类开的多数是单性花。如图是两种单性花的结构剖面图,其中能结果的是 。(选填“甲”或“乙”)
(3)早春时,大棚栽培常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现象,原因可能是昆虫少且大棚内气流稳定。对此,可以采用 方式来提高瓜果的结实率。
三、实验探究题
20.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情况 23粒 0粒 24粒 0粒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 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和B对照,变量是 。
(3)根据实验A和实验的实验 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应从种子萌发的 条件寻找原因。
21.小柯同学看到外公用绿豆自制豆芽时,总要先将绿豆浸泡半天,而且发现某些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也能萌发,并且萌发更快(图甲)。结合课本知识,他做了如下实验:将绿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
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
丙 光明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丁 光明 潮湿 23 全部发芽
(1)人们吃的绿豆芽(如图乙)是由绿豆种子中的________发育成的。
(2)由表可知,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3)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________。
2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妍和小柯一起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再在棉花上各放大小相近的30粒菜豆种子,然后将4组种子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黑暗中 日光下 黑暗中
温度 25℃ 25℃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适量水分) 潮湿(含适量水分) 干燥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7 28 0 0
(1)幼苗的茎和叶是由胚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由________。
(4)关于种子萌发的营养来源,小柯认为:“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容易发芽。”小妍认为:“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壤中,种子都容易发芽。”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利用60颗菜豆种子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在铺有棉花的A、B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30颗大小相近的菜豆种子;
步骤二:在适宜温度下,定期给A培养皿中的种子浇适量的土壤浸出液(含植物所需的营养),给B培养皿中的种子浇等量的蒸馏水。
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预测A、B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情况:________。
23.如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据表回答:
烧杯编号 种子数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A 50 粒 光照、适量的水、25℃
B 50 粒 黑暗、干燥、25℃
C 50 粒 黑暗、适量的水、4℃
D 50 粒 黑暗、适量的水、25℃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作对照的两组烧杯是________(填 烧杯的编号)________。
(2)选择________两组实验作对比,可以研究光是否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如果假设是光照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4.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 。
(2)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中A到F过程,有机物质量变化的情况____。
A. B. C. D.
25.嫦娥四号搭载了棉花、油菜等种子,最终棉花种子首先完成发芽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
(1)棉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为棉花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
(2)油菜种子萌发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①胚根发育成根
②种子吸收水分,体积膨大
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
④子叶和胚芽伸出土面
⑤两片子叶分开,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
⑥溶于水的物质运给胚根、胚芽、胚轴书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D
【解析】A、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A不符合题意;
B、完整的胚由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将来发育成叶的结构是图中的胚芽,C不符合题意;
D、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D
【解析】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④子叶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⑥胚乳中,A不符合题意;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根,发育成根;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胚由配根、胚轴、胚芽、子叶四部分构成,C不符合题意;
D、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⑥胚乳中含有淀粉所以可以变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B
【解析】A.设置1、2两组实验,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喷洒的水不同,这是为了形成对照,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而100℃时种子已经成熟,不能发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减小其它因素对萌发的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后种子的萌发率由91%降到7%,则得到: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因为图中②子叶有一片,不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②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⑤胚根伸长首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符合题意;
C、乙图是甲图玉米的种子用解剖刀沿a线纵切开所得,不符合题意;
D、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后,⑥胚乳中含有淀粉,所以会变成蓝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B
【解析】A、第1周, A 、A’、B、B’四组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不能证明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A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第2—5周,时间越长A、A’的纵向差值越大,说明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比A、B两组,在没有大蒜芥的作用的情况下,水杨梅种子的发芽率就低于路边青种子的发芽率,而且比较B、B’两组,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C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A、A’的纵向差值远大于B、B’的纵向差值,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大,D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D
【解析】 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不符合题意;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不符合题意;
C、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a点到c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大豆幼苗长出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D
【解析】A、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因此此花是两性花,A不符合题意;
B、②花药和③花丝构成雄蕊,B不符合题意;
C、花的萼片和花瓣在花开放以前有保护花内部结构的功能,因此④萼片和⑥花瓣有保护花蕊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不单单只是雌蕊,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 ①柱头、⑤花柱、⑦子房组成雌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D
【解析】A、①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A不符合题意;
B、②是胚芽,在种子萌发初期是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B不符合题意;
C、②是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C不符合题意;
D、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因此 ④子叶能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 B
【解析】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顶芽和侧芽a为顶芽,b、c为侧芽,A不符合题意;
B、枝条 d 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 2 的不断伸长,B符合题意;
C、叶芽中的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C不符合题意;
D、为了使棉花增产,在棉苗生长时需进行“打顶”管理,而不是摘掉b、c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D
【解析】A、豌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A不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或子叶,B不符合题意;
C、豌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条件,C不符合题意;
D、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首先从破裂的种皮中长出来,发育成根,接着胚轴伸长,胚芽破土而出,逐渐形成茎和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 A
【解析】通过分析该表格,可知该生物小组设置的对照实验组中甲和乙不同的变量是空气(敞开、密封);乙和丙有两个变量,一个是空气(敞开、密封),另一个是温度(20℃、0℃);乙和丁有两个变量,一个是空气(敞开、密封),另一个水分(湿润、干燥);丙和丁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温度(0℃、20℃、),另一个水分(湿润、干燥)。因此只有唯一变量的是甲和乙,故表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两个装置是甲和乙,或甲和丙,或甲和丁。 故答案为:A
12.C
【解析】A、同一朵豌豆花的雄蕊的花粉落在同一朵的雌蕊的柱头上,该传粉方法属于自花传粉,A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一条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B不符合题意;
C、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子房,C符合题意;
D、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种子的营养主要贮存在子叶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 B
【解析】A、胚可以发育成幼苗,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属于种子的胚,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②属于植物的茎,它是由②胚芽发育而来的,③是根,③胚根发育成根,B符合题意;
C、图丙中的①果实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结构④为子叶,它是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而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因此玉米种子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C
【解析】A.该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因此该实验不能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和水分,而温度是无关变量,不是自变量;
C.豌豆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始终保持一致,因此“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D.分析实验结果不论是否有光照,潮湿的种子全部发芽;相同光照下,干燥的种子不能发芽,潮湿的种子全部发芽。因此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种子萌发与水分有关。 故选C。
15.C
【解析】A、观察可知,只有②号种子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所以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本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组只取一粒种子不能避免种子其它因素可能带来的偶然性,所以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探究实验需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性,该实验方案中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温度,主要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与①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水分,主要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①与③有空气和水分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错误,符合条件;
D、根据C的分析可知,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1)④①②⑤(2)胚乳
【解析】(1)菜豆种子包括种皮、胚两部分,其中胚包括④胚芽;①胚轴;②胚根;⑤子叶。
(2)在玉米种子的结构中,营养物质储存在⑩胚乳中。
17.(1)胚芽;子叶(2)②(3)胚(4)④
【解析】(1)①胚芽,②子叶。
(2)子叶中含有淀粉,而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因此滴加碘酒,会变蓝的部分是②。
(3)①胚芽,②子叶,③胚轴,④胚根合称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萌发初期,种子的 ④ 胚根突破种皮。
18.(1)E、J(2)G、H、I、K(3)D
【解析】(1)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分别是E子叶、J胚乳。
(2)对玉米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G胚芽、H胚轴、I胚根、K子叶,它们共同组成种子的胚,胚是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 (3)一粒种子能够萌发成一株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最主要是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D符合题意。
19.(1)温度(2)乙(3)人工授粉
【解析】(1)大棚栽培的瓜果比自然条件下更早上市,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提高了。
(2)图中乙有雌蕊,它在受精后,其子房可发育成果实。
(3)早春时,大棚内昆虫少且气流稳定无风。为了弥补传粉不足,提高瓜果的结实率可以采用人工授粉。
三、实验探究题
20.(1)水分和光照(2)水分(3)C(4)D(5)自身
【解析】(1)实验中除了水分和光照两个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采用对照实验探究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和B对照,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水分情况不同,因此变量是水分。
(3)A和C分别处于日光和黑暗环境中,种子萌发数量差不多,因此根据实验A和实验的实验C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D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应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寻找原因,比如干瘪的种子或者是休眠期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21.(1)胚轴(2)(充足的)水分(3)种子吸收水分
【解析】(1)乙图中的绿豆芽是茎叶部分,是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成的;
(2)甲乙、丙丁对照可知,有水分时,绿豆能够发芽;乙丁对照可知,光照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需要条件;由此可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分;
(3)由实验可知,种子萌发需要水分,而种皮破损的种子萌发更快,说明种皮破损的种子更容易吸水
22.(1)胚芽(2)水分(3)不同意;种子数量太少会使实验结果具有偶尔性;
(4)A、B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情况相当。
【解析】(1)幼苗的茎叶都是胚中的胚芽发育形成的;
(2)由表格可知,AC、BD、AB三组对照的变量是水分和光照,因此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3)由于实验中偶然性,所以实验对象必须是多个,而不能是一个;
(4)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营养都是来自于种子内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因此AB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差不多;
23.(1)C;D(2)AD;A发芽 ,D不发芽
【解析】(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变量即为温度,所以应选择对照的两组烧杯是C和D。 (2)选择AD两组实验做对照,可以研究光是否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如果假设是光照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A发芽,D不发芽。
四、解答题
24.(1)逐渐减少(2)A
【解析】(1) 从A到D为种子的萌发过程,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其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分解其内的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所以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2)从E到F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因为叶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从A到D有机物的质量逐渐减少,从E到F有机物又逐渐增加,A图符合题意。
25.(1)子叶(2)②③⑥①④⑤
【解析】(1)棉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为棉花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2)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胚轴伸长,带着子叶和胚芽出土,两片子叶分开,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因此油菜种子萌发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③⑥①④⑤。
1.4 植物的一生